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双调蛋白水平在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2019-03-18 23:01韩少静李帆张宏伟李亚飞闫华楠郭永泽董慧聪秦佳丽
肝脏 2019年2期
关键词:肝病肝炎生长因子

韩少静 李帆 张宏伟 李亚飞 闫华楠 郭永泽 董慧聪 秦佳丽

在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EGF)和肝细胞的生长、再生及肝脏胶原纤维合成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在慢性肝损伤中均有EGF异常表达。双向调节蛋白 (amphiregulin ,AR)与EGF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均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上游配体,可以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肝脏胶原纤维合成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通过检测慢性肝病及肝癌患者血浆AR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及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符合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及2017年《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中的诊断依据的慢性肝病及肝癌患者58例,及健康体检者(血常规、生化正常,AFP阴性,无各型肝炎、肝硬化,无各大系统重大疾病史)11例作为对照组。均除外其他系统原发性疾病及其他部位肿瘤。其中,慢性肝炎患者12例,慢性肝炎后肝硬化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6例。该研究得到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实验方法

(一)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 mL,置于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5%EDTA·K 2)抗凝管中,收集后30 min内以1 000×g离心15 min去除颗粒,取血浆样本约1 mL,分装置于-80℃的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以保证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的生物学活性,检测前于室温完全复溶后,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二)其他临床指标的检测如: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凝血六项、肿瘤五项(或甲胎蛋白)、输血前检查(或乙肝、丙肝标志物),均有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完成。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各组研究对象一般性资料

四组间男女构成比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 )。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年龄分别为(58.00±9.95),(51.67±14.59),(57.90±13.04),(59.94±9.48),经方差分析,四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

(二)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血浆中AR浓度

(三)生化指标检测

讨 论

AR含有 84 个氨基酸的糖蛋白,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最早由 Shoyab 从人乳腺癌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出来,因其同时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和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这两种相反功能而得名。目前研究已对AR通过激活相应受体EGFR及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在肿瘤增殖、凋亡、侵袭等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1]。EGF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正常肝细胞中EGFR呈阴性,在急慢性肝损伤时肝细胞组织中EGFR的上调,如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EGFR的过度表达和活化[2-5]。AR作为激活EGFR配体,除有其他配体相同的促肝细胞增殖效应外,还有不可被代偿的作用[6,7]。Castillo等[8]证明了重组AR诱导EGFR依赖性细胞内信号的治疗可以刺激肝癌细胞的增殖并抵抗TGF -β诱导的凋亡,还观察到AR能够通过激活EGFR刺激其自身在肝癌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药物抑制AR脱落或干扰AR结合,包括使用中和抗体,导致EGFR信号和细胞增殖减少。AR基因和EGFR一样在健康人肝脏中检测不到[9]。AR在部分肝切除术后的再生肝中容易诱导产生,对正常肝细胞起有丝分裂和抗凋亡作用[10,11]。AR在细胞外基质或血液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12]。Han等[13]研究发现肝癌患者AR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肝病患者,而良性肝病患者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Ahn等[11]发现,和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相比,肝细胞癌AR表达上调。试验观察到了在人类肝硬化及大鼠实验性肝硬化中AR基因的表达上调。这些结果提示AR可能起到了促进肝细胞增生及过度增殖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该因子研究较少,关于AR及AR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病中的变化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仍在不断讨论。

本研究发现,良性肝病组(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外周血中AR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01),提示AR可能参与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可能的机制为:AR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与表皮生长因子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再生及肝脏胶原纤维合成。健康人中不表达,当肝细胞受损时,AR表达升高,促进细胞增殖修复损伤的肝脏,当机体中过度增殖,转化为肝癌时,抑癌基因表达弱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Ras相关结构域家族蛋白1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isoform A,RASSF1A)表达下调,与此同时AR表达上调。RASSF1A能够通过活化Hippo通路抑制Yes相关蛋白和AR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1]。EGFR是原癌基因表达产物,AR作为配体激活EGFR,EGFR活化后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生长、侵袭及转移,同时还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14-16]。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时研究还发现肝病的严重程度即肝组织增殖程度与血浆AR水平存在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肝病严重程度与AR含量呈正相关,肝组织的炎性反应越重,组织增生纤维化程度越重,AR含量也随之上升。

试验数据还显示,ALT及AST与AR的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从某种程度上ALT、AST是反映肝脏炎性活动的重要指标,但部分患者肝脏炎性活动时二者并无升高,严重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坏死患者中二者与肝脏炎性程度也不成正比。这也许与本研究未发现相关性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AR可能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程度,测定血浆AR有助于判断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及其预后,AR是否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肝病诊疗检测指标可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肝病肝炎生长因子
《世界肝炎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