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9-03-25 12:41朱立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席勒维克黑格尔

朱立元

2016年10月20日,德国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克劳斯·费维克(Klaus Vieweg)教授,应中文系的邀请来到复旦大学,围绕“1800年前后的德国美学”这一主题,对黑格尔的美学理论、黑格尔美学与浪漫主义等论题做了为期两个月的系列演讲。费维克教授于1980年在洪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在耶拿大学通过教授资格论文,1990年起一直任教于耶拿大学。其中,在2000—2002年、2007—2009年两度担任哲学系主任。现为耶拿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美学、黑格尔、实践哲学、德国浪漫主义、怀疑主义的理论史研究,目前主要精力投入到《新黑格尔》传记的写作之中。代表性著作有《哲学的平局——青年黑格尔和怀疑主义》《对自由的思考——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怀疑与自由——黑格尔论哲学与文学中的怀疑主义》,主编有《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艺术的终结和自由艺术的开始》《通向实践理性的构建——变化中的黑格尔》《在英国和德国文学与哲学之中项狄式的幽默》等。

本文系费维克教授于复旦大学系列讲座第一讲的讲稿,主要回顾了1800年前后德国美学的发端,以审美教育为关键词勾勒了从席勒到黑格尔之德国哲学、美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文章从概述席勒美育思想切入,简洁深入地揭示出那个时代哲学面临的紧迫问题是一系列思想上的分裂,如理性和感性、道德和幸福、义务和爱好等,进而指出,席勒开启了德国思想界努力克服分裂、追索统一性的漫长征程。文章认为,黑格尔继承了席勒所开辟的正确道路,不仅要为构建一元论找到合适的方法,而且还得兼顾整个人性的发展和提升。基于这两点思考,黑格尔将审美教育置于崇高的地位,把它看作引导人类从不自由迈入自由王国的重要中介。而艺术乃是审美教育的核心,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强调,艺术是“认识和表现神圣性、绝对、人类的最深刻的兴趣以及心灵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用感性形式表现最高的东西,因此,它更接近自然现象,更接近感觉和情感”,因此,艺术是“第一个弥补分裂的媒介,使感性和精神、使自然和把握事物的思想所具有的无限自由重归和解”。由此,黑格尔赋予了艺术和美育以克服上述分裂的重要功能,进而认为,艺术与宗教、哲学一样,都处在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此,费维克教授既紧扣着审美教育的主题,勾勒出1800年前后德国美学的使命及艺术和审美教育在黑格尔思想中的关键位置,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对席勒美育思想的重要推进,同时也揭示出德国古典美学试图通过审美教育寻求精神统一性的努力。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学界还不多见。此外,本文还引用了不少我们尚未重视的材料,如黑格尔《纽伦堡高级中学的讲话》,以及《法哲学原理》中论述艺术与教化的部分等。本文不仅在论题和材料上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我们诸多启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德国古典美学和黑格尔美学的研究极富于借鉴意义。此外,本文虽简要地梳理了1800前后德国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层次也清晰,但大量细节和亮点尚未充分展开和阐明,难免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猜你喜欢
席勒维克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我体内的DNA好好的,怎么就需要修复了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福维克 呵护家庭健康
你很快就会长高
福维克 服务致远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