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注射液对丙泊酚麻醉后高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19-03-22 11:18温晓辉王春爱
中成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银杏叶丙泊酚腹腔

温晓辉, 王春爱

(1.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科,甘肃兰州 730030)

临床常用全身麻醉药可引起患者一过性精神症状 (如兴奋、活跃、记忆障碍等),尤其在麻醉恢复后的短暂时间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及精神运动方面变化,临床上称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2]。研究显示,老年人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轻者影响认知能力及生活情绪,重者丧失独立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丙泊酚作为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诱导平稳、苏醒迅速等特点,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出现认知功能障碍[3],表明现代复合麻醉也无法有效减少其发生[4]。银杏叶注射液对心、脑、肾等器官有一定保护作用,有助于术后的恢复[5-6],本实验旨在观察该制剂对丙泊酚麻醉后高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 材料

1.1 动物 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20月龄,体质量560~610 g,由甘肃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 SCXK (甘)2015-0004。

1.2 试药 丙泊酚由四川国瑞药业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 mL∶200 mg,批号16080411;银杏叶注射液由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5 mL∶17.5 mg,批号160503。IL-1β、IL-10 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闳巨实业有限公司。

1.3 仪器 Morris水迷宫及其动物行为视频分析系统 (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每组20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丙泊酚60 mg/kg(6 mL/kg)麻醉,然后酌情追加,维持麻醉3 h后苏醒,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6 mL/kg),预防组自麻醉前3 d开始腹腔注射银杏叶注射液 (2 mL/kg),治疗组自麻醉后开始腹腔注射银杏叶注射液 (2 mL/kg),空白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2 mL/kg),均为1 次/d, 连续 3 d。

2.2 认知功能检测于麻醉后1 d,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连续7 d,于上、下午各进行4次实验,记录大鼠寻找平台时间 (逃避潜伏期),每天8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当日成绩,取第1、3、5、7天数据进行分析。

2.3 IL-1β、IL-10水平检测 各组大鼠抽血,ELISA法检测IL-1β、IL-10水平。

2.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表示,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时方差齐者采用LSD检验,不齐者采用Tamhane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逃避潜伏期 表1显示,与第1天比较,模型组第7天,预防组第5天,治疗组第5、7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 (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治疗组不同时间点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 (除预防组第3天外)(P<0.05)。

3.2 IL-1β、IL-10水平 表2~3显示,与第1天比较,治疗组第3、7天IL-1β、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 (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治疗组不同时间点两者水平均显著下降 (除治疗组第1天两者水平外)(P<0.05)。

表1 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比较 (s,s, n=20)

表1 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比较 (s,s, n=20)

注:与第1天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空白组 30.22±8.32△ 29.80±13.48 30.85±9.31△ 29.85±7.24△模型组 50.15±11.31 50.55±10.57 48.05±7.59 34.40±11.48∗预防组 48.05±10.31△ 32.70±11.88 27.55±11.45∗△ 27.15±10.89△治疗组 47.80±6.31△ 47.40±8.48△ 27.95±10.31∗△ 27.80±9.31∗△

表2 各组IL-1β水平比较 (ng/Ls, n=20)

表2 各组IL-1β水平比较 (ng/Ls, n=20)

注:与第1天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空白组 1.83±0.06△ 1.78±0.07△ 1.81±0.05△模型组 2.42±0.09 2.37±0.21 2.39±0.12预防组 1.58±0.04△ 1.56±0.14△ 1.51±0.08△治疗组 2.31±0.24 1.51±0.12∗△ 1.52±0.11∗△

表3 各组IL-10水平比较 (ng/L,s, n=20)

表3 各组IL-10水平比较 (ng/L,s, n=20)

注:与第1天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第1天 第3天 第7天空白组 31.06±2.96△ 30.47±3.36△ 30.47±3.36△模型组 51.67±4.94 49.10±3.28 49.94±3.28预防组 33.98±5.12△ 31.41±4.38△ 31.41±4.38△治疗组 49.34±2.89 34.08±5.08∗△ 32.08±5.08∗△

4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手术和麻醉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有争议,唯一确定的是危险因素只有高龄。研究表明,手术等因素可破坏促炎、抑炎细胞因子间之的平衡及内环境稳定,引起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过多,这些细胞因子可介导造成认知功能障碍[7],可见其发病与手术应激和炎症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有关。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银杏叶注射液干预后预防组与治疗组均能改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但是预防组能更早起作用 (从第3天开始,而治疗组从第5天才开始),即预防组短期效应 (治疗后3 d)优于治疗组,而5 d后2组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2组IL-1β、IL-10水平在第1天均有所下降,而在第7天基本接近正常。由此可知,银杏叶注射液可抑制IL-1β、IL-10,而且两者水平下降与给药时间有关系,以预防组更优,从而减轻炎性损伤,改善病情,与林舜艳等[8]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银杏叶注射液可改善丙泊酚麻醉后高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抑制炎性损伤也是主要作用之一,虽然短期内预防组效果明显,但长期效应尚不明确,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另外,本实验中银杏叶注射液仅应用中等剂量,3 d疗程,是否存在量效关系及时间依赖性也有待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银杏叶丙泊酚腹腔
银杏叶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与银杏叶的约会
银杏叶离天空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