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与课后练习指导

2019-04-01 02:26舒小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指导方法课后练习

舒小红

【内容摘要】散文作为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可以有效地陶冶读者的情操,并提升其品味。散文被纳入语文教材以来,一直都比较受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重难点,发挥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及审美价值。而要迎合新时期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与审美情趣等要求,教师提高散文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除了散文课堂教学,散文的课后练习也是教材中比较重要的板块。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效果,同时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散文课后练习,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散文教学 课后练习 指导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比例较大。教师要有效开展散文教学,就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然后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还需要注重课后练习的处理。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四大助学系统之一,现如今的练习系统已经越来越重要,探寻课后练习的有效指导方法也是提高散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高中语文散文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新课标强调了教学的育人功能,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时,就需要立足于育人总目标,利用散文的优美语言与丰富情感来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两个。首先,要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注重扩大其散文阅读面,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寻找类似的散文展开拓展性、对比性的阅读。在这个目标下,强调了散文阅读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断积累散文阅读量,对于提高其散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学生在自主扩大散文阅读量的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养成阅读美文的良好阅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散文独有的魅力会不断熏陶学生的情操,利于提高其品味。其次,要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需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个性、人格健全的人。通过散文阅读,可以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对散文作品进行赏析与解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

二、高中语文散文的教学策略

1.以诵读的方式来感悟散文

诵读这种方法由来已久,一直以来都被应用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散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当学生在诵读散文时,就容易感受文本中蕴含的真情实感,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散文都具有文辞优美的特点,同时蕴含着深远的内涵,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心眼口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利于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体会到散文语言美的魅力,并感受散文独有的情韵。比如高考散文《窗子以外》,是林徽因所创作的长篇散文,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朴素又不失诗意的内涵。在窗子里是宁静富裕的生活,而窗子以外是热闹、紧张又沉寂的生活,这一道分水岭突显了一种社会贫富悬殊的生活状态,也象征着一种束缚。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需有效掌握两种别样不同的情感,体会其中发人深省的道理。

2.抓住隐含的情感,渗透情感教育

散文是作者抒发真情实感的体裁,但是写作方式比较灵活。因此,在散文中还蕴含着隐性的情感路线。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其审美能力时,还需要注重挖掘其课文中隐含的一些情感路线,从而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充分体验真情实感的熏陶。而学生要真正抓住这些隐含的情感,还要求学生可以了解散文的创作背景。比如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当时的社会背景是1927年的国民革命失败时期,社会的不满虽然很多,但是却改变不了当时的现状。朱自清在创作这篇散文时,就融合了當时内心的所有矛盾与纠结。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开篇作者点明自己情绪不宁静的地方,作者一开始就埋下了隐含的情感,在荷塘边散步也是为了调节这种不宁静的心情。而随后在景色描写过程中,景色虽然具有清淡的特点,但是却能够反映作者的哀愁。而作者对荷塘种种景色的细致描写,又给读者呈现了荷塘与月色的独特美,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即作者的内心产生了喜悦之情。只是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又透出了内心的愁绪。这情感的起伏比较明显,也更容易让学生顺着这些感情路线,更深刻地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3.从叙事说理中感悟,提高散文理解能力

散文说理性比较强,通俗易懂、内涵深邃的说理方式比较突显,但是学生在学习这类散文时,理解难度并不大。比如高考散文《我们的裁缝店》,是李娟所创作的散文,其中蕴含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特色,形成了一篇叙事说理的散文。而往往其中蕴含的道理会在叙事的过程中深刻体现出来。在这一文章中,李娟就通过了叙事的方式来阐明了裁缝从业人员的辛苦。

三、高中语文散文的课后练习指导

高中语文教材的散文都比较典型,不但文质兼美,而且难易适度,数量也比较多,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课后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能力。

1.将课后练习与生活相联系

在课后练习设计方面,如果将练习内容和生活相结合,则很容易提高教材内容的亲切度,也很容易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世界之中。这是高中语文散文阅读鉴赏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实现课后练习的生活化,让课后练习具有一定的生活情趣。比如在高考散文《窗子以外》的课后练习设计中,可这样提出:“在你们的记忆中,窗子以内和窗子以外有什么样的区别?作者的想法和你们的有哪些异同之处?”这些练习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窗子以外”的世界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再次品味作者笔下窗子以外和窗子以内的世界。通过将练习题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解答练习题的兴趣。

2.课后练习突出情感性与工具性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在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中,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来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把握能力。而散文则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在课后练习中融入情感方面的习题,则可考察学生在阅读时的情感体验。比如在《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题设计中,要让学生梳理作者所描写的荷塘景物,并探究其景物的特点。这个练习题则突显了工具性的特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细节,有效提高自身的信息把握能力。而在学生探究了景物特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究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的心理感受,思考作者在景物转换时所发生的情绪变化。只是教材中这个部分的练习题并不够突显情感性,反而考察了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注重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受能力,考察学生在阅读时的情感体验。

3.课后练习突出文本的真实内涵

《我们的裁缝店》这篇高考散文具有较强的叙事说理性,在练习中突出文章中蕴含的真实内涵,可帮助学生突破到深层,去全面理解这篇文章。首先,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清裁缝店所发生事情的脉络。其次,精读课文,对文章中具有独特深层意味的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揣摩这篇文章的语言,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最后,深入思考作者借“裁缝”这个职业来侧面反映了什么样的道理?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则扩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度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可以满足新课改中的育人目标,包括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于育人目标,探索高效的散文教学策略,并注重合理设计课后练习题,以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项语文素养及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淑英.浅析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16(7):63.

[2]吕露燕.浅谈高中散文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16(27):30.

[3]陆文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探微[J].考试周刊,2016(53):23.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指导方法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