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策略探索

2019-03-20 08:05□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阅览室图书馆用户

□李 鹏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问题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数字化资源以及检索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备更新与维护问题,制约着电子阅览室功能的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中的计算机等设备具有耗材属性,随着使用量的提升以及软件对计算机运营环境的提高,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效率会不断降低,在此背景下,如果电子阅览室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有效的维护,则会制约电子阅览室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制约电子阅览室用户走进电子阅览室的热情。

(二)高校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给予的重视程度不足。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览室的也需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然而,高校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环境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认知不足,导致高校在电子阅览室建设中欠缺足够的重视程度,进而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失去科学的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资金作为支撑。

(三)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足。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是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而无论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工作人员都应当具备较高的服务意识,只有如此,电子阅览室服务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也才能够与电子阅览室用户所就有的服务需求实现良好对接。然而,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过程中,服务活动与服务内容欠缺创新的情况客观存在,而这也反映出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欠缺服务意识的问题。

(四)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面临着严重的用户分流现象。如高校师生可以使用自购设备、实验室或者机房设备等开展文献资源查阅工作,而在进入电子阅览室这一选项上没有很高的热情,这主要是因为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水平、方式以及内容与用户所具有的需求产生了脱节,因此,重视用户群体的细分并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至关重要。

二、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策略

(一)更新设备,优化环境。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开放时段中,电子阅览室中的计算机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开机以满足电子阅览室受众的使用需求,这为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也正是因为如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所具有的更新周期较短,如果5~6年时间中计算机软硬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则不可避免地出现卡机以及硬件老化等问题,这对于提升电子阅览室受众的使用体验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延长计算机更新周期、提升计算机维护工作成效且能够在简化管理的基础上降低计算机维护与更新的成本,则是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做好电子阅览室设备更新与维护工作,而且有必要使用桌面虚拟化技术来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降低设备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当然,在做好设备更新与维护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还应当重视优化环境,为电子阅览室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进而提升电子阅览室用户满意度。

(二)加大重视程度与宣传力度。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信息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发展还是电子阅览室用户需求的改变,都对电子阅览室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此,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作用的关键。在此方面,第一,高校领导层需要认识到现代信息传播环境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带来的挑战,明确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目标,做好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顶层规划,并通过加大经费投入等方式,为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二,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需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把好招聘关、做好人才培训工作、调整人才队伍结构等方式,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外,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需要加大对自身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宣传力度。在此方面,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有必要在图书馆网站中对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做出介绍,同时也可以使用微博、微信以及校内宣传活动的方式对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进行宣传,从而为电子阅览室利用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强化服务意识。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具有的服务意识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实践,而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强化,需要依靠激励机制所发挥的激励作用以及评价机制所发挥的约束作用。事实上,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评价机制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可以为激励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而良好的激励机制能有效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进而在提升电子阅览室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评价结果。具体而言,从激励机制的构建方面来看,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类,物质激励主要依靠《加班补助管理制度》与《津贴和补贴管理制度》来实现,前者是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之外开展电子阅览室设备维护以及服务工作所提供的经济补贴,后者则是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电子阅览室收入中所具有的提成。依托这两种制度,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自身本职工作,而且能够着眼于电子阅览室的持续发展为电子阅览室献计献策并作出更多贡献;精神激励则主要体现满足图书馆员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如对于具有较强服务意识、优良服务成效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评优评先、树立模范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热情,从而为电子阅览室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四)拓展服务内容。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过程中,依托先进的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是电子阅览室发展的重要趋势。第一,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依托“互联网+”概念,做好电子阅览室资源共享共建工作。事实上,资源共享共建是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层面的内容,而电子阅览室则能够在资源共享共建工作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资源建设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是因为数字化资源在信息存储与传输方面展现出了明显优势,而且也是因为数字化资源建设更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对自身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对互联网中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甄选与整合。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需要与区域内其他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提升数字化资源量,为电子阅览室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第二,高校图书馆需要推动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体现出个性化与交互性的特征。高校图书馆依托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构建交互模块,从而使用在线咨询等方式为电子阅览室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构建网络社区的方式,强化工作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从而推动电子阅览室服务工作彰显出人性化的特点。

(五)关注用户需求。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过程中,关注用户需求并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是提升用户对电子阅览室的使用体验以及使用满意度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需要重视对用户需求开展调研活动,依托调查问卷、个体走访等方式获得用户反馈信息,从而为用户群体的细分以及电子阅览室服务的优化提供依据。在工作实践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具有的电子阅览室使用需求呈现出了差异性,如大一新生普遍缺乏对电子阅览室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而大四学生则需要面临论文写作、毕业就业等任务,他们期待通过电子阅览室获得足够的参考文献、就业信息等作为支撑。针对这种稳定需求,高校电子阅览室需要重视对大一新生开展电子阅览室设备操作培训工作,而针对大四学生,高校电子阅览室则需要依托电子图书馆系统的个人定制模块和信息推送模块,为大四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当然,教师所具有的需求也应当得到关注,电子阅览室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学科化服务水平,通过整合与推送各类教学信息,为高校教师自主提升以及备课工作等提供便利。另外,无论是对用户群体的细分还是对电子阅览室服务工作的优化,都要求电子阅览室能够与用户构建起良好的沟通关系,进而获得用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在此方面,电子阅览室可以使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用户的资源查找习惯进行分析,从而总结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共性需求。与此同时,电子阅览室应当关注用户对自身所具有的期待和意见,在给予用户及时回复的基础上找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工作机制的改进以及服务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存在着设备更新与维护工作不到位、高校重视程度较低、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足以及用户分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有必要重视电子阅览室硬件设施的完善,在强化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并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对受众进行细分,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阅览室图书馆用户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图书馆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