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模式研究

2019-03-22 06:42王燕王秀凤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2期
关键词:导师应用型大学生

王燕,王秀凤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 266427)

20世纪末,我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2002年4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关注的热点[1]。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做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提出要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而“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为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打开更大空间,这也意味着全社会亟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支撑。在这一背景下,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号召,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和深度。

1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培养现状

创新创业时代的来临对大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受资金、技术、平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仅凭个人“单打独斗”已很难取得创业成功,于是基于团队式、合作式的创业模式开始兴起。在这一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建立良好的创业团队、提高创业团队的成功率至关重要。从我国创业团队发展来看,虽然各高校已营造出创新创业的氛围,但绩效不佳,据统计,当前全世界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为20%,而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2]。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应用型高校中仍处于“非主流”,诸多高校创业教育依然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 二是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开展的力度和深度仍然有限;三是创新创业团队人才培养体系仍不健全,导致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比例低,成功率更低。

2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缺乏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虽然在社会上呼声很高,但各高校重视程度不相同,自主开展创业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有限,很多应用型高校仍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个人教育或精英教育,无法做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化; 即使部分高校设置了相关课程,但在形式上多采用选修课的方式开展教育,且多理论课程,缺乏实践课程,导致创新创业课程不成体系,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真正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重实践基地建设,轻持续而综合的专业服务

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孵化基地等实践基地,从数量上看成果显著,但从成果质量、管理体制、成果转化等方面来看,仍存在一定问题。在分别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关键词检索出的文献中发现,只有“大学生”这一个聚类分析的中心点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另一个中心点——“校企合作”却少有文献涉及[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缺乏富有实践经验的创业导师团队和专业人才、缺乏校内外资源的共享机制,重场地建设而轻管理应用,导致孵化基地很多都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孵化。

2.3 缺乏持续的创业资金投入和造血能力

从高校层面来看,为了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各高校除了创建各类实践基地,还会在团队运营方面给予各种优惠,因此创业团队在项目运营初期成本极低,这会使团队创业者产生即使没有销量也不会亏损的心态,导致创业团队活力不足,难以应对市场的竞争[4]。从社会层面来看,目前我国仍缺乏配套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创业投资机制还不健全,大学生创业团队融资渠道稀少而且不够畅通,高校里的各类实践基地主要是依靠高校自身或政府的资金投入,公益属性强,而团队自身“造血”功能则不强。

3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3.1 利用高校创业平台,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团队

团队创业关注的核心是卓有成效的创业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团队目标的实现需要成员间各取所长、各尽所能,因此,创新创业团队在选择人才时第一步是要多元化,这就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创业平台,打破专业界限,寻求跨专业、跨年级多元化组建创业团队。可以通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业方面的相关课程,为团队选择队友提供平台,并通过现场自荐或团队成员的招募演讲的方式,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创新意识以及兴趣方向,结合学生个体意愿,更科学、有效地组建创新创业学生团队。

3.2 创建创业导师团队,激发导师团队工作热情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双导师”制,通过聘请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作为创业导师,与学校专职导师共同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这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5]。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导师之间缺乏合作、导师团队与项目未能形成有效的融合是普遍现象,导致很多项目半途夭折。因此,如何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真正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是当前关注的重点。第一,建立可评价、可操作的创业导师聘任标准。校内导师的选择,除了要求导师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校外导师的选聘,不仅着眼于导师的能力,还要考虑导师参与的积极性和时间安排,避免选聘有名无实的校外导师。第二,建立完善的创业导师考评体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个角度入手,力求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第三,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和合作。通过导师间定期会面交流、校内导师挂职锻炼、企业导师进课堂的形式,使团队成员相互合作产生归属感并形成凝聚力,保障团队的稳定性。

3.3 构建全方位的创业课程设计及人才培养机制

威尔士(DianneH.Welsh)指出,学生对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技能的兴趣是高校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有效推行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6-7]。因此,应以学生兴趣发展为本,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的创业课程设计及人才培养机制。第一,进行系统化的培养模式设计。转变思想,高瞻远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的发展愿景或总体发展规划中,在教学管理机制中体现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制定针对创业团队的相关课程。可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开设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提供创业基础课,进行创业思维、创业精神的培养,针对中高年级开设创业实践课、团队经营管理等课程,形成创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途径和方法,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普及性。第三,完善现有学分制,将学生创新创业成绩纳入学分,并作为学生各类评奖评优、保研的考核标准之一,让学生的付出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

3.4 寻求校内外资源协同资助,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精准转化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这决定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无法脱离社会和企业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一方面,要通过整合校内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实现“企业、课堂、实践”三位一体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这是创新创业团队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创新创业团队教育应该体现出市场的特征,高校、政府、企业多方合作,通过搭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平台,做好创新创业团队和市场联系的桥梁,提供精准服务,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

4 结语

新时代要求应用型高校要突破将教学作为单一功能的定位,用创业教育取代就业教育,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业实践,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导师应用型大学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生之歌
爱情导师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