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沙墩头”

2019-04-03 06:57周丹
浙江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建德

□周丹

我的微信名叫“沙墩头”,群友常常会问为什么取这个名,这是我当年知青下乡的小山村。当地的老农告诉我,相传明朝的一年夏天连下暴雨,上游西坑源、北坑源的洪水裹挟着泥沙奔流而出,谷外是一片平畴,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一个很大的沙堆,“沙墩头”的名字由此而来。

每隔几年,在春节假期,我都要回到这个浙西山区偏远的村子走走看看。40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然而,当年种植的树木已成参天大树,“农业学大寨”时的“溪滩改田”已变成高标准农田,昔日贫脊的村落已发展成为美丽富庶的新农村。

当年为什么到这里插队下乡

上世纪60年代末,沙墩头曾红火、热闹过一阵。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里出过一位名叫王根凤的女英雄。1968年9月18日,沙墩头大队的社员在村边“溪滩改田”,下午1时许,大家都坐在山脚下休息,突然发生山体滑坡,王根凤为了抢救13岁的曹根花光荣牺牲。她的事迹从大队、公社、县一直报到省里,甚至编进浙江省小学语文教材,改编成连环画发行。

随后各地组织前往沙墩头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当时临时修建了一条通村公路,可外来的汽车还是停不下,这里一时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1976年7月,我高中毕业就主动要求到沙墩头插队下乡,在这里度过三年知青岁月。去年,村里修建了王根凤纪念馆,作为景点供游客参观。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视角,保存这段历史的记忆,会带给人们一些深刻的思考。

久远的“建德人”遗址

2006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指出:“远在数万年前,浙江大地就已经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建德人”遗址就在离沙墩头不到10里地的新桥龟山上,由于山体属喀斯特地貌,天然形成许多石灰岩洞穴。

1974年冬,中国科学院和浙江博物馆的几位专家到这里考察,在乌龟洞和附近的雷公洞进行挖掘,先后发现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一枚晚期智人类的牙齿化石,经检测距今已有10万年之久。

这一考古新发现表明,浙江同样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和黄河以北的“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古人类被中科院命名为“建德人”,乌龟洞也被称为“建德人牙洞”。从人类进化史看,人类起源至今已有300万年,进化为现代智人也已有上万年,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相比之下,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如同“白驹过隙”,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因此,我们要珍惜人生、珍惜时光,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做好工作。

这里最大的特色是绿色生态

沙墩头三面环山,村朝田野,一条溪流从村口蜿蜒通向山脚,一年四季潺潺流水,连绵起伏的山峦向远方无限延伸,绿水青山一览无遗。村里民居错落有致,大小道路顺畅通达,山间地头绿树成荫,民风民俗质朴淳厚,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村头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办事一般不出村,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个缩影。

目前村里“农家乐”的特色活动以杨家口水库观光、休闲垂钓、春季采茶挖笋、农家耕作、林间狩猎等项目为主,游客可通过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事的体验方式,充分感受淳朴的民俗和原生态的农家生活,领略世外桃园般的乡野生活之趣。去年,村里与城里的公司合作开发民宿项目。遗憾的是,前几年在农房改造中,把具有徽派特色的老房屋都拆光了,连杨氏家族的“七十二家房客”也拆掉了。好在西坑源、北坑源里还保留一部分老宅,可供开发民宿。年前,村里开工建设一个占地3.8亩的旅游接待中心和停车场。下一步将引进农业+旅游、休闲观光、水上游乐、田园社区等项目,进一步推进和带动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中我们认识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始终是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绿色生态是乡村的本底,而乡土文化则是乡村发展的灵魂,只有在延续、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赋予时代新的内涵,才能永葆乡村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把数字经济引入小山村

沙墩头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我们当知青的那个年代,村民每天只能吃一顿米饭,另两顿都吃番薯稀饭。长期以来,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通过“溪滩改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分田到户”,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粮食的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但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换言之,从传统种植的1.0版本到规模化种植的2.0版本,并未使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与生态有机相统一。

去年1月,村里与来自杭州的浙江建功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5000万元的智慧田园综合体项目落户沙墩头。村里把从农户集中流转的200亩阳光充足、灌溉便利的类似“火腿芯”的高标准农田出让给投资合作方,计划以古朴原始的农业生产手段为主,采用行业领先的VR展示、智慧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田园综合体,种植300多种生态有机农产品,打造3.0版本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规模体验展示田园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做好“美丽经济”这篇大文章,使小山村实现“二次腾飞”。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把“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联结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和市场化水平,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和途径。

猜你喜欢
建德
宿建德江
建德五星
宿建德江
书画廊
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渔舟唱晚
亲子复仇
光环掩盖下的罪恶(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