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联合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2019-04-03 03:25管秀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经伤椎腰段椎体

杨 军,管秀萍,张 涛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医院,四川 剑阁 628308)

本研究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联合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观察两法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27~74岁,平均(45.36±2.46)岁。参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8~73岁,平均(45.69±2.54)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参照组用跨伤椎固定法进行治疗。患者俯卧于床上,行全身麻醉处理后,用C臂机定位伤椎,在体表上做出标记,手术入路为以伤椎为中心后路正中切口,将患者组织切开后,暴露关节突与椎旁肌[1]。常规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椎体,随后放置预弯钛棒,撑开伤椎,使伤椎恢复到原椎体的高度。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缝合。

实验组用经伤椎固定与针灸联合治疗。患者麻醉后,在伤椎中心位置做切口,手术过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2枚螺钉,置入伤椎。另取太冲、大肠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针刺,每天1次,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周[2]。

3 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伤椎指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价,总分10分,分数越低表示疼痛越轻。

4 治疗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分, (±s )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分, (±s )s)

组别 例 手术前 术后1周实验组 60 7.23±1.23 3.12±1.04参照组 60 7.45±1.19 4.52±1.11 t 0.9957 7.1293 P 0.3214 0.0000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两组伤椎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伤椎指标比较 (±s )

表3 两组伤椎指标比较 (±s )

组别 例 伤椎前缘高度(mm) Cobb角( °) 椎管占位实验组 60 19.63±5.32 4.63±1.65 9.41±2.31参照组 60 16.03±4.38 8.19±2.58 7.36±2.26 χ2 4.0466 9.0042 4.9136 P 0.0001 0.0000 0.0000

5 讨 论

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传统方法是跨伤椎固定,但此法有较大的创伤性[3-4],且软组织剥离的范围较大,易致局部肌肉出现萎缩,不利于术后康复。经伤椎固定法对软组织损伤较小,预后较好。可以提高力学稳定性,降低断钉断棒发生率,且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可以早期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选择伤椎椎弓根完整侧椎体内植入同种异体骨。针灸可以缓解围手术期疼痛、腹胀、大便困难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术后并发症。

经伤椎固定联合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与跨伤椎固定治疗相比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经伤椎腰段椎体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与跨节段置钉的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