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9-03-20 11:26孟宏任1张拥军2
贵州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肾型病鸡琼脂

孟宏任1,张拥军2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九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奎屯 8332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畜牧兽医站,新疆 奎屯 8332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1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各个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因病毒血清型不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可分为肾型、呼吸道型、腺胃型,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各不相同,临床特征以呼吸困难、咳嗽、排白色水样稀粪较为常见。当发生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常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1例蛋鸡发生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7年3月20日,新疆乌苏市某蛋鸡养殖户从乌鲁木齐市某种鸡场引进1批蛋鸡苗(4 200羽),分别于7、28日龄用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4、28日龄用中等毒力法氏囊病疫苗饮水免疫,未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免疫,前期生长良好。5月7日部分鸡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排白色水样稀粪,曾用恩诺沙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病死鸡数量迅速增加。共发病2 130羽,发病率50.7%(2 130/4 200),死亡1 239羽,病死率58.17%(1 239/2 130),病程3~5天。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量增加;怕冷,拥挤打堆,翅膀下垂;呼吸困难,气管有啰音,咳嗽;排白色水样稀粪。最后因脱水严重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

气囊膜增厚,呈念珠样,气管内有少量黏稠的分泌物;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泄殖腔内积有白色石灰样物;肾脏明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输尿管变粗,切开有尿酸盐沉积;有的气囊、心、胃肠道表面有1层石灰样絮状物;有的肠系膜、浆膜表面沉积大量的纤维素样渗出物。

4 实验室检查

4.1 病料涂片镜检无菌操作取病鸡肝脏、脾脏、盲肠淋巴结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单个散在或成双排列,无荚膜,无芽孢。

4.2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操作取病鸡肝脏、脾脏病料接种血液琼脂培养基,于37 ℃经24 h培养,可见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边缘整齐、圆形、表面隆起、光滑、湿润、灰白色的菌落,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β溶血。钓取典型菌落涂片镜检,细菌的形态特征与直接涂片镜检一致。

4.3 生化试验将细菌纯化培养后,分别接种生化培养基。结果:该菌能分解葡萄糖、乳糖、甘露醇,产酸产气;硝酸盐还原、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橼酸盐。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综合鉴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

4.4 药敏试验将细菌纯培养物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土霉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纸片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经37 ℃培养48 h。结果:该菌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呋钠中度敏感,对恩诺沙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土霉素不敏感。

4.5 血清学检测

4.5.1琼脂扩散试验:采集15只病鸡的血液,经3 000 r/min 离心3 min,分离血清,采用脂扩散试验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2份血清为阳性,阳性率80%。

4.5.2鸡胚接种试验:取5只病变明显的病鸡肝脏、脾脏、肾脏研磨,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10的病料混悬液,加双抗处理后置4 ℃冰箱存放12 h,以5 000 r/min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分别接种10只8~12日龄SPF鸡胚尿囊腔内,72 h收取尿囊液,在鸡胚中传5代,第1代72 h发生死亡,第2代起接种鸡胚出现矮化侏儒等症状。证明病料中存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4.5.3动物接种感染试验:用鸡胚接种收取的尿囊液原液滴鼻15只10日龄未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的雏鸡,96 h后鸡出现死亡,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一致。证明该病毒感染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6 防治措施

6.1 消毒深埋病死鸡,隔离病鸡,全场用20%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按1∶200比例喷雾消毒,连用14天。

6.2 治疗每千克饲料中拌入病毒灵0.4 g;每千克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27.5 g、氟苯尼考0.1 g,并在饮水中加入0.2%肾肿解毒药、0.1%多种维生素。用药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7天后全群恢复正常。

6.3 预防病鸡在痊愈后14天全群用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按每羽1羽份饮水进行免疫。

7 讨论

7.1 发病原因分析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途径感染,主要损害鸡的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免疫力下降;大肠杆菌是鸡体的常在菌,各种应激和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均可诱发和促进发病和流行。当地5月份天气昼夜温差大,圈舍潮湿,该蛋鸡场未及时加强免疫,圈舍消毒不严,人员自由出入,导致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造成较大的损失。

7.2 治疗原则以抑制病毒和大肠杆菌,调整鸡体电解质平衡,增强抗病力,减轻肾脏负担,恢复肾脏功能为原则。通过采用以上药物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7.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参考免疫程序7日龄:新城疫Ⅳ系+传支H120疫苗,1羽份,滴鼻或点眼。28日龄:新城疫Ⅳ系+传支H52疫苗,2倍量饮水。110日龄: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三联油苗,0.5 mL/羽。

猜你喜欢
肾型病鸡琼脂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