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19-04-01 02:26宋细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写作教学新课改

宋细平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和课改的主要环节之一。写作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及文字逻辑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更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在高考当中取得高分。从目前的写作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虽然知晓新课改内容,但在教学过程却总是摆脱不了传统理念束缚,造成大多数学生也不了解写作的目标和方向,写作能力始终无法提高。本文就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进行探讨研究,试析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写作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及文字逻辑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更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在高考当中取得高分。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和作文特殊性,笔者认为高中生需要具备以下作文素养:第一,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三观。高中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也知道道德品行比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加重要。第二,就是要一定的阅读量。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写得好的人一般都是阅读积累多的人,很容易把看过的素材信手拈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第三,熟练掌握表达技巧。作文其实就是考虑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表达技巧除了遣词造句、结构布局、文章见解等方面,还包括学生用艺术、音乐、语言等方式表达思想情感的技巧。第四,较高的文化层次。文化层次不是指一个人的学历,而是指的是一个人接受教育以后,以个人生活经验为基础形成的精神层面上的一种文化,写作者文化层次的高低决定了作文立意、构思、选材的水平高低。

从目前的写作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虽然知晓新课改内容,但在教学过程却总是摆脱不了传统理念束缚,造成大多数学生也不了解写作的目标和方向,写作内容空泛,没有真情实感,废话假话堆砌,写作思路模式化、套路化,作文能力始终无法提升。更有甚者一谈起写作便害怕,在广大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写作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呢,我觉得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一些改变:

一、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努力突破封闭格局,少点功利性,多点人文性,多带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写作教学局面。因为每个学生的写作基础不一样,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用文字记载与刻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与期待。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乐于表达的家园,只有心结打开了,谈“虎”才不会色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

写作能力的提升与阅读量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课下要注重学生的阅读量的积累。除却高中语文教材的必读篇目和課外阅读,还应让学生涉猎更广泛的阅读领域,比如紧密连接时代的著作、美文。要求学生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学习和分享阅读的收获和感悟。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明了阅读其实是与智者对话、与作家交朋友,是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他们年轻的心灵。读的内容多了,写作空间就打开了,材料丰富了,写作也就容易了。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大胆写出自我真情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适时转换角色,化身为学生的朋友,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说错了没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主义关怀与指导。平时在写作教学课程中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题目,以学生搜集材料为主,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的辨析和写作内容解构。与此同时,教师的心态也要发生改变,戒骄戒躁,多点耐心和细心。

四、坚持一周一练,倡导个性化写作

练书法三日不练手生,写作文亦如此,教师每周都要坚持给学生布置练笔作业。因为每个学生对是生活的感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所选取的表达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除了训练学生传统的文体,还可以将诗词歌赋、文言文、小说、剧本等文体加入到写作的要求中去,这样更有益于学生自由发挥,抒写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当然,作为语文老师还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朗读学生的作品要经过学生的同意。

五、建立全新的作文评价机制,增进师生间情感交流

语文教师的作文评语影响力巨大,是对学生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双重评价。作文的评语应该以热情鼓励,激发兴趣为主,要精练,要具有启发性、探讨性、导向性、要切中要点。教师通过学生的多次训练,作文的批改可以由教师全批全改变为教师示范批改,指导学生互评互改。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多让学生开展习作研讨会,碰撞出心灵火花。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批改作文,也学会了评价别人的作文,无形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写作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学习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自身教学方法的改变,明确新写作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计划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建立健全的互评机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写作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