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9-04-17 12:4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神经功能

杜 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康复理疗科,湖北 武汉 430070)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因为人体脑动脉发生供血障碍,从而导致脑部出现供血、供氧不足,并致使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病情极为凶险[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部分脑梗塞患者经过抢救后虽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由于神经功能发生缺损,导致其肢体、语言等出现障碍,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了72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探究,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49±1.50)岁,平均病程(2.45±0.74)d;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11±1.25)岁,平均病程(2.69±0.68)d。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之情同意书,同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许可与批准。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例如常规的饮食、用药、打扫卫生等,观察组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肢体锻炼:护理人员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或者侧卧位,防止其发生肢体挛缩。前期进行简单的功能锻炼,例如屈伸、抬腿、伸展四肢等;待肌力有所恢复后,指导其进行穿衣、擦脸等训练;待下肢功能恢复后指导患者下床走动,每日3次,时间为20~30min。

(2)语言训练: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均存在语言障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大笑、噘嘴等动作,随后再使用简单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在开始进行语言训练之初,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法发音、发音模糊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纠正其发音,并指导其反复进行练习。

(3)吞咽障碍:脑梗塞患者之所以出现吞咽障碍,主要是因为主管吞咽部位的肌肉发生瘫痪或萎缩,从而导致患者喝水出现呛咳、进食出现困难[3]。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指导其食用一些较为粘稠的食物,例如稠粥、玉米粥等,将瘦肉、蔬菜等捣碎混在粥中,一方面可降低吞咽障碍,另一方面保证患者恢复期间所需要的营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其中,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具体项目分为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每项分数均为100分,分数高低与生活质量高低呈正相关;采用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的具体生活质量

观察组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P<0.05,见表1。

表1 比较分析两组的具体生活质量( ,分)

表1 比较分析两组的具体生活质量( ,分)

组别 生理机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对照组(36例) 72.36±2.45 70.21±2.52 75.94±3.69 71.05±3.48观察组(36例) 86.22±2.74 83.15±2.18 88.10±3.77 87.92±3.06 t值 9.35 8.60 5.47 8.1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分)

表2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6 16.20±1.20 6.52±2.48对照组 36 15.84±1.33 10.60±2.49 t值 - 0.49 2.74 P值 - <0.05 <0.05

3 讨 论

脑梗塞的主要特点在于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后,患者仍容易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从而对其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各项功能,从而有效改善其预后,与常规的护理相比,早期康复护理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与系统性,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以及吞咽功能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后遗症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且P<0.05。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改善其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的效果,临床价值显而易见。

猜你喜欢
脑梗塞肢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