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转型下行业协会承接职业能力评价路径探索

2019-04-08 01:27李莹
中国市场 2019年8期
关键词:行业协会

李莹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开展“放管服”改革的深入进行,自1994年以来建立的职业资格制度也出现了相应调整,政府的简政放权,为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职业能力评价提供了空间。相关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可从调整机构设置和评价流程、调整自身定位弥补评价“空位”、创新培训机制确保评价质量、创新评价平台提升评价效益等方面探索相关承接路径。

[关键词]行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承接路径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08

职业资格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评价人才的方法之一。自1994年我国开始建立职业资格制度以来,该制度对于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人员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意义。[1]但也出现了过多过滥的问题,为此,国务院自2013年开始先后七次削减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434项,占总数的70%以上,并于2017年9月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明确了国家职业资格范围、实施机构和设定依据,成为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2]“清单”的公布凸显了在政府主导下,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技能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能力评价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可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行业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为清单公布后如何做好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行业协会等相关社会组织要确实承担起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评价的重任,迫切需要在调整机构设置、修订评价流程、重置评价定位、创新评价培训机制以及优化评价平台等方面提出新的措施和路径。

1  调整机构设置和评价流程

调整行业评价机构设置和评价流程是目录清单公布后的必然要求,行业鉴定机构要适应改革需要,对应承接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认定和行业能力评价需要,在机构设置上要增加承担行业能力评价的职能,对不宜设置鉴定机构的承建单位改设行业能力评价机构。在评价流程方面增加行业能力认定的内容,从制度上确保行业能力评价的顺利进行。其次在重新注册原有鉴定机构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新的行业能力评价机构,特别要发展原来职业技能鉴定未列入职业目录清单,但对此类职业还有能力评价需求的职业院校和行業企业。

在评价机构设置上,还要注意解决地域或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布局不均衡问题。总的看东部发达地区和较大型行业企业、体制内的职业院校机构设置较多,而欠发达地区或其它职业培训学校设置较少。因此,在机构设置上要增加地域和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其它培训机构的覆盖面。要在发达地区积极推广和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评价和行业能力评价工作加快部署机构设置的同时,在欠发达地区加大推广力度,实现地域全覆盖;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覆盖面问题上,要着重抓好大型行业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的职业技能评价推广工作,注意总结宣传通过培训评价工作的开展,员工职业技能提升促进企业转轨变型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具备建立评价机构条件的培训学校和机构建立评价考试机构。最终实现评价机构设置得以均衡发展。

各行业鉴定机构建立(或重新注册)后,要严格执行人社部关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评价以及开展行业能力评价的政策规定,自觉接受人社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各行业鉴定机构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必要时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指定或重新组建一个社会组织在执行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标准、统一培训教材、确立或完善评价设施和场地等方面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和重视鉴定时间的统一协调,继续践行政府统管时无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有几个职业工种开展鉴定活动,都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来进行的成功经验。

2   调整自身定位弥补评价“空位”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实施后,实现了职业资格清理由“治标”到“治本”的转变,但由于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存在与职业发展体系脱节、职业标准设置不科学不统一、尚未完全转变政府主导的单一治理模式、国际资格互认工作进展缓慢等制约因素,[3]使得各行业原有依靠职业资格制度开展技能评价的学生及企业人员受到影响,相关技能评价出现“空位”。因此,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可选择相关行业鉴定机构通过行业能力评价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企业技能员工晋升的依据。《行业组织有序承接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 3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行业组织有序承接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 31号)的颁布,在政策及市场需求方面为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承接能力水平评价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为满足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对人才评价工作的需求开辟了广阔空间。

从职业能力评价类型、标准角度,需在现有《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统筹不同层次、类型资历,编制、界定不同层次资历内容、边界、规范,以实现各种资历的可比、可衔接、可携带,促进人才流动。[4]其次从职业类型发展变化的角度,随着经济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技能型人才出现结构性失衡,出现通用性职业技能人员过剩、掌握高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的问题。需要在“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补充新增职业工种进入框架,在行业协会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编制行业职业标准、培训教材、实施机构的布局和审定。第三,从职业能力评价主体角度,除国家职业资格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外,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自身作用,针对变革重新定位机构职能,增加“空位”“新增”职业行业评价内容,引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通过帮助注册新的鉴定机构、组织,连接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发挥自身作用,形成纵向上下贯通、横向全面覆盖的职业能力评价主体网络。

3  创新培训机制确保评价质量

2018年5月《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提出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行业组织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所属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认定)和行业能力评价机构的资源优势,在职业能力评价工作中,创新培训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坚持促进普惠均等、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筹推进原则。

在培训客体的确立上“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创新培训,助力实现劳动者从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评价机构在做好师生和员工技能评价工作的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培训评价工作,培训合格核发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能力评价证书。在学材开发上,认真落实国家人社部门部署的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同时按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对新增职业工种开发行业标准和培训教材,以满足评价工作的需要。

尝试和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评价机制。职业能力培训评价工作需要在适应教学需求和企业技能提升的基础上进行,相较于学校学生系统的岗位知识学习,企业员工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岗前培训上,培训内容相对简单,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基本以某一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日常培训中缺乏理论教学支撑;而院校技能培训则存在缺少实训场地、设备、实操训练指导人员的问题,二者均难以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为此,需进一步创新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时间节点、培训平台以及组织形式多样上下功夫。首先培训内容要适用,通过创新培训机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对企业学员着重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对院校教师加强实操训练,从培训方向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大纲,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与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并增加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生产经营急需职业工种的培训内容。其次是增强培训时间节点的灵活性,把参与培训、实践训练的企业员工、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时间安排在不影响或少影响自身正常履职的时间段进行。三是配备高素质培训师资,选择具有行业最高水平指导老师和实训设备的评价机构来组织培训和行业能力评价;四是组织形式统筹多样,由行业鉴定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针对某一个或多个职业工种统一发布培训鉴定或行业能力认定信息,由多个组织或机构分散实施培训,即可体现行业统一标准、统一时段又可照顾地域分散实施,降低参与人员的时间和交通等成本支出。

4  创新评价平台提升评价效益

行业协会要引导鉴定机构要在产教融合、技能竞赛、以及优化评价网络等平台建设上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落到实处。首先促进产教融合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行业组织及所属鉴定机构需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牵手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其它资源方,按照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五对接”原则,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5]面向各级鉴定机构和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开展职教融合服务工程。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其次要着眼于“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大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拓展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行业鉴定机构和行业能力认定机构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行业标准引领,充分调动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参与积极性,确保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健康持续发展,逐步形成品牌并争取社会和业界广泛关注和认可。第三,加强门户网站建设。首先開发职业能力证书、题库管理、资料申报审核等一体化的软件系统,建成集证书查询、政策宣传、制度指导、活动推广、标准教材采购、学分置换申请等多项服务模块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从而简化证书申报流程,优化服务过程;其次实现职业能力评价在线报名、考务管理、命题组卷、网络考试、在线练习与培训、成绩查询、证书查询与打印、在线图书等全流程服务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和行业能力认定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第三将技能鉴定、行业能力认定、技能竞赛、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等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集合到统一的网络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实现人才服务的“高效、统一、先进、实用”;第四,发展采用“云服务 ”技术,以行业人才培养评价为主线,将行业、企业、个人等优势资源充分聚拢,并有效地释放于行业,实现行业内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交互、人才交流,构建业内“社交网络”,调动业界全员参与积极性,实现“供需互通同步”,行业人才资源共享的新局面。

总之,“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目录,有利于明确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问题,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有利于进一步清理违规考试、鉴定、培训、发证等活动,减轻人才负担,对于提高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行业组织要抓住机遇,在把担负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认定等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工作落到实处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及所属鉴定机构(行业水平评价机构)特点、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开展行业水平评价工作,助力职业院校师生和行业企业员工终生享有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评价,不断提升技能素质。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张立新司长答记者问 . 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EB/OL]. http:// www.scopsr.gov.cn/rdzt/ftzb/.

[2]赵兵 . 职业资格清理治标转向治本——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17-09-16(13).

[3]谢晶. 国际视野下国家资历框架 对我国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启示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2018(8).

[4]张男星, 罗建平. 国家资历框架的理念与实践——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J]. 大学 (研究版), 2016(9):1.

[5]《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EB/OL].(2011-09-20).http://www.gov.cn/zwgk/2011-09/20/content_1951624.htm.

[6]《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EB/OL].[2018-05-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892173147210536&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规范行业协会 发挥监管效能
水利行业协会的定位与思考
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的八项举措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成立
基于行业协会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