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油藏注水开发改善驱替效果技术探讨

2019-04-04 01:02闫龙
科学与财富 2019年6期
关键词:井网采收率效率

闫龙

摘 要:对于稀油油藏的开发,为了弥补地层能量的亏空,防止对油层的过渡开采,有效提高油藏采收率。研究是从注水开发的机理出发,满足适合注水开发的地层条件,影响水驱效果的因素主要包含油层的连通厚度,油层厚度比、油藏埋深、原油粘度、含油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等几个方面。选取典型油藏进行开发分析,可以获得较好的驱替效果,可在稀油油藏开发中进行借鉴。

关键词:注水系统,采收率,效率,参数,井网

一、注水驱油机理及油藏适用条件

注水开发在稀油油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因素相对复杂,从注水驱替的机理上看,首先是设计合理的水驱井网,通过注水井将处理后的水注入油层,补充地层能量,在连续注入影响下,油会流向周边的生产井,提升油藏采收率主要是通过注入水对地层的能量进行补充,补充原油运移后的空间,推动原油向周边移动。因不同的注入量和不同的注入速度,使得出现不同的水驱带,如水驱主流带、水驱渗流带、水驱无效带等。从地层产状上看,注入井到生产井之间的渗透率会逐渐降低,主要是外源注入水与地层发生水敏造成,或者由于注入水净化不彻底,造成油层堵塞。

二、影响水驱效果的因素

水驱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通过对室内研究相关油藏实例和水驱数据整合进行分析,主要影响制定水驱油藏筛选的几个数据是原油参数和油藏物性。原油参数是指其组分和粘度。油藏物性主要包含油藏埋深、含油饱和度,油层有效厚度和油层净总厚度比。

(1)油层厚度

在分析油藏水驱模型时,对油层的总厚度进行调整设置其参数不变,得到有效厚度和驱油指数之间的关系函数。函数中某一组数值是最佳水驱效果和厚度之间的最优关系。将油层厚度与这一范围内的数值进行对比研究。在较低值的范围时,由于薄层发育稳定性差,内隔夹层较为发育,连通关系差,影响水驱效果,最终影响开发效果。在超过这一个范围的数值,由于油层的层间发育连续性差,较厚的油层,注水量增大,容易在高渗透率带形成大孔道,导致水驱效果下降,油层的纵向动用程度差、波及面不足,使得水驱开发效率降低。

(2)油层净总厚度比

在对水驱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时,对油层的净厚度和总厚度进行比值而得到一个参数,进而可以得到一个曲线函数。分析得出采收率曲线会随着净总厚度比的升高而提高。油层的比值大于0.8时,采收率的提升效果逐渐变得缓和,比值在0.4-0.8之间时,采收率会随着数值的降低,受到明显的影响;尤其在储层的净总厚度比小于0.3时,水驱效果受到极大影响。

(3)油藏所处深度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油藏深度的增加,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也会随之而减小,注入量变低,注入压力提升,因而增加设备费用及维护成本。过高的深度不仅使得单位时间注入量降低,也使得压降参数加大,导致低采收率,一般情况下与其它因素混合一起,难于分辨。在井下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当井深大于1400m后,注入的净化水容易和套管及注入管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影响注入设备寿命,易于造成油层的堵塞和水敏,为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可以对注入水进行脱氧和净化,达到注入标准。对于注入速度下降,可以对注入水井进行油层压裂,提高其渗流能力。设计注水井网时候注意油层深度的影响。

(4)含油饱和度

对模型和生产数据的交叉分析中发现,对含油饱和度进行不同数值设定而保持其它数据的不变,得到饱和度和采收率的关系函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含油饱和度为86%时的采收率可以达到66%。而含有饱和度低于43%后的采收率只能达到32%,含油饱和度降低幅度在20%,但导致实际采收率的降低幅度大34%,分析认为残余油饱和度的降低,主要伴随油藏压力、原油组分等数据参数的变化。残余油与油藏孔隙有更好的亲和性,驱替难度上较早期油藏要高,在注水驱替上应提早进行规划,在注入过程中不断变化添加适当的水驱化学药剂,并在注入参数上随着油藏的变化也要做适当调整。

(5)原油粘度和物质组成

在驱油模型中保持原油其它的参数固定,对原油的粘度做适当变化,采收率随着原油粘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但粘度在10-100范围内总体变化不大,但粘度的加大对水驱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对注入参数的调整也要求更高,一般情况下注入油藏的粘度越小越好,注入水的温度越高越好,注入速度在饱和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越低越好。

注入工艺及水驱方案的优化

油藏断块在开发之初,就应该考虑到油田整体开发方案的编制细节,尤其是在注水方案的编制调整过程中,合理的开发方案,可以指导油藏保证采收率的情况下,快速高效的开发,而在保证采收率不受影响可以达到投入产出比最高。而在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中后期水淹的影响,井况的影响,低油价、地面条件差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最应该详细编制的是:开发层系、井网井距、注采参数三个方面。

(1)选取厚度适合的油层作为水驱层,水驱参数根据油层的深度做适当调整。一般主要参照大庆油田的注水模式,选取连通良好,层间距较为明确、隔夹层发育较差的厚层段,油层深度上应该根据注水地面设备进行合理调整,地面注水管网可以设计为抗压能力较强的注入系统,对于油层较为致密,注水难度较大的井,可以备选高压增注泵。

(2)合理的井网井距

在开发方案编制初期就应该考虑井网构型及井网密度,这样可以保证油藏的高效开发,当注水开发时,可以将投资预算最小化。一般常规注水井网,分为线性井网、网状井网等,注水井网的编排要考虑油层构造方面的因素,对于断层发育比较复杂的注水断块,最好采用沿断层走向的线性井网,这样有利于注入水波及面积的提高,又能将断层对注水的干扰降低至最小化。对于层系发育比较稳定的井区,为了达到最大的采油速度,可以采用面积井网,但面积井网虽能短时间大幅提高采油量,但其注地层内部水驱的复杂性,往往水驱状态较难掌握。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技术分析,优化方案运用到注水先导试验区块内进行先导验证,以此来提升油藏的出液能力和采收率,在試验初级阶段选择采注比为1.2进行小规模注水,当周边邻井受效后降低注水速度,增加注入井数将采注比提高到1.6,达到最大的采出速度。在试验区进行的先导试验取得了预期的开发效果,阶段采出程度达到了43.5%,总体预估采收率可高达65%,优于预定方案的53.4%。经过扩展为全面的水驱,推广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稀油油藏采用注水开发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说明注水开发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油藏采收率,根据稀油注水相关参数进行合理优化,可以取得最优的驱油效果,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鹏,佟艳伟,檀朝銮,国内外注水系统效率研究应用情况综述[J]石油工程技术,2004,2:56-58

[2]岳继英,油田注水管网的优化设计[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0,23(2):8-12

[3]陈淼鑫,刘翠玲。大型注水系统的最优控制(一)、(二)[J].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6,18(6)64-71

[4]袁振中.油田大型注水系统智能优化运行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6(18)

[5]刘维家.提高胜利油田注水系统效率的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7,5,(19)

猜你喜欢
井网采收率效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G9区块井网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