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9-03-25 06:47刘旭莹
关键词:家训价值观核心

刘旭莹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传统密切相关,它不仅是读书人和士族家庭培养子弟的规范,也是整个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家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何教育子女,如何治理家庭、维持门风,告诫子孙后代要努力读书、要务实、要知足、要注意养生等内容,其中许多内容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优秀的传统家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给后人以丰富教诲和启迪,对今天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以发挥其积极的引领、滋养和促进作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极好教材。

本文试图探析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契合点,探索如何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诠释时代精神,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同时,总结提炼适合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积极因子,使之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的重要参照。

一、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最能够体现中国本土人文特色的文化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家族这个社会结构中的典型体现。今天,我们需要辩证地审视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内涵,挖掘其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和包容并蓄的思维方式,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参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修身、处世、治家、为学,更多的是侧重个人内心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佳的契合点就在于明德修身。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弟子规》中说:“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要求年轻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要言语谨慎、笃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仁义道德。可见,《弟子规》里对个人的修行要求,也深刻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民众个人价值准则的要求。总之,传统优秀家训文化在当今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就在于其能帮助个体养成“爱国、敬业”的道德情操,“诚信、友善”的健全人格,通过塑造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主体,使全社会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风气,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家训是家风的表现形式,而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有机组成,家风必会影响民风,民风自会辐射国风。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虽然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涵,但它对于具体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是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重要起点参照。

二、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是古代先贤向后人传授修身、治家、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维系家族传承的生存法则,对于今天来说仍有不可忽视的精神价值,对当代大学生良好品性的养成、为人处事的引导、勤学勉思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对大学生立德修身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进入到立德树人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对高校培育什么样的大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承担培育当代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责任。优秀传统家训文化非常重视品德教育这一思想内容,以德立身,厚德载物,将培养出完美人格的“君子”作为教育子孙后代的首要目标。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培养高校大学生主体修身意识在立德树人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何谓修身?即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习近平在回顾自己的道德成长之路时曾提到:“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所说的修身是为了日后能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人格训诫,特别是对人立德修身的要求,就更呈现出其跨时空的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对于高校而言,应当借助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积极内容,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美德,通过价值引导、文化熏陶、提升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而言,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立德修身,是为了能够不断健全人格,完善自身修养,从而具有知荣明辱、反躬自省的优良品德,并直接引导和影响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言行举止。

(二)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对大学生为人处世教育的意义

传统的中国社会结构,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起点的社会群体关系建立过程,对个人成长道路上掌握正确的处世为人之道是极其有利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在内容上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为人处世典范,告诫后世子孙遵循伦常道德。因此,传统家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青年人际交往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如曾国藩家书中提到为人处世应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这种理念要求人们要做到尊重伦常道德,尊重他人。

伦常道德是传统家训文化对世人处世的指导,其根本是对“为人处事”问题的深思。古代的“五伦”是指“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的人伦关系。如果这五种基本的关系乱了,那么人道就乱了,天下则会大乱。这是每一个人在这个世上都必须要处理好的五种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五伦”关系,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大学生的立身处世规范和参照标准。

传统家训文化中对为人处世的要求,基本可以归纳为:谦恭、明礼、诚信、和为贵。首先,与人交往应建立在尊重谦恭的基础之上,谦恭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古代更是被看作是一种德行,是一种宽以接下、恕以待人的良好品格。其次,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礼”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待人接物的德行,更是一种内在品德的外显。再次,传统家训文化素来强调“诚信”于家庭生活和社会处事中的作用,非常重视培养子孙后代的诚信品德,训诫子孙为人处世应真实无欺、信守承诺,而且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严格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最后,人因和而可以共同相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人际交往之道,是我们客观看待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能有助于在社会群体生活时,维护自己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人际交往圈。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为人处世思想,能够让大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上,保持一份谦恭宽厚、明礼诚信、以和为贵的心态。

(三)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对大学生励志为学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为什么要立志为学;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虚空,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行为被动消极,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意志力薄弱。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精髓在于始终让人保持进步的品质:志必立,有志者,则心有所念,然后必勤于行,而勤于行者何患学无所成。相反,若志之未立,则必闲于心,怠于行,无以学。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造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励志为学思想,不仅强调了后世子孙立志的重要性,更是阐明了为学之法、为学之境。为学,就要能够吃的苦中苦,经历风雨,历经磨难,持之以恒;掌握学习的方法,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善疑善问,知行合一,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字:实、专、思。如果高校能着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之境,学生能够领悟为学之法,便可帮助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体验中增加一份淡定和超然,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

三、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代表着中国文化教育的深厚积淀,其中蕴藏着不少对现代教育极具价值的要求、教化和价值引导。因此,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引入高校,可以充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方法和理论内容。

(一)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素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这个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载体,应以文化滋养为主,意识灌输为辅,在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故事和经典,使学生对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经典,对于学生的立德修身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加深对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理解和探索,从中吸取积极有益的成分融汇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中,以完整课时单元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系统介绍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 特征及其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人格品行的修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垂范,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同时,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构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人文根基。

(二)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打造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品项目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地上的重要标杆。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为内容引领和充实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形式新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和学习古代先贤修身持家、为人处世之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文化育人格局。

1. 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教育

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行政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开展集体学习教育活动,是高校文化建设最主要的传播形式。着力打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时代精神、学校特色三者紧密结合的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活动,会让学生群体在思想教育中获得更新颖、有效的教育体验和成果。可以围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品行”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品鉴家训经典作品,开展“经典诵读”、制作“我最喜欢的一句家训”书签,“我最喜欢的一句家训”主题书法比赛等活动,把优秀家训经典推介和宣传给学生。这些鲜活而独特的家训文化活动不仅扩大传统家训文化教育的受众面,增强教育的互动性还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和新颖,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 营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研习环境

可以通过在学生宿舍区打造“中国传统家训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呈现优秀家训经典名句,匠心设计永久性标语,警醒大学生立志做一个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有为青年。布置传统家训文化研习室,开展多种多样的研习活动,研习室环境以古朴清幽为主基调,陈设装饰有家训文化相关摆饰和书籍、字画,有助于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各种形式,着力把传统家训文化精神渗透到学院环境、学生宿舍、教学楼和各种人文景观中,大力打造宣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教育的外部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行修养。

3. 发挥高校媒体宣传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作用

高校宣传媒体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学校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让大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高校“易班”网络互动社区开设“我家家训分享互动区”,让学生对自己家族的家训各抒己见,展开讨论,通过互相学习,互相辩论的形式,深入了解不同的家族家训文化;在高校网站、微博、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建立相关家训家风文化宣传专栏、专题;结合本土的家训文化资源,开展家训家风DV展示大赛、宗祠古厝匾额对联照片展等活动,以影像和文字的形式把优秀家训文化辐射到高校校园中。通过以上多元的渠道,全方位构筑高校宣传和传承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氛围,使其在大学校园中处处可见、可谈、可学。

(三)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构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

朱熹说:“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学习的过程不止于获取知识而应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上。对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应更侧重于实践领域的开发运用。将传统家训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应扎扎实实落实在实践中。可以对本土特有的家训文化资源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推广与实践应用, 使之成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基地。高校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努力与本土的历史文化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对本土家训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探究,使之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验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将其有益的精神价值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诚然,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诉求是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基于自身所学的专业基础上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谋得理想的职位。研习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扩充自身的文化视角和人文素养,运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修身、处世、为学的理念,多角度发展、明确、丰富自身的角色定位。综上,高校应以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为媒,创新对学生道德修养实践性教育的探索,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家训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训伴我成长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