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03-28 09:05余红星张春玲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符合率妇产科肌瘤

余红星,张春玲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汉中723000)

妇产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疾病,给女性日常生活带来无尽烦恼及痛苦。如不及时有效诊断和治疗,则有转变为各类妇科癌症的可能[1]。因此及早发现及治疗不仅可以消除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可有效预防癌变的发生[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患者进行实时、动态、连续性观察,清晰的显示病变组织结构,且对患者无辐射,因此可作为妇产科疾病诊断的良好选择[3-4]。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两种超声检查途径,但实践发现两种途径对妇产科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明显区别[5]。因此笔者回顾性了汉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29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影像学资料,通过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综合确诊结果的符合率,探讨两种超声检查途径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且经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联合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妇产科疾病的6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入选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1.28±4.75)岁。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121例、子宫肌瘤68例、子宫腺肌病72例、宫颈病变186例、卵巢疾病104例、宫腔残留47例、宫外孕31例。

2 诊断方法 诊断仪器:GE E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充盈膀胱,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时探头频率选择3.5~10.0 MHz。探查时先确定子宫位置,显示宫颈管到宫颈线之间的子宫纵向切面,观察宫颈管、子宫内膜及子宫腔内的具体情况,了解子宫肌层的组织结构,测量子宫前后径和长径、子宫内膜厚度;随后适度移动仪器探头对子宫壁两侧进行观察,旋转探头做横切面扫描面检查,测量子宫横泾大小,并对横切面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核实;最后探查子宫左右两侧,确定卵巢位置,因卵巢位置存在多边形,因此扫描检查时需要从前向后、从内向外的转动探头寻找,仔细观察卵巢和宫旁中层的结构特征,测量肿块大小,注意观察子宫后方、直肠窝内是否发生异常或有无积液。声像异常部位实施多角度、多方向。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束后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择3.5~10.0 MHz,角度选择90~120°,探头顶端至阴道穹隆部位,对患者子宫进行纵向、横向及半环形扫描检查。操作者采用抽送、倾斜及旋转等手法获得清晰度高的检查图像,若发现异常情况则调节探头角度,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检查。

3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629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由两名阅片经验丰富的影像科临床医师在不知道患者最终诊断结果的前提下对629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重新阅片解读,分析两种超声检查途径所得检查结果。计算两种超声检查途径对629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析其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价值。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例(%)]表示,两种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间比较行卡方或Fisher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综合诊断结果比较 见表1。629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其结果与综合诊断结果相符合者580例,诊断符合率为92.21%,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综合诊断结果相符合者487例,诊断符合率为77.42%,两种超声诊断途径对629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诊断符合率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宫颈病变、卵巢疾病、宫腔残留、宫外孕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P<0.05)。

表1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综合诊断结果比较[例(%)]

2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对比 见表2。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腔超声检查,两种诊断途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诊断途径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钙化、子宫畸形及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例(%)]

3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对比 见表3。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颈囊肿、宫颈肌瘤、宫颈息肉、宫颈肥厚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但两种诊断途径对宫颈癌、宫颈机能不全、黏膜下肌瘤、宫颈妊娠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对比[例(%)]

4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卵巢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对比 见表4。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囊肿、输卵管妊娠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但两种诊断途径对卵巢癌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卵巢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对比[例(%)]

5 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妇科癌症的诊断价值对比 629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中癌症最终确诊为癌症者28例。而经腹部超声诊断为癌症者19例,诊断符合率为67.86%;经阴道超声诊断为癌症者为27例,诊断符合率为96.43%。两种诊断超声检查途径对妇产科癌症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791,P<0.05)。

讨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多科室临床疾病检查中极其实用的方式之一,该检查方式是一种无痛无创且方便直观的临床辅助诊断方式,不仅能提供二维超声结构图像,而且可实时提供患者血流动力学信息等,尤其在较为隐蔽病灶的检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较好的显示病变区域具体情况及相关病理特征,因此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6-7]。

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检查途径。经腹超声检查主要是以膀胱作为透视窗,透过腹壁对子宫进行扫描及检查的诊断方式,探头频率相对较小,对盆腔深部,尤其是子宫轮廓增大现象具有较清晰的显示[8];但因其分辨率低,距离子宫较远,且受膀胱充盈度、脂肪层厚度等影响,使其在诊断细小型病灶结构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腺肌瘤和肌瘤的区分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容易出现漏诊、误诊[9]。阴道超声检查属于近距离型的高频超声诊断方式,分辨率高,不需要膀胱充盈,图像清晰度相对较高,可清晰的显示子宫壁上微小型的囊腔和肌纤维走向等,从而提高妇产科疾病诊断效率[10]。卢展辉等检查显示,两种超声检查途径均在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相较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更好[11];张喻等诊断显示,与经腹部超声检查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癌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12];杨杨研究显示,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疾病诊断中准确率可高达94.5%,在子宫炎、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腺肌病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13]。本研究得到相似结果,即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相比,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的符合率明显增高(92.21%vs 77.42%),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宫颈病变、卵巢疾病、宫腔残留、宫外孕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宫颈囊肿、宫颈肌瘤、宫颈息肉、宫颈肥厚、卵巢囊肿、输卵管妊娠及妇科癌症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腔超声检查。但两种诊断途径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钙化、子宫畸形、瘢痕子宫妊娠、宫颈癌、宫颈机能不全、黏膜下肌瘤、宫颈妊娠及卵巢癌的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主要是纳入研究对象中上述妇产科疾病病例数过少,导致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

虽然相对而言,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更好的临床诊断效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具有很多技巧需要注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较高,聚焦深度较浅,穿透力有限,对远场显示清晰度欠佳,难以完全显示超出盆腔子宫和较大的盆腔肿块全貌,因此对此种病例需要从多角度或多体位进行探查,必要时可结合经腹部检查结果,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14];同时,阴道超声检查虽在细微结构观察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受穿透力限制,在详细探查盆腔不同脏器病变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或结合经腹部诊断结果,或更换其他仪器作进一步确诊,不可勉强下结论[15-17];此外,在诊断过程中严格遵守其适用范围,排除禁忌证者[18]即仅适用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阴道出血病症者需要严格消毒后进行超声检查;而无性生活史和处女摸闭锁、阴道畸形女性不宜采用此途径。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辅助诊断方式,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具有比经腹部超声检查更高的应用价值,可为妇产科疾病早期筛查诊断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必要时可与经腹部超声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可靠完整的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符合率妇产科肌瘤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