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

2019-03-20 00:29
中学生天地(A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阿太曾祖父老照片

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张照片定格的时间也很慢。

在你家中,是否有那么一张老照片,能够穿越时间的洪流,抵达那时那人那故事?

它见证时代的变迁,见证社会的变化,见证成长,见证幸福……

中国人自己的清淤机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胡杰瑞

这是一张1981年7月拍摄于郑州的老照片。

面对镜头的是个很普通的小姑娘,她的身后是荒凉的河道,其上还有一艘“船”。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船,而是一台清淤机。并且,它还不是一台普通的清淤机,而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清淤机。

那时候,黄河里的泥沙经常淤塞河道,国家就从国外进口了一台清淤机。据外公说,进口清淤机斗容太小,清淤很慢,并不实用,所以国家要求设计一台斗容为0.4 m3的机器。我的外公,就是当时设计制造这台清淤机的总工程师。

原来,这张照片正是当年在三门峡水工机械厂工作的外公参与研发的清淤机投入试用的场景,机身上还有清晰的SLQY-40字样,这就是我外公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台清淤机!现在,大家猜猜照片里的小女孩是谁呢?哈哈,没错,她是我的母亲,比现在的我年纪还小的母亲!

PS过的照片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石力尹

我母亲的爷爷,也就是我的外曾祖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受其父亲影响,外曾祖父也博学多识。他对外界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对什么问题都能想到巧妙的解决办法。

他从杭州带来过一台照相机。有一次,他想知道自己拍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于是按1∶1比例用纸板做了一台假照相机,自己拿着假照相机,让别人拍自己,于是就有了第一张照片。

还有一次,母亲抱怨自己从没坐过小汽车,很想坐在车子里拍一张神气的照片。曾祖父便先在纸上画一辆“车”,然后把“车子”的“前挡风玻璃”镂空。接下来 ,他叫上家里所有孩子搬来椅子坐在一起,自己装作握方向盘开车的样子,拍了张合照。最后,外曾祖父把这张合照贴在镂空处,就有了第二张照片。

当年没有现在这样无所不能的PS软件,很难让照片呈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我的外曾祖父做到了,他的奇思妙招让这些老照片显得尤为可爱和珍贵。

別样的时尚

杭州市三墩中学 郭陈阳

这张有着耐人寻味的“old school”风格的老照片,有着中式寺院的背景,老旧却又不凡!

那略显懵懂的“小屁孩”是谁?没错,正是我爸。那两位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便是他的老爸老妈,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了。

这张照片是在西湖边拍的。当时正值金秋时节和改革开放初期,虽说国家已经开放,但我们家那时还不是“大户人家”。看到我爸穿的裤子了吗?这可是奶奶的“专利”,她把两条毛巾缝在一起,一条“毛巾裤”便诞生了。我爸身上的毛衣、有着可爱小猴子的包包都出自我奶奶之手。我奶奶是个特别心灵手巧的人,她勤劳勇敢、艰苦朴素,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再看看我爷爷,那时候可是三墩米厂的头头嘞,瞧他一副傻笑的模样,你看得出有半点当领导的范吗?

富阳没有富士山,但美欧遗憾

杭州市富阳区永兴中学 张子乐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从外婆的小相册里飘落,像银杏叶一样轻轻停在我的手掌间,模糊的照片上留下几个人影,其中竟有我的阿太。我已不太记得她的容貌,只知幼时抢过她的拐杖,五六岁时就不再见得着了,或许这是她留下的唯一遗物。

再仔细看照片,阿太周围的几个陌生人竟是日本人!询问了外婆,我才知道,20世纪90年代,有一群日本游客来阿太家过春节。尽管那些日本人也精通茶道,但他们还是爱喝阿太家的茶。他们向阿太学习中华传统美食的制作,比如裹粽子、包元宵。粽子,代表的是屈原的气节;元宵,代表的是团圆的喜气。在这些日本游客心里,富阳没有富士山,但也没有遗憾。

老照片定格的过去没在时光中流逝,而在我心间驻留。

我的英雄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董昕玥

我的大外公今年已经93岁高龄。他17岁参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淮海战役时,大外公是第三野战军山东军区第19师25团1营3连的连长。最残酷的那场战役是攻打刘庄,因为敌强我弱,一个晚上打下来,虽然胜利了,但是一个连90多名战士牺牲,只剩下大外公等6人。大外公受了重伤,背上、胳膊上到处是炮弹弹片,最严重的是一块炮弹的弹片飞进了他的头部。在那样严峻的情况下,他仍然带领其他5人活着回来了。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不能开颅取弹片,医生只为大外公在外围处理了伤口,用了少量的抗生素。大外公本以为自己很难活下来,没想到他靠着自身的抵抗力和顽强的毅力硬是挺了过来,但是弹片从此就留在了他的脑子里。他仅休养了3个月,就又跟随第三野战军投入渡江战役之中。

他一生最爱他的军队。他从来不过生日,把八一建军节当作他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天,他都会穿上整洁的军装,精神抖擞地邀请全家人和他一起庆祝。家人过年、中秋聚会缺席不要紧,唯独八一建军节这一天必须全部到场,否则他会很生气。

这就是我的大外公,我最敬仰的英雄。

井下芳华

杭州市三墩中学 童伽贝

20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引述了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共和国历史上近2000万血气方刚的青年投身上山下乡的热潮,其规模史无前例。

我的爷爷就是那2000万分之一。那时,年仅十几岁的爷爷和同伴一起远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做矿工,度过了一段充满激情与艰辛的青春岁月。

黑龙江那里的条件异常艰苦,-40℃的冬天,半夜帐篷里的炉火灭了,早晨起床被子上就结了一层白霜。逢年过节,想家的知青就通过一封封家书表达对远方家人的思念。

这张照片,听爷爷说是因为他多年未能回故乡看望他的父母,为了减轻老人家的挂念,他特地穿上了井下工作时才穿戴的一套崭新的工作衣帽,去照相馆花了好大一笔钱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把这张照片夹在信中寄回家乡,向家人报平安。

看,我们是多么幸福

杭州市富阳区永兴中学 金泽同

60多年前,北国的初春,虽已无鹅毛大雪之景,但千里冰封之势仍未消退。这时,一列火车跨越南北,不远千里投入了首都北京的怀抱。一队身着大衣、手持大箱的孩子从温暖的车厢里挨个跳下来。阳光下,红领巾欢快地上下翻飞。我的外婆正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五好学生”,外婆有幸被选为衢县赴京代表前往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她所敬仰的领袖站在城楼上,向她和同伴们挥手致意。那天晚上,外婆激动得彻夜未眠。

“那次真的很高兴、很激动。到京第二天,我们先看升旗,然后远远地就看到毛主席了。”每次说到这儿,外婆就会停下来,若有所思。而这张旧相片,就是外婆刚下火车时拍的。

旋风少年

浙江省三门中学 梅译文

不敢相信,我爸年轻的时候竟然有八块腹肌,超级帅!当时他才十七八岁,还是和我一样的中学生。

我爸常向我炫耀,中学时代的他是一个运动健将,无论是爬山,还是10000米长跑,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尤其是高中的那次10000米长跑,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他超级嘚瑟,第二名比他的成绩落后了足足有十几分钟。这个牛够老爸吹一辈子啦!

老爸现在已经步入了“中年大叔”的行列,但知道老爸以前是个非常调皮的小孩后,我的心中就洋溢着一种奇妙的感觉:无论时光怎么变,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那么意气风发、所向披靡。

猜你喜欢
阿太曾祖父老照片
我的曾祖父
装傻的曾祖父
老照片
留痕岁月
黑暗之光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黑暗之光
我和白杨花有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