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019-04-07 18:49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方程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不以牺牲学生的业余时间或身体健康为代价,努力让学生在课内就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可能地创造教育价值,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更实在呢?在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怎样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怎样让每位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敢想、会想,敢做、会做,敢说、会说,怎样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每位教师在不断实践和思考的问题。

下面,笔者从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有效提问两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目前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话题,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的问题。创设合适而又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觉数学的力量和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1.精心设计导语,创设良好的“开场”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万事开头难”,一节课“开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节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情绪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新课前,总是努力挖掘教材的知识,精心进行导课设计。例如,在教学《代数式的值》时,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你想知道你将来能长多高吗?学生:(异口同声)想!教师:那么请看身高预测公式——男孩(x+y)÷2×1.08,女孩(0.932x+y)÷2,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兴奋地计算着各自的身高。教师及时引导:刚才每位学生求出的数值,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大家用自己父母的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带进了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2.精心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课中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效果

如果我们把知识的行程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发现知识,并使这一动态过程完全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就会使学生的知、情、意达到和谐统一,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事件的可能性》中的“转盘游戏”这一节课时,先在课前布置每位学生做一个转盘,然后在课堂开始安排做转盘游戏,并提出问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什么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如此一个简单的游戏,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和试验的基础上,体会指针落在什么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这样安排既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达到了教学目的。类似的还可以安排抽扑克牌、掷骰子等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效果都很不错。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在浓厚的兴趣中去探索,去验证。既教育学生学习到知识,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方法”的目的,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创设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对整个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

好的课堂结尾可以作为一个台阶,引领学生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旅途。如教《有理数的乘方》一课结尾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设有0.05mm厚的薄纸,第一次在地面上铺一张纸,第二次再铺三张纸,第三次再铺九张纸,以此类推,问铺第18次后,地面上的纸与喜马拉雅山哪一个更高?”这是一个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问题,此问题就是我们下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科学记数法》。

实践证明,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符合认识规律,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二、通过有效提问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引入处设问

使用设问方法引入新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圆的定义”时,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都笑着回答:“当然都是圆的。”接着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学生一下子就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教师再问:“那就造成鸭蛋的形状吧!”学生开始的时候很迷惑,继而大笑起来:“若是这样,车子就会忽高忽低的。”教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圆形车轮动起来就不会忽高忽低呢?”学生又一次活跃起来,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答案:“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圆的定义,学生学得省力,且记忆深刻,兴趣大增,余味无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在新旧知识交汇处提出问题

在新授课上的设问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相吻合,但又超出学生的心理预期。超出预期的刺激能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或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在探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以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1)解方程:①x2-7x+10=0 ②x2+5x-6=0

(2)提问1:谁发现了方程的两根有什么有趣的巧合?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可对问题进行补充:方程的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提问2:那么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例如方程③2x2+7x+6=0 ④3x2-5x-2=0

(4)提问3:根据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并用式子表达出来。

(5)提问4:同学们,这个结论是古代一位叫韦达的数学家发现并证明的,我们现在称这个结论为韦达定理,你也能证明吗?

这节新的内容就在层层推进的问题中展开,所提问题与学生心理需要之间有一定差距,着眼于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有待发展的水平。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3.在疑点处设问

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有了解疑问的要求目的性就明确了,思维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地发展。例如在解决问题“用配方法求出最小值”时,一部分学生的配方结果是,所以最小值是-2,另一部分学生的结果是,得到的最小值是2,教师把两种结果呈现后学生产生了疑点,哪一种结果正确?或是两种结果都正确?学生疑惑丛生。这时教师提问,“y取得最小值-2时,x为多少?y取得最小值2时,x为多少?”这一设问,更加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思考计算逐步得出结论。

4.在似是而非处提出问题

当学生解题因为知识理解还不透彻时,解题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这时候教师陈述性的解说往往达不到目的,而不断的反诘式设问会让学生辨明真相。有这样一个案例:

大多数学生的解法是:由x2-2x=0得x1=0,x2=2。即方程的增根是0和2。学生认为自己的做法很正确。

教师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

问:为什么由x2-2x=0就可得到增根?

答:增根使公分母为0。

问:什么叫分式方程的增根?

答:由分式方程去分母后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但这个解不满足原方程,这个解就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问:那么,增根是哪个方程的根?

答:增根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噢,我明白了,我应该先解整式方程:去分母得4-x2=2(x-2),x=-4或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增根。

问:由此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使分母为零的根可能是增根,并非一定是增根。

笔者很喜欢这种反诘式提问的策略,没有用陈述的语句陈述学生错误的地方和解题方法,而是不断设问,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明辨是非、弄清本质。这种提问真正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课题。只有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更大进展。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学生学到多于40分钟的内容,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倡的“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方程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圆的方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多变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