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疼痛改善及预后的影响*

2019-03-28 09:10常雪利
陕西中医 2019年4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针灸

常雪利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科(郑州 450000)

脑卒中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的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治疗过程中有较多的后遗症,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肢体功能受损,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1]。偏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又称“半身不遂”,患者表现为同一侧上下肢、面部和舌肌下部功能障碍。目前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研究治疗表明,许多患者在治疗后没有很好的预后处理,导致后遗症的发生概率增高,根据近年来的统计,由脑卒中导致的致残率达到85%,其中18%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对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2-3]。基于这种情况,此次我院旨在患者的疼痛改善及减少预后的影响,利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并与常规的康复治疗作比较。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疗的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12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4]:选取的都是符合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标准的患者;都是首次发病,2周内没有进行其他有关此病的治疗;没有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依从性好,患者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患者;自身拥有另外严重病症的;拥有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长期使用安眠药、镇定剂等药物的;不按照要求治疗的,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根据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64例,年龄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2±2.15)岁,男女比例为5∶3;对照组100例患者,年龄为40~65岁,平均年龄为(56.21±3.15)岁,男女比例为1∶1。两组各项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措施包括:坐立训练、床上训练、步行训练等,每个训练都有具体的方法,我们向患者发放康复训练手册,并对手册内容进行讲解,提醒患者每个康复训练的步骤都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循序渐进,每次训练的时间也要控制好,训练时间为0.5~1 h。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主要参考《中国针穴标准化国际方案》来实施,同时对患者的头面部、上下肢部、腰肩关节进行按摩推拿,辅助与针灸治疗,让针灸治疗效果更好,针灸按照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对患者的上肢(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下肢(足三里、风市、昆仑、阳陵泉、解溪、环跳、悬钟)等穴施针,针使用不锈钢毫针,对穴位进行消毒,使用快速刺入后捻转,补虚泻实的行针方法,持续60 s,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一次。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肩痛恢复的状况,参考中医药管理局对中风治疗的评定标准[5],分为显著恢复、基本恢复、有进步、无效等4种,显著恢复:疗效在90%以上,基本恢复:疗效在75%~89%之间,有进步:疗效在55%~74%,无效:疗效在55%以下。总恢复率=(显著恢复+基本恢复+有进步)/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NFDS)、综合功能恢复(FCA)、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NFDS评分主要包含面瘫、下肢肌力、言语、步行能力、凝视等表现的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NFDS受损就越严重;FCA评分包括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其中包含18项,每项设置为1~6分,共108分,分数越高,综合功能恢复的就越好;ADL评分主要体现在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吃饭、睡觉、洗澡、穿衣、行走、大小便等,设分数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越高。

比较两组患者对生活质量评分,通过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一共分为5个维度,包括36个小项目,通过每个维度的评分,可以看到患者在维度上生活质量的高低。

结果

1 两组康复效果分析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2%与62.50%,P<0.05),见表1。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评分以及性功能主观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NFD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FCA和ADL与对照组评分比较明显升高(P<0.05)。见表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综合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生活质量满意的比率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

脑卒中又叫“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是脑部血管破裂或者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顺利的对大脑提供血液而引起大脑组织损伤,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偏瘫就是脑卒中导致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刺激神经,利用运动功能调节认知功能,促使大脑功能的改善,从而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受损,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其他没有受损功能加强并优化,同时没有受损的功能区域在运动功能恢复中有很大的作用[6-7]。康复训练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各个环节的调节能力,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进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促进各个功能的恢复[8]。

针灸治疗在中国医学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针灸具有舒筋活血、通脉化瘀的功能,主要通过针刺入穴位,通过不同的行针手法刺激穴位,来达到抑制或者兴奋的状态[9]。中医学通常将脑卒中列为“中风”,根据中医理论来说脑卒中后偏瘫表现主要为阴急阳缓的症状,需要调和阴阳,促使阴阳相济,因此我们采用泄实补虚的原则治疗脑卒中[10]。针灸治疗能实现阴阳调和与补实泄虚,让人体达到阴阳平衡,促进人的肢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加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11]。

本次研究表明,利用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疼痛的总有效率(90.62%)高于仅仅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总有效率(62.5%)。针灸治疗促可以使患者血液流通,在康复训练的运动过程中起到更好的效果,所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有很好的疗效,有效率较常规治疗有很大的提升[12-13]。

本次我院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可以有效的改善疼痛,增加患者的恢复效果,与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比较,可以看到患者神经功能(NFDS)、综合功能恢复(FCA)、日常生活能力(ADL)等都有很大的改善;且用针灸治疗过后的患者对生活满意的比率(93.75%)高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比率(68.75%),从患者治疗过后对生活满意度的比率我们可以看到,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疼痛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且治疗期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让脑卒中患者消除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对整个治疗康复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心理方面的辅导,让患者了解整个治疗的原理和进程,促进患者恢复的进程。

综上所述,针灸可以有效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可以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针灸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