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肠结核临床研究*

2019-03-28 09:10景凤英国福云
陕西中医 2019年4期
关键词:肠结核益气汤黏膜

景凤英,国福云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西安 710100)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肠道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该病多发于20~50岁的人群中,且以女性患者较多[1]。当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患者是否发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仅与结核杆菌的数量和毒性相关,且与患者体内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主要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2-3]。因此,临床上对于肠结核患者的治疗需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肠结核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导致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4]。本次研究以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肠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对该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为22~59岁,平均为(37.41±6.03)岁;病程为3~15个月,平均病程为(8.71±1.45)个月;病变部位:29例为回盲部,7例为升结肠,4例为空肠。参照组40例患者中男1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分布为21~58岁,平均为(37.95±5.92)岁,病程为4~16个月,平均病程为(9.04±1.51)个月;病变部位:31例为回盲部,6例为升结肠,3例为空肠。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批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及时给予解痉、胃肠道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常规四联药物抗结核治疗,异烟肼,1次/d,每次0.3 g,口服给予吡嗪酰胺片,3次/d,每次0.5 g,利福平胶囊,1次/d,每次0.45 g,乙胺丁醇片,1次/d,0.75 g/次。持续用药治疗30 d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所用药物组成包括黄芪20 g,当归、人参、枳实各15 g,大黄、茯苓、白术、地榆各12g,甘草6 g。根据上述比例称取药物,1剂/d,制成水煎剂约400 ml,每日分早晚温服,持续用药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3.1 治疗效果: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相关标准评判疗效:①治愈: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超过90%,且X射线检查或内镜检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②显效: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70%~90%,X射线检查或者内径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减小;③有效: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30%~70%,X射线检查或者内径检查显示病灶有所减小;④无效: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30%,且病灶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100%。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血中D-乳酸及血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进行检测。

3.3 肠道炎症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检测。

3.4 免疫功能指标:采用流式细胞学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CD3+、CD4+、CD8+水平进行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临床疗效 见表1。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

表1 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例(%)]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2 不良反应 见表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例(%)]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3 肠道炎症因子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CRP、TNF-α及IL-10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注:同治疗前相比,*P<0.05;同对照组相比,#P<0.05

4 T细胞亚群指标 见表4。治疗前CD3+、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T细胞亚群指标对比结果

注: 同治疗前相比,*P<0.05;同对照组相比,#P<0.05

5 肠道屏障功能指标 见表5。治疗前,两组患者D-乳酸和DAO等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对比结果

注: 同治疗前相比,*P<0.05;同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

肠结核主要是以继发性肺结核等肠外结核感染,其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回盲区[6]。肠结核患者无典型的早期症状,进而导致该病在临床诊断期间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致使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毒血症[7]。相关文献研究指出,肠结核患者由于肠结核杆菌侵袭机体的肠壁细胞,进而导致机体出现肠道功能障碍,临床上常用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8-9]。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主要依赖机体的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及肠道免疫系统的正常表达,其中主要以T细胞亚群的正常表达为主[10]。当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会导致其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同时出现微生态失衡等情况,进而引发消化系统的黏膜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影响其功能。另外,相关研究表明,血D-乳酸水平和二胺氧化酶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促进肠道内的炎症反应,导致C反应蛋白、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升高,最终引发恶性循环[11-12]。

中医上认为肠结核是一种本虚标实证,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脾胃气虚,邪毒入侵引起的[13]。因此,中医对该病的治疗需以行气活血、补脾益肾为主,达到补中益气和升举阳气的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肠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对该病患者的疗效。补中益气汤中黄芪具有健脾益肺、滋补元阳的效果,人参可以补气活血,当归可以活血化瘀、解毒散瘀;大黄可以消肿燥湿,活血散结,诸位药物协同发挥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表3,4,5中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及肠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文中结果表明肠结核患者在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肠结核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轻肠道炎症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肠结核益气汤黏膜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肠结核表现及诊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多排螺旋CT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