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八仙洞”传说

2019-03-25 05:37杨玉才
文史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蟠桃八仙韭菜

杨玉才

沁源县韩洪乡造峪村境内的“八仙洞”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在我国家喻户晓。在山西沁源境内就有个“八仙洞”。开发和保护好“八仙洞”,使之成为我省旅游度假的圣地,打造绿色沁源品牌,同时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沁源的“八仙洞”位于沁源县韩洪乡仁道村造峪自然村西2公里处,与霍州市七里峪风景区交界处,地处汾河源头之一,这里的河水一路西下,流经霍州市人汾河。

这里山势险峻、雄关漫漫、碧水绵延、一泻千里。自古为一夫当关,万夫难敌之险。“距造峪村西2公里处的石崖峭壁上,有一处“八仙洞”。相传:“八仙”有一日来到沁源,首先看到的是沁河源头,这里的水从石头山底下涌出,常年不断。沁河象一条玉带,缠绕在太岳山上,好山好水,风景如画。八仙感叹到:“真乃人间仙境”!

八仙再往东南方向走,走到一个村口,有一个村姑在清清的沁河边洗衣裳,这位村姑长的十分英俊,模样非常好看,于是八仙给这个村子起名“好模样”,后经讹传,村名变成了“好模望”,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八仙继续往前走,看到一片即将成熟的蟠桃,又饿又渴的八仙们,看到四周无人,便只顾大口大口吃着又红又鲜的蟠桃,一顿海吃,走后给这个村子起名“蟠桃凹”,后来该村也被后人讹传为“盘桃凹”,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八仙继续往北方向前走,来到了北来沟,这里只有几户人家,站在高高的花石崖上,好一派無限风光,这时韩湘子伸手摸了摸口袋,口袋里有几粒韭菜籽丢失在地上,于是北来沟村的韭菜长的和马莲一样宽,一直至今都生长旺盛,时至今日,好多人都到北来沟村采韭菜,这里的韭菜品质好,味纯正,深受百姓喜爱。

八仙从北来沟返出来往南走,到了景家寨,住了一宿,后来这个村子叫“新寨上”,村名一直延用至今。

八仙继续往南走,只有20里路,但是八仙整整走了一天,这时前面的山挡住去路,于是这个村子取名“难来”,又叫“人到”,取名“人到过此地”,后来这个村子更名为“仁道”。

来到造峪村,看到这里风光旖旎,山青水秀,但是天色已晚,张国老伸手在悬崖峭壁上一划,当时便有了“八仙洞”,其中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7个男士住的是长方形的洞,长约20多米,高8米左右,深10余米。女士何仙姑住的是圆洞,高2米多,宽2米多,深2米多,当地人叫“圆扁窑”。后人不知真假,只知道在悬崖峭壁有这么两个溶洞,不知其义。

距“八仙洞”不足百米的悬崖峭壁5米高处,就有两股“神泉”,常年不断流,雨季偏大,清泉源从半山崖涌出,从农历6月到10月一直白白流淌。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纯天然矿泉水。这个“神泉”也是当年八仙投宿八仙洞取水时留下的,一直保留至今。

沁源县造峪村境内的“八仙洞”瀑布

八仙洞内沉积物生长独特,景物千姿百态,精妙绝伦。洞内空间开阔,地形起伏跌宕。目前“八仙洞”无人开发。“八仙洞”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在全国的溶洞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八仙洞”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洞穴奇观,而且容纳了博大精深的佛道教文化。

八仙洞除了拥有雄奇险峻、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之外,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在这里我们可以探寻大自然的神功鬼斧和绿水青山里的自然新鲜,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历史的印痕,每一条小溪都流淌着动人的传说。来到沁源“八仙洞”这片神奇的净土,怡情奇洞异水,感悟文化神韵,观赏民俗风情。

后来,八仙去赴王母蟠桃宴会,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只在沁源的山山水水间留下了一座座遗迹和神话传说。保护和开发八仙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蟠桃八仙韭菜
“八仙戏”延续模式的选择
韭菜壮阳是真的吗
西王母蟠桃会上大阴谋
金秋八月,新疆和静县举办第三届蟠桃节
莴苣和韭菜
莴苣与韭菜
夜雨剪春韭
王母蟠桃
水八仙
八仙共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