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2019-04-01 07:01黄小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黄小华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一直为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习作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的学生害怕写作。文章主要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教学策略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习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的分值是其他部分所不能比拟的。学生的习作能力不仅是其语文素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写作教学一直为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习作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习作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又有何对策?笔者就这两个问题展开简单的论述。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功利性过强,通常只教学生怎么审题,怎么谋篇布局,怎么拿高分,甚至教给学生僵硬的习作模式或习作范文,让学生去背、去套。全然不顾学生的主体性,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只当学生是装载知识的容器,硬生生地将习作知识灌输其中。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怎能不千篇一律呢?怎能不假、大、空呢?长此以往,难免会导致学生谈“习作”色变,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二)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不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这导致学生素材积累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子里“无米”,自然无东西可写,自然对习作提不起兴趣,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平淡无奇了。

(三)作文评价方式单一,一“写”永逸

在小学阶段,学生作文的评价者主要是语文教师。大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评讲时,先总结学生此次习作存在的共同问题,再选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进行范读或者将其张贴出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多向他们学习,这就算评讲完一次习作了。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大部分的学生得不到表扬,也得不到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又怎能期望这样的习作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另外,大多数语文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对习作进行二次修改或者重写的习惯,学生会认为写作是一件一“写”永逸的事,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不会对习作存在的优点或者缺点进行总结、反思。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很难得以提升。

(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生活经验

良好的遣词造句能力是习作的基本保证,但仍有部分学困生的字、词、句的基本素养不过关,这会造成在习作时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的现象。另外,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也是导致习作教学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习作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但生活经验的缺乏限制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开发,在进行习作时,学生无法正确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受。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若想习作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且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限制过多,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为此,教师需要明确:习作教学的第一步并不是教会学生各种各样的习作技巧,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一切才有可能。

教师须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习作教学时应大胆放手,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限定过多的习作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相互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创设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写作积累多样的素材。

实践活动可分为校内实践活动与校外实践活动。

校内实践活动较容易操作与把控,形式多样,例如,课前五分钟故事分享、故事角色扮演、小小辩论会、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

校外活动则可以组织学生秋游、春游,让其走出教室,感受时令的变化;与社区合作,定期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让学生感受当志愿者的乐趣;与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间带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访名胜古迹……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生活,作文便会走向枯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只有创设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感受,才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积累丰盈的习作素材。在素材充沛的基础上,学生的习作才能如涓涓细流,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读促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中可看出,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仅仅学习教材里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下笔如有神”。为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会有一定的惰性和盲目性,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积极健康的书目,并将课外阅读当作一项常规作业来布置。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并在星期一下发“课外阅读记录表”给学生,“课外阅读记录表”应含有好词好句、读后感想等内容,星期五再进行回收检查。检查时,教师应做好统计,统计哪位学生做得好,哪位学生敷衍了事,再对其进行“赏罚”,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另外,教师可定期开展“好书共享”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以保持学生继续阅读的热情。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了一定的量,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写作定有“质”的飞跃。

(四)转变评改方式,注重二次修改

学生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作文,都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认可,若教师简单地对学生的习作打个分数,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可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注意事项,先让四人小组对作文进行交叉初改,初改时,要求学生尝试写上中肯的简单评语。初改完毕后集中收回,由教师进行二次批改。另外,教师在進行批改时,要注意批改的依据与标准,把握好批改的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对每个学段的习作目标有具体的要求,如笔者所教的四年级处于小学第二学段,其习作目标有:1.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笔者会根据以上的学段习作目标批改学生的习作,在学生的习作本上认真写上建设性评语,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语里得到感悟。

文章不厌百回改。习作发下去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二次修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了解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使其通过修改来认识自己写作的优劣势,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此,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时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宇.小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及对策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小学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