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文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2019-03-18 11:48马素燕
教育·学习 2019年2期
关键词:错误责任思维

马素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这些课堂生成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使得僵硬的教学预设变成动态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孩子们生命流淌的过程,成为一曲生命泉水流动的乐章,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成长的快乐。

一、巧借“东风”,破解难题

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几十个学生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潜力,都可以为教学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当你在课堂上正为某个知识重点、难点一踌莫展时,如果能够巧借学生自发吹来的“东风”,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的一篇新课《难忘的一天》,有一个句子“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朗读感悟,这句话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也是本课的中心思想所在。备课时我就已经在犯难,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深刻地理解“责任”一词呢?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朋友”。是让学生课前回去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还是把教师、把大人的理解强灌给学生?我自己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教同年级的两个语文老师,他们却认为:教师用自己的理解去引导,学生能记多少就是多少。我有点茫然?感觉这样的教育有点牵强。上课了,课文的有关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是该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时候了。我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不行就用老教师的方法吧”,我暗暗对自己说。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完后,我正要把“责任”的意思强加给学生时,突然一只小手举起,是她,班中的学习委员林小媚,课堂上总能听到她个性独特的发言。她站起来:“老师,虽然我不知道‘责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老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把我们培育成才。”话音刚落,我带头给她掌声,思维的香槟一打开,智慧就该往外喷射了。有个孩子得到启发,也说:“老师,我也知道,医生的责任是医好病人。”接二连三,孩子们都纷纷发表了自己在生活中对“责任”的具体理解,我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面对孩子们意想不到的、精彩的发言,我感觉犹如冰山化解,思维的泉水冲跨堵塞,尽情迸射,尽情地流淌、疏通。我顿觉豁然开朗。于是,我把思路稍作改动,对孩子们说:“同学们,那你们的责任是什么呢?文中的‘我跟你们一样大,他肩上的责任又是什么呢?”又是一轮精彩的发言。

“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有时候一个耐心的等待胜过教师千言万语。对于许多生成问题,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可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或让孩子自己体验和感悟。让孩子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互相启发。这堂课正是由于我没有拒绝学生送来的“及时雨”,才使得课堂上的思维的火花竞相喷射。所以,把生成的问题留给学生解决,会让我们看到真情的互动,智慧的火花,我们的课堂也会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乐园。

二、尊重生成,关注生命

教过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记忆: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学生不同寻常的回答或提出不同一般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真不知道那些奇特的想法是怎么来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有一次,我让学生每人写一段话,描写在春天所看到的景象。我们班林锦光写了一句:“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菊花开了。”当我把这个句子在班中读出来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哈哈地笑了,因为“圆滑”的孩子们已经认识到老师当时读的是一句有问题的句子。按照气候的正常变化,植物生长的规律,菊花不会在春天开放,可这个孩子就这样写了,而我作为语文老师也就这样自以为是地“帮”他删掉了。结果,在接下来的课中,我无意中发现这个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双眼写满了委屈,一言不发地坐在座位上。当我向他走过去时,他怯怯地告诉我:“老师,现在是春天,我真的是看到菊花开了,就在咱们学校后面的庙门口!”旁边的几个孩子也顿时记起,忙说:“是,是,老师,是真的,我也看到。”而我,又何尝不是也在春天看到菊花开呢?在如今地球气候变暖,在温室栽培的条件下,现在四季都能看到菊花开放并不难,林锦光这个孩子只是如实地描写他在春天看到的这个景象,我凭什么就一口否定了他呢?于是,我又在班中向全班学生重新评价了这个句子并引导他,结果他把这个句子改成“春天来了,我惊讶地发现了好多美丽的菊花开了。”这时,这个孩子笑了,那可是一种被理解之后会心的欢愉呀!

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曾说过:“没有人拥有真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老师是如此,学生更是如此。新课改的课堂是民主平等的,教师应该善于发挥课堂民主,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善于倾听,这样学生才能完整地表达。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在课堂中关注学生,关注生成,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三、巧用错误,提升认识

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认知,若老师“谈虎色变”,那是因为老师看到的只是错误的消极方面。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过度的防错、避错,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扩展认知范围、提高认知。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中发生错误时,老师不是一味地批评与呵责,而应该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让学生通过比较、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让错误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我教学二年级的《乌鸦喝水》一课时,为了拓展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模仿课文乌鸦喝水的情节进行实验,学生们都在兴趣盎然地顺利进行着。突然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课文写得不对,把石头放进去,水没有升上来呀!”原来这几个家伙实验时把水放少了,我發现问题后,不动声色,并没有指出问题的关键,而是让他们与实验成功的小组组合,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挂在他们脸上的可是成功的喜悦呀!

我通过利用学生的错误,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了原因,总结了规律,学到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放问题,升华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对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如果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而促进思维发展。如我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时,问:你觉得纸船和风筝就像小熊和松鼠的什么?有的学生说像他们的电话,有的说像手机,还有的说像它们的邮递员、友谊桥……多奇特的想象啊!这样的课堂才是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我于是从中抓住这些闪光点让学生去体会、感受可贵的友谊,实现了教学的情感与价值目标。

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我们应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教师只有善于挖掘生成的可利用的课堂事件,营造生命成长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精彩纷呈、智慧飞扬的天地。

猜你喜欢
错误责任思维
在错误中成长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怒”与“努”
“浮”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