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乡镇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4-01 02:26王晓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乡镇中学班级管理问题

王晓艳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乡镇中学的有效班级管理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根据乡镇中学班主任管理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班级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乡镇中学 班级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这必然会对乡镇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我们始终要坚持把教育放在首位,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实施乡镇中学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让学生们获得充分而全面的发展。针对新形势下乡镇中学班级管理面临的新动向和新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乡镇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建构和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镇中学班级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班级管理轻视班主任的理论指导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时刻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理论上的指点。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班主任几乎没有进行过入职前的培训。班主任仅凭主观判断来处理班级的各种事情。另外,由于班主任本身教学工作的繁重,没有过多的功夫去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如今,教育部权衡学校和老师业绩的标准仍然是主要看中考的学生达标率,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入学率是班主任最在乎的,而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却受到了忽视。

2.班级管理仍然是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

受制于教育观念和师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班主任是我国农村地区中学班级管理的唯一决策者,实行专权制,是学生们的监管者。班主任在管理方法上并不多变,不管大小问题,总是习惯先把学生劈头盖脸的骂一顿,然后写一份保证书就算解决问题了。这其实是一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误区。长期以此,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整个课堂,表面上看似纪律很好,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是无精打采,没有一点朝气和活力,这恰恰妨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优等生,忽视后进生

成绩优异且自律性高的学生们一直都受到老师们的青睐。然而后进生的情况完全不同,主要是座位的安排上。一些班主任把好的成绩放在一块,把成绩差的放在一块,并安排坐在教室靠后面的位置。这完完全全把后进生和优等生分开了,并对且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评价是不同的。

此外,当优等生和后进生一起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往往会对优等生宽宏大量,但对后进生的处理是严格的。事实上,尽管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并不是毫无优点,他们身上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班主任应摘掉有色眼镜,一视同仁,要多鼓励和表扬每一位学生。

4.班级管理缺乏民主

在班级干部的选拔和班组委员会的组成上,班主任往往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严重阻碍了大部分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制定好班规制度就直接颁布实行,学生根本没有加入讨论的机会,更不能讨价还价,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这就形成了一种完全封闭且专权的班级制度。事实上,学生们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下,将无法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活力,整个课堂将失去了学生的成分,变成了老师们的独角戏。

二、实现乡镇中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施行,乡镇中学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有很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班主任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班级管理方法,提出一些可行性有效对策,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进一步调整的。

1.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Makalenko说:“如果让所有的学生都倾向于你,你必须在工作、知识和成就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班主任不但要有博识,还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首先,班主任要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班主任要学会放权,让自己从一个管理者向参与者慢慢过渡。这是班主任自我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环节。另外,班主任还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和本领,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2.实行民主管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要想真正实行民主管理,首先,在选拔班委这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和透明,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权力选举和被选举,做到当场唱票,绝不弄虚作假。

此外,民主决策必须体现在班级管理的制度上,其中的每一条细则都必须由师生共同探讨并最终确立。这样就可以使班级管理按照一定的章程实施,也使得学生服从这样的章程。这既能让学生很快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又能提高班级的向心力。

3.强化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每个班级都有它的奋斗方向。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班级的管理目标是全体班级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这也是每位学生完成自我发展目标的一种方式。

4.积极创建班级文化

发展和创造一个班级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积极的、富有正能量的班级[4]。班级文化的建立汇集了老师和学生的付出和心血,需要我们一起参与。在班级文化的教育下,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自我发展、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积极的班级风格。

5.多关注后进生

一个完整的班集体必然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咱们班主任必须在第一时间找到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后进生矫正他们身上的不良之处,从而促进班级的良性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合所有学生,关注后进生,不可以用有色的眼睛去对待他们,要让他们在班级中健康发展。第一,表扬和鼓励教育。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个亮点,它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扩大,并适当给与肯定和赞扬。第二,经常鼓励和交谈。适时激励和表扬后进生,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结束语

由上所述,乡镇中学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确实有诸多地方需要改进,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思考,可以结合以上几个方面,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从而促进班集体的良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添砖加瓦,最终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学)

猜你喜欢
乡镇中学班级管理问题
“国学”在当下乡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乡镇中学生的生活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乡镇中学教学质量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