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城市增添一点儿想象力

2019-03-26 08:22June
南都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树屋广州艺术家

June

这是个阳光普照的冬日,广州太古汇L3层的玻璃屋顶下,聚集了一大群观众和艺术家。他们的兴奋跟购物无关,只关乎情感与表达:在这座极少展现想象力的城市,当代艺术与商业空间的边界被打破了,作为2018年广州设计周热别项目的当代艺术展“来处”,选取了这个鲜少被当作展览场地的空间,为公众带来了十几位旅居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家作品。

为了让这个位于商场顶楼的大玻璃盒子呈现出美术馆的效果,准备团队筹备了六个月,在太古汇通宵布置了20天。高难度又专业化的操作,换来了艺术家们的一致好评。除了展览外,策划团队还针对市民推出了“艺术家讲座”、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导赏”和“工作坊”等多个公教项目。

“展览开幕当天的人潮让我大大的意外,不大的空间来了200多人,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作为“城市艺向”的总策划人,曾在十几年前参加广州设计周第一届的策展人杨青,对观众们的反馈尤为印象深刻:“他们对艺术作品看法的精准,对作品思考的深度,是远远超乎我想象的。”

她的惊讶不无道理,因为“来处”所选取的艺术家作品,种类非常多元,许多表达方式都超出了公众惯常熟知的范畴。

比如年轻艺术家叶凌瀚的作品《舞蹈,纹身,数据的狂欢》。这是一组各有1分多钟的录像,用文身和舞蹈,表现着作者对数据时代的思考。在叶凌瀚看来,人类的起源,跟2000万年前从大草原上跳下来的人猿鲁西有关,它是从人猿转变到人的标志。

“在互联网时代,人被智能科技和外在因素影响,属于人自身的创造力,已经微乎其微。”艺术家质疑的正是这一点,在他看来,如今互联网时代下个体所进入的另一种“似人非人”的状态,就跟当年鲁西从树上一跃而下是相同的,都是一种跨时代的转变。

而蒋志的参展作品《情书》,将娇艳的鲜花用酒精瞬间点燃,用纯美和凄婉的景象,表达了永恒的爱。

装置作品《梁闻道的小屋》也打动了很多现场观众。艺术家梁硕觉得,自己一直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不太善于跟儿子交流,而艺术家的生活是颠沛流离的,跟儿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为了跟儿子有一个情感上的联系,他用廉价和朴素的包装箱,在工作室的园区给儿子做了一个树屋。

“从孩子3岁到现在11岁,这个树屋成为了我们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工作室不断迁徙,每次树屋的搭建和功能的改变,都是我和孩子一起来完成的。”一直到展览的前一天,梁硕依然在现场持续作画,将树屋内壁画上绚烂的色彩。他说,这些壁画花了十天时间,自己的灵感来自敦煌,八年来与儿子共同的情感和记忆,经历过的所有事件,都倾注在里面了。

广州艺术家张小川则带来了“飞行的种子”,代表做任何事情出发的初心。“2010年我开始装置艺术的创作,以前使用的都是相对厚重的材料,后来希望能有一些不同的尝试。”

因为住在佛山,他在当地考察时,发现佛山“狮子头”的制作工艺很有趣。“传统的狮头造型,老匠人们会裱糊很多层纸。我的这组作品只裱糊了一两层,我想借这种半透明的空间,代表一个内部世界和一个外部世界,一种生命力。”

之所以選择这样一个主题,是因为他觉得“植物和生长”一直是自己创作过程中很感兴趣的命题。“种子分很多种,有一些是你需要插秧的,要种在泥土里,有一些是它自己成熟了以后,会随着风飘或随着水流动的。我觉得种子的传播方式本身就非常有趣,这种力量是人类完全没有办法比拟和忽视的。”

现场还有另一个有趣的展品:用毛线勾出来的比基尼泳衣,来自艺术家胡尹萍。这组作品,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我在 2015 年初回四川家乡时,发现母亲和镇上其他妇女一起编织一种劣质的毛线帽子,并被廉价地收购。回北京后,我找了一位朋友“小芳”充当收购者,介绍她与我母亲认识,并以较高的价格收购母亲的帽子。”

因“工作”需要,胡尹萍的母亲学会了上网、微信、网上银行等现代网络方式,建立起了自信心和存在感。在此后的一年时间中,她创造了100多种“奇怪”的帽子。2016 年底,该项目在北京箭厂空间展览。“后来很多人想买母亲的帽子,但作为收藏母亲时间的我,并不想出售它们。母亲说过很多阿姨很羡慕她能织上好毛线,于是我就把小镇阿姨都组织起来一起织制。”

后来,胡尹萍成立了品牌——胡小芳,在中国和法国作为独立原创品牌进行注册,于2017年4月22日全球首发,以便让更多母亲进行织制,也能更好地展现她们那一代人被忽略的创造力。这些比基尼编织了85件,展览挑选了其中3件。目前她的项目在持续进行中,而母亲和阿姨们还不知情。

“来处”作为当代艺术展,大胆地将现代舞也纳入到参展作品中。“大家通常觉得,舞蹈应该在剧院或者是舞台上,应该有专业的舞台、灯光和音箱,对于艺术家侯莹来说,我们创造了太古汇真实的舞蹈。”策展人杨青介绍。

在广州设计周联合发起人张卫平看来,“设计是非常实用的领域,具有更多功能性的思考。艺术或许是无用的,但它是一种美的升华和大众的精神支柱,因此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而二者的融合,则会促成设计圈乃至艺术领域生长出新的可能性。”

这也许是本次设计周和展览的意义所在,广州的历史、产业基础、务实包容性和开放性,还有地处大湾区连廊的地理优势,都将使得它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未来,具有不可限量的潜力。

猜你喜欢
树屋广州艺术家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树屋”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
树屋
神奇树屋等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