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2019-03-18 09:23胡美娜赵银珠邹晓璇张良芬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早产孕产妇

胡美娜 赵银珠 邹晓璇 张良芬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I)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的活产儿。低出生体重是衡量孕妇健康状态、营养状况、精神压力以及孕期保健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新生儿健康状况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低出生体重会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增加,是造成儿童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且与成人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1]。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的所有活产新生儿进行分析,了解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探讨其影响因素。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资料来源于以医院为基础的中国危重孕产妇监测系统,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妊娠满28周分娩的所有活产儿,死胎死产及妊娠28周以下分娩的活产儿均排除在外,最终纳入研究的新生儿共13 706例,其中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为LBWI。

二、方法

按照《中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方案》要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信息,填写孕产妇个案调查表,区妇幼保健院审核后在国家危重孕产妇监测直报系统完成网络直报,调查表信息包括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本次分娩及新生儿情况等。

1.质量控制:监测医院每月进行自查,区妇幼保健院每半年对监测医院开展一次质量检查,包括漏报调查和表卡质量,以确保监测质量。质量控制要求包括(1)住院孕产妇漏报率≤1%;(2)表卡质量项目错误率<1%;(3)计算机录入错误率<1%。

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

2012—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分娩的13 706例活产新生儿中,LBWI共721例,6年低出生体重平均发生率为5.3%(721/13 706),各年间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在所有LBWI中,出生孕周为28~36周的早产LBWI 506例,占70.2%(506/721);出生孕周为37~41周的足月LBWI 125例,占29.8%(125/721)。

表12012—2017年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

Table 1 The incidence of low birth weight between 2012 and 2017

YearNeonates(n)Low birth weight(n)Low birth weight(%)20122 4341425.820132 2781285.620142 4701224.920151 597794.920162 5741415.520172 3531094.6合计13 7067215.3

二、低出生体重的单因素分析

对可能影响低出生体重的11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有8个变量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有关,分别是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产前检查次数、妊娠胎数、分娩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婚姻状况、产次及新生儿性别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低出生体重的单因素分析

*P<0.05

三、低出生体重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未进行产前检查或产前检查在1~4次、多胎妊娠、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贫血是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3。

讨 论

一、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现状

低出生体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妇幼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目前,低出生体重在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全球LBWI的发生率平均为15.5%,其中95.6%出生在发展中国家,约70.0%的LBWI集中在亚洲[2]。中国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于部分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2011年陈奕等[1]基于全国14个省39所医院的新生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的LBWI发生率为7.2%。本研究显示,2012—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低出生体重的平均发生率为5.3%,与章一鸣等[3]的研究结果(5.1%)接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低出生体重是由早产和(或)宫内生长受限造成,任何可能影响孕周、胎儿生长发育速率的因素均可导致低出生体重。本研究发现,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多胎妊娠及不良产前保健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孕周与低出生体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4]。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逐渐上升。有研究表明[5],孕周不足37周的母亲,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风险是正常孕周母亲的20.2倍。本研究中,28~36周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是足月儿的33.78倍,早产是低出生体重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母体,尤其是在妊娠晚期胎儿生长迅速,一旦出现早产,常伴随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因此,积极防治早产,尽量延长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时间,可有效降低LBWI的发生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良,可引起绒毛缺血缺氧、胎盘梗死及胎盘早剥,使胎儿在宫内长期、慢性缺氧,使得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最终导致LBWI的发生[6]。此外,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损伤,为减轻危害有时选择提前终止妊娠,使早产发生率增高,从而增加了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Coutinho等[7]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LBWI发生风险为正常孕妇的5倍。叶荣伟等[8]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越重、发生时间越早,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越高。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是正常孕妇的14.87倍。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监测孕期情况,及时干预以阻断病情变化,适时终止妊娠,对于降低LBWI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表3 低出生体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Note:*P<0.05. The mother's age with "20-29 years old" as the reference; the number of prenatal examinations with "≤9 times" as the reference; multiple pregnancy with " singleton pregnancy " as the reference; the preterm birth with "no" as the reference ; the neonatal gender with "male" as the reference; 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 and anemia in pregnancy with "no" as the reference.

妊娠期贫血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国外许多研究表明[9-11],妊娠期贫血能够增加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妊娠期贫血的孕妇身体健康状态较差,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贫血的孕妇易造成心肌及胎盘缺血,胎盘供氧和营养物质不足,容易出现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使得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增高。本研究中,妊娠期贫血的孕妇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是非贫血孕妇的2.44倍。因此应加强对孕妇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发现贫血状况并予以治疗,以减少LBWI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孕产妇年龄的增高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升高[12]。多胎妊娠因子宫过度膨胀、胎膜早破或宫腔压力过高,易导致早产。多胎妊娠对营养的需求超出母体提供的能力,且可因胎盘功能不足、双胎输血综合症或畸形引起低出生体重。有研究发现[13],多胎妊娠早产的发生率高达66.5%,其中早产LBWI的发生率为22.7%。本研究显示,多胎妊娠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是单胎妊娠的9.65倍。临床上应加强对多胎妊娠的监护,及时进行营养指导,防治早产和妊娠并发症,改善围产儿结局。

产前检查是产前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Neqandhi等[14]的研究发现,孕妇≤5次产前检查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与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比较,从未进行过产前检查以及产前检查次数在1~4次的孕妇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分别为8.22倍、5.35倍。说明不良产前保健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明显相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和围产保健管理,促使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与低出生体重有关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或其他危险因素,从而积极进行干预,降低LBWI的发生风险。

此外,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低龄(<20岁)和高龄(≥35岁)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均较高;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越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

三、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用于反映危重孕产妇的发生情况,而不是针对低出生体重的专用监测数据,故有些影响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因素,如孕产妇的体重指数、孕期营养状况、吸烟、饮酒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数据均未获得。

综上所述,低出生体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低出生体重的因素很多,本研究显示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多胎妊娠及不良产前保健均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宣教和围产保健管理,重点做好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LBWI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早产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影响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