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库式自动络筒机智能投纱系统的改造实践

2019-03-24 16:55李衍田
纺织器材 2019年5期
关键词:络筒用工纺织

李衍田

(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213)

0 引言

纺织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量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围绕减少用工这个主题,涌现出不少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如:清梳联改造、细纱集落改造、智能落纱小车、筒纱打包系统。这些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了明显的成效,使得纺织企业用工数量有所下降;但纺织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不断上升的用工成本依然是导致纺织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万台纱库式自动络筒机,该设备需要人工换纱,不仅影响运行效率,且用工量大,这是造成目前自络工序用工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纺纱企业迫切需要在自络工序实现管纱的自动投送,以节省用工,这是当前纺织行业的一大热点。笔者在此重点介绍自身公司在自络工序进行智能投纱系统改造的实践经验。

1 改造方案

1.1 改造方案的选择

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纺织企业应密切关注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并积极进行试用和推广。自动络筒机智能投纱系统刚问世时,笔者公司第一时间派人进行参观学习,发现其具有自动找头、自动输送、自动上管等功能,且可逐段逐锭加装,不影响其它锭子正常工作,每台络筒机的改造仅需1 d。

经过对多个制造企业的智能投纱系统进行考察对比,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笔者公司决定选用常州长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络筒管纱投纱系统。

1.2 改造方案的特点

1.2.1 找头率高

找头率是自动络筒管纱投纱系统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我公司细纱机采用光锭杆锭子,该自动络筒管纱投纱系统的自动找头率达90%以上,人均看台数有所增加。

1.2.2 稳定性好

该投纱系统的稳定性接近进口托盘式自动络筒机的水平,性能与其基本相当。

1.2.3 适用性广

该投纱系统适用于意大利萨维奧、日本村田、德国赐来福等公司制造的主流纱库式自动络筒机[1]。笔者公司使用意大利萨维奥公司制造的纱库式自动络筒机,适合使用该方案改造。

1.2.4 尺寸合理

该投纱系统车头找头装置尺寸为1.5 m×1.9 m,改造后自动络筒机的操作面宽度仅比改造前增加180 mm,是目前同类产品中相对较小的,且对自络挡车工的换管操作基本无影响。

1.3 改造条件

自动络筒管纱投纱系统的改造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同机台只能使用指定的、同型号的纱管,要求纱管表面光滑完好、无毛刺,管内无堵塞;纱管头尾10 mm~15 mm处光滑且无绕纱问题;纱管管脚纱和纱尾越短越好,且纱尾在纱管上缠绕圈数越少越好。

b) 电源: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 V。

c) 气源:气压为0.6 MPa,压缩空气流量为0.5 m3/min。

2 改造效果与成本分析

改造后的自动络筒管纱投纱系统,在笔者公司已使用1 a,总体使用效果良好,相比改造前的人工投纱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设备运行稳定性非常好,操作维修简单。

以14.58 tex品种为例(络筒为60锭),每名挡车工每班产量约为380 kg,即约230个筒纱、7000个管纱。在络筒挡车工3大主要工作中,投纱时间约占60%,落纱时间约占15%,处理故障时间约占15%,其它时间占10%。使用自动络筒投纱系统后,若按找头率为90%计算,挡车工可用10%的时间处理排出的纱线,节约50%的时间进行挡车操作,也就是说通过改造,每人可挡车台数约为2.5台;但这与管纱质量、络筒设备状态和操作效果有关。考虑维护费用和能耗增加等因素,该投纱系统节约的人工费用与改造费用相比,2 a~3 a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3 结语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全行业倡导智能的新时期,“机器换人”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纺织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自动络筒管纱投纱系统这一新技术的出现,满足了纺织企业大幅减少络筒工序用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用工成本的要求,经济效益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络筒用工纺织
澳洋纺织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棉纺织生产控制络筒工艺的研究
Schlafhourst:自动络筒机Autoconer X6
——自动化4.0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青岛宏大自动络筒机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汤氏纺机:挑战极限络筒机
政企联手应对“用工荒”困境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