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019-04-01 02:26纪亚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纪亚妹

【内容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地积累与融合的成果,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丰富的传统文化恰恰说明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辉煌的历史成就。对于弘扬历史文化,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1]。高中语文更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对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高中语文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现在教育由于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时间与精力去研究传统文化,这就导致国人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2]。有的学生甚至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其在传统文化的教学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这就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学生过于依赖外界的技术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上可以有更多的技术手段,使学生逐渐的不愿意自主思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多数是文言文类型的文学作品,而现在多是应用白话文,文言文的利用率极小[3]。这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困难,而且文言文大多晦涩难懂,时间与精力上都会有极大的消耗。所以现在学生多会选择借助工具书或者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而学生为了达到应试教育的要求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使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处于表面,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没有多少帮助。

2.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

现在的应试教育决定了学生的学习重点。高中的学习课程繁多且困难,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在教学中往往在意学生是不是会背或是不是会考试,多会要求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背诵或翻译。忽视了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不会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作品中表达的感情。此时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为了完成考试的任务,而不是对文学作品感受体会,接受感情熏陶。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有极高的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时期。语文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也是教育任务的实现,高中语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有关键作用。本文将从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等方面展开。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其中有好的文化也有许多错误的思想,学生的心智不成熟,不能够理性的判断文化的优劣。而学生往往会选择关注更加新奇的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会忽视。例如:前几年的“韩流”文化使大多数的国人着迷,而其中许多对中国的谬论也使国人深信不疑。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威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提高文化素养

在经济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现代科技手段的更新使学生得到信息的渠道增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在各种信息的包围下学生往往会选择更有吸引力的信息进行关注,这样就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限制,学生无法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3.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经过交融与筛选的,得到的精华,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是中华的文化瑰宝,而积极的价值观的建立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凝聚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材中

现在的教学依然以教材为主要的依据,所以为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应该在教材中多加入传统文化的东西。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中传统文化的缩影。在日常教学的熏陶下,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4]。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文化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书面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也应该使学生的时间能力得到加强。教学组织应该更加丰富,更具有多样性,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或者参观文化古迹。使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受到环境的熏陶。

3.根据本地的传统文化编写校本教材

我国地大物博,使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极具特色,都有其独特性。所以对传统文化中本地文化的传播也是十分重要的[5]。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文化对文化进行整理,编写成书,使之成为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还可以使本地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总结:虽然现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依然存在应付考试的现象,但是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与升华。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传承者,也是优秀文化的创作者。现在教育应该做的就是在学生的文化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个人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許宸玮.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陕西理工大学,2018.

[2]阮涛.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3]熊霞.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下),2017(2):16.

[4]刘福.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8(22):148+154.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渔洲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