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剑平:简简单单治水梦

2019-03-21 00:39董海霞
中关村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源

董海霞

“成立碧水源就是为了完成我心中的夙愿。”文剑平说。1989年至1997年在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任职的经历,让文剑平深深意识到我国水污染问题的严峻程度。

“当时,我们每产生1万元GDP,需耗费至少160吨水。上世纪90年代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也给环境,特别是水质带来了严重破坏。”文剑平对中国水脏、水少、水分配不均、饮水不安全等问题有切身的感受。

他发现,由于工业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我国万元GDP用水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要解决我国水的问题,单单依靠政府有关部门是行不通的,还需要企业去践行。水资源保护有巨大需求,企业应该不断突破技术障碍,提供更为完备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当政府和企业合力作用时,水的治理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才有明天。

于是,文剑平毅然决然地放弃公职,出国学习,学成归国再创办企业,实现他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愿望,实现他的生态理想。当时的文剑平仿佛突然觉醒了一样,内心没有丝毫的挣扎,因为他看到了水危机,生态危机,看到了未来中国发展对于水安全保障的需求。

“人的一辈子一共才有几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算是做了点有意义的事,为了这件有意义的事,确定目标,放手去做,遇到问题想对策解决。最后,事情做成了,是本事;做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希望都是做出来的,没时间犹豫,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归国创业解决水污染难题

2001年,留学归国的文剑平用104万起家创办碧水源,希望用自主研发的膜技术解决中国“水少、水脏、饮水不安全”问题。

文剑平云淡风轻地说:“我是技术出身,做水处理技术是我最热爱的事业,解决中国水的问题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追求,企业做大做成了,我也算做了一个大大的公益事业,做不成,我还可以教書嘛,把技术和观点传给后人,继续解决水的问题。我这一生就这个愿望,简简单单。”

自碧水源公司创建以来,文剑平带领企业致力于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双重问题,从技术突破到商业模式的创新,从最开始运用相对单一的技术处理几吨污水,到现在利用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多重技术处理超2000万吨污水,同时还将业务拓展到家用净水机的生产研发,如今的碧水源已经被打造成一个中国环保水处理领域的龙头企业。

1962年出生的文剑平,正处于“知天命”的盛年。因属虎,他也喜欢虎的胆识和气魄,欣赏虎的孤傲和刚烈。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碧水源大厦一层,文剑平的办公室内就摆着一只2米长、1米高的木雕老虎,看上去矫健有力。从这也能些许感受到曾经是创业板首富的气场和野心。

2017年是环保政策大年,市场非常火,但越火竞争也就越激烈。文剑平对行业盛传的万亿环保盛宴,表达出一种谨慎乐观。

“这么多年,我们就是靠四个膜打天下。”文剑平在很多场合都强调,治理中国水环境污染的“病症”,膜技术不是唯一、却是必不可少的药。

文剑平所说的四个膜,是碧水源具有行业技术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滤膜(MF)、超滤膜(UF)、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DF)和反渗透膜(RO)这四种水处理膜产品。碧水源通过运用膜技术治理水环境、开发新水源、保障饮水安全,业务领域已涵盖水务全产业链。

“我们从国外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只能靠自己、靠创新。”在文剑平看来,当前我国生态环保领域的创新尤其重要,重视学习传统的、尤其是国外的技术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们今天碰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是国外不曾遇到。所以,解决问题只能依靠自身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碧水源的灵魂

以北京为例,文剑平指出,北京这座城市不仅缺水,而且水环境容量也已经饱和。就算按照国外的最高标准来建设污水处理厂,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北京必须把污水变成新的水源,才能持久解决北京水环境问题,同时缓解北京的缺水问题。一把钥匙开两把锁,这就需要创新的技术和方法。

目前我国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差不多都是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只进行过一些小的改良。这样的技术,怎么能够应对今天的水环境污染局面呢?我们必须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理念,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碧水源利用自主创新研发的膜技术,可以把污水直接变为新的水源,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

在文剑平看来,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和饮用水不安全等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很严重,是国家在通往真正强盛的道路上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并非资源不够,而是生态环境的容量不够。比如说水资源总量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但是接纳不了那么多污染物。环境容量只有这么大,但是GDP不断增长又会造成污染物排放的持续增加,如果不把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环境容量范围内,“装不下”的结果只能是环境继续恶化。

所幸当前国家治理生态环境的意志空前坚定,大力提倡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意味着战略机遇的到来。文剑平认为,在机遇面前,碧水源具有很明显的发展优势。碧水源的企业愿景是解决中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等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围绕这一愿景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

多年来,碧水源始终坚持以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的膜技术解决“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三大问题,以及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包括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和双膜新水源技术,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面对新的时代,以碧水源为代表的环保企业也开启了新的征程。谈及未来发展,文剑平指出:在市场开拓方面,碧水源要继续付出极大的努力。我有一个拓展市场的“法宝”,就是给地方决策领导写报告、写信。碧水源在170多个城市运营大量的项目,其中有不少就是靠写信“拿下”的,比如北京、昆明等。

对于这些项目,文剑平会做大量的研究,力证碧水源的技术方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水环境问题,造福当地百姓。

此外,碧水源力争要在民用净水市场上有所建树。用文剑平的话说就是:为了使13亿同胞喝上健康干净的水,碧水源研发推出了系列纳滤净水机,这既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将成为碧水源重点发展方向和领域之一。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碧水源还推出了惠民水站,村民刷卡取水,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

“我们还要继续坚定地进行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市政工程领域,除了污水处理,碧水源早已着手在自来水领域布局。我们要利用超滤膜、DF膜的优越技术性能,改变传统的自来水生产工艺,推进其升级换代。我相信,外界不久后就能看到碧水源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对此,文剑平显得信心满满。

现在,碧水源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了生态环保领域的领军者。

作为一位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企业家,文剑平表示:碧水源做的事情一定是要为社会、为国家解决某些问题,要从社会、国家需要的层面来考慮企业发展。评价一个公司的价值,要看它为国家、社会及为老百姓解决了什么问题,要有社会责任感,而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

作为水务企业中的翘楚,文剑平始终相信:国家的经济要强大,环保一定跟得上,我们国家需要一群强大的、拥有创新技术的环保巨头公司支撑国家经济的发展,否则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巨头一定是最有创新力量的企业,如同要打造航空母舰,国家一定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工业企业。碧水源一定要成为生态环保领域的中坚力量,能为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做有担当的民企

“水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在享用它的同时,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水、还要保护好它。”文剑平以一句话概括了企业的责任和使命。

成立近20年来,碧水源不仅参与了首都水系、太湖、巢湖、洱海、滇池和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保护地等多个水环境敏感区域的治理,还为北京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提供饮用水安全保障。

截至目前,碧水源已建成数千个膜法水处理工程,占国内膜法水处理市场份额的70%以上,每天处理总规模超过2000万吨,每年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70亿吨。

文剑平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水治理的难度和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已与3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同时,公司也在孜孜不倦地加快技术升级,践行“中华不碧水 吾辈誓不休”的企业精神。

经过5年的潜心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碧水源第一代膜产品成功应用于2006年建成的北京密云再生水厂。密云再生水厂的总投资额几乎就是当时碧水源的全部家当,项目运营初期甚至处于亏本状态,但随着公司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国家对水污染问题重视度的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得以一路走高。

碧水源的自主产品进入市场后,迫使曾在我国居于垄断地位的国外厂家大幅降低价格至原价的三分之一。

2010年,公司在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又研发出了能把使用寿命由2年提高至5年以上的二代膜产品。目前,碧水源同时掌握了微滤膜、超滤膜以及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等4种膜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了膜法水处理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碧水源一直将自身定位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做解决实质民生问题的企业,我们也将为此孜孜不倦地提升自身技术实力。”碧水源公司现有研发人员近千人,其中包括大批高薪聘请的顶尖技术人员,还拥有500余项专利技术。

此外,碧水源与清华大学联合设立了“膜技术研发中心”还有院士工作站及两名进站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及多名在站博士后。碧水源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母公司净利润的10%以上。

对症下药,三头并进

依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域按功能可划分为五类:I至III类以饮用水源功能为主,IV类满足工业、娱乐用水需求,V类水满足农业和一般景观用水需求,比V类水还差的水(劣V类)被统称为“丧失使用功能的有毒有害液体”。

目前北京市周边劣V类水的占比不低,温榆河、凉水河、沙河等河流都是正在重点治理的水域。而深圳市周边的水污染问题同样严峻,有着深圳母亲河之称的茅洲河的水质部分也属于劣V类。

碧水源自主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基于我国水域污染“对症下药”的创新技术。据介绍,该技术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IV类标准,且脱氮除磷效果较好,同类项目可节省占地约50%,已成为解决我国“水脏”问题的支撑技术。

对“水脏”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后,如何解决“水少”(水资源匮乏)成了碧水源新的攻坚重点。在文剑平看来,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长远且可持续的办法是把水循环利用起来,而不是去调水,调水只能作为应急措施采用。

“其实,雄安建设的一大关键点也是如何解决缺水问题。南水北调能调配给雄安新区的额度有限,对于以建设‘千年之城为目标的雄安来说,水资源是否能支撑新区的发展是一道重要的课题。”文剑平介绍道。

经过多年攻坚克难,公司进一步研制出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DF)产品。DF膜的孔径相当于发丝的5万分之一,在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溶解性有机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的同时,能够保留相对有益的小分子有机物和低价无机盐。

目前,公司的“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省市,两种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污水的深度处理,提供出水达到地表II类水标准的高品质新水资源,具有解决水环境污染和增加新生水源的双重功能。

不仅如此,碧水源还自主创新研发了新一代低压选择性纳滤芯专利技术,并基于厨房、客厅、办公室、校园等不同场景、不同用水需求,研制推出了系列纳滤净水机。

公司采用纳滤技术生产的净水机,可通过纳米级孔径筛分和带电基团之间的电荷作用,实现选择性滤除,高效去除水中的持久性有机物、消毒副产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人体需要的矿物元素,出水呈弱碱性,更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且,低压选择性纳滤芯通量大,可低压运行,节水节电、废水率低,比传统反渗透净水机节水约3倍。

该项技术还曾成功应用于“月宫一号”的水循环系统,保障了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饮用水安全。

“未来,我们希望在C端,也就是民用净水机市场的营收比例能够慢慢升上来,逐渐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局面。”文剑平指出,从长期看,碧水源的业务憧憬是三头并进:除了聚焦与市政水处理和民用净水外,还要开拓固废危废处理、环境监测、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等领域。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我国这样,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但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日趋严峻。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人口的区域性集中度较高,能否妥善解决水的问题,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文剑平希望碧水源就是一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能够切实为国家解决问题的环保企业。

随着市场份额扩大,碧水源的膜产品需求也日益增大。为了进一步夯实水务优势,碧水源也不断在国内筹建布局多个分中心,包括华南、中原、西北等区域。

猜你喜欢
水源
2022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显著提升
月球上存在千亿吨水源?
保护水源
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水源头
宋水源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