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2019-04-08 01:27孟凡涛
中国市场 2019年8期
关键词:拉萨挑战国有企业

[摘 要]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国有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各种挑战,也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抓住改革的红利、开放的红利、创新的红利,真正实现大有作为。近年来,拉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现以拉萨市为例,分析国有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关键词]拉萨;国有企业;转型;挑战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08

1  拉萨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

为加快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实现国有资产“总量扩大,质量提高,分布合理,效益增长”的目标,对业务种类相同相近相似的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形成市属国有企业“10+3”的格局(市属国有企业10家,园区国有企业3家),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团,主要分布在净土健康、文化旅游、城市基础建设和民生保障等重要和关键领域。目前5家企业(交通产业集团、净土投资公司、城投公司、布达拉文旅集团和圣地园林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上市工作。据企业财务快报显示,到2017年底,全市13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48.24亿元,同比增长34.3%;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292.7亿元,同比增长59%;2017年缴纳税费总额4.3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65.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拉萨市关于国企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进一步推动了国资国企监管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迈进,我委在已出台“1+3”文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拉萨市国有企业分类划级管理试行办法》和《拉萨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及国资委“权力责任清单”、“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核准、审核上报、备案目录表”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修订完善了《拉萨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试行办法》《拉萨市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试行办法》。

2  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创新能力薄弱

对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认识还不到位,自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科研投入力度、科技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拓展我市以外业务能力欠缺,依靠“拉郎配”、等靠要思想依然突出。

2.2资本观念不强

注重生产、经营和管理等传统国企发展模式,对资本并购、资产重组、资源整合、资本证券化等资本运作方式研究应用不够,对实施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造、非国企战略性领域入股投资信心实践不足,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

2.3缺乏专业人才

企业高级管理型、技术型人才相对缺乏,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仍然存在。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健全,造就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世界眼光企业家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奖惩行政化、官员制依然存在。

2.4监管仍需加强

随着国有资产“几何式”的倍增,国资国企的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监管力度亟待加强,出资人监管、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巡视以及法律、财务和公众监督等多位一体监督体系尚未形成,容错纠错机制尚未建立。

3  国有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3.1中央实施治藏方略的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继承和完善党的治藏方略,特别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实惠和便利。国有企业要紧紧抓住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3.2“一带一路”倡议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是引领时代、创造世界繁荣的战略。对于我们国有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我们国有企业要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和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实现发展新跨越。

3.3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机遇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生福祉。过去几年,拉萨市通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发展净土健康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等措施,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有企业要牢牢掌握改革的红利、开放的红利、创新的红利,实施转型升级,形成产业带动力,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3.4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

互联网使我们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它革新改造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基础平台。国有企业要紧紧抓住“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机遇,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4  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4.1积极做好“加法”

一是顶层设计加基层首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既要依靠顶层设计“指路”,又通过基层实践“探路”。要鼓励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基层实践中寻求全面转型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具体思路。二是实体投资加资本运作。国有企业既要注重传统的实体投资,更要学会资本并购、资产重组、资源整合、资本证券化等资本运作方式,通过资本运作为实体产业创造经济基础。三是人才引进加自主培养。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既要引进一批高级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又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自主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世界眼光企业家。

4.2主动做好“减法”

一是减少企业数量。将业态相近相似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分散的、长期闲置、沉淀的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减少法人层级。加大企业内部重组力度,对企业进行瘦身健体,缩短企业管理链条,企业法人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提升决策效率,防止“末端失控”现象产生。三是减轻企业包袱。积极稳妥推进“三供一业”改革,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让企业轻装上阵,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谋发展、促转型、搞创新。

4.3全力做好“乘法”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力度,全面推进体制、机制、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培育国有企业持续增长的“乘数因子”。二是培育企业上市。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企业上市,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发挥“乘数级”效应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建设龙头和骨干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4努力做好“除法”

一是推进国有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运行质量效率,打造高回报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盈利业务和特色优势项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二是破除企业发展限制,制定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把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交由国有企业自主决定,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新空间。

参考文献:

[1]任矿.浅谈转型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8(16):20-21.

[2]刘海涛.地方国有企业转型与金融控股企业发展[J].区域金融研究,2018(8):27-32.

[3]刘博.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8(21):129-130.

[作者简介]孟凡涛(19840—),男,汉族,河北盐山人,副科长,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经济、国有经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猜你喜欢
拉萨挑战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拉萨舰,入列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拉萨姑娘美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第52Q 迈向新挑战
TWO DAYS IN LHASA 拉萨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