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观察

2019-03-15 08:43陶进萍
医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瓣膜病退行性老年性

陶进萍

云南省工人疗养院虹山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3

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CHVD)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正常心脏瓣膜膜结缔组织在自然衰老过程中所发生的退行性病变,以瓣膜出现增厚、变形、变硬、钙化等改变,引起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功能性障碍为主要特征。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状,甚至可以引发猝死,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措施,积极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主要原则[2]。本次研究着重观察分析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经超声心动图及X线片检查确诊。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4±4.6)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4±1.2)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27例,Ⅳ级8例。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5±4.7)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5±1.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26例,Ⅳ级8例。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严密心电监测及常规治疗,给予吸氧、血管扩张剂、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初始用药由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效果逐渐增加至维持剂量,具体用药剂量以收缩压≥90mmHg、心室率降至约70次/min为标准。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3]

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②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幅度≥2级,早搏症状严重程度较治疗前降低≥75%,房颤和心动过速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心功能、早搏及房颤和心动过速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

1.4 数据处理

将SPSS19.0软件用于进行两组试验对象相关结果的处理和统计,两组之间对应的计量资料(±s)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对应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水平a=0.05,提示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相关指标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χ2=8.459,P=0.004<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SCHVD合并心力衰竭通常按照常规采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恶化,改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及猝死等并发症状的为原则[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心脏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心脏运行负荷,改善心肌供血状况。保护血管内皮组织,抑制心肌重塑,起到降压及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同时能够减少蛋白尿、抑制局部炎症、逆转心肌肥厚,保护患者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组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的LVSD、hs-CRP、LVDD、LVEF等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大于仅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

综上所述,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瓣膜病退行性老年性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研究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无缘无故出现咳嗽警惕心脏瓣膜病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