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2019-04-19 12:07李晓飞吴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改革汇编语言

李晓飞 吴薇

摘要:针对传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堂教学弊端已显露无疑,本文提出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一些思考以及对教材改革的思路,并且分析了实践环节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中的重要性以及实践环节的多样性,提出结构化编程思想来设计和开发汇编语言程序并采用结构化的伪代码作为中间步骤,使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将实践性和理论相结合,从而接口编程更具有实践性。

关键词:汇编语言;教材改革;教学环节;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133-0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高校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內容是基于16位8086处理器和PC机硬件平台,以及16位DOS操作系统和MASM汇编语言硬件环境。但是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现在国内高校师生都希望能够基于32位系统软硬件平台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来说都面临着很多难题。

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环节的弊端

在实践环节上,传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混合编程,大部分汇编语言采用Debug调试和MASM汇编语言软件编写代码。微机原理的理论使学生学习这些理论的时候与现实脱节,并且硬件编程太难并且很难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教学误区:(1)微机原理没有结合实际市场发展。许多高校“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课程还是旧教材,而实践教学还是原来的16位汇编语言,严重脱离了实际。(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需要更新换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内容。20多年以来,接口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汇编语言指令也从16位机器指令到64位机器指令,现在芯片发展迅速,接口技术也需要更新换代,然而我们学生的教材没有更新换代,接口技术的发展使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更新换代迫在眉睫。芯片快速发展导致电子产品快速更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让学生学到最新的接口技术,因此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和实验设备改革需要持续进行。

我校利用TPC-USB实验系统工具箱教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并进行接口技术编程,使学生对微机原理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并且能用TPC-USB实验系统工具箱开发接口技术编程,利用汇编语言对接口芯片进行编程和芯片实时控制编程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实践环节的几点思考

实践环节是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课程里所要求的实践环节,以实现接口芯片编程。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来理解接口芯片每条引脚的作用,因此实践环节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解操作系统算法的重要环节,具体的实践环节应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指令源代码的分析可以加深对接口芯片引脚作用的理解。对源代码的编译,学生可以对接口芯片源程序整个编译过程和实现过程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硬件编程能力,拓宽学生的硬件编程思路。因此,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加强对指令源代码的分析和编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硬件编程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故障排除能力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检测硬件代码的正确性,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编程性需要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3)这些小组完成整个的芯片硬件编程,还可以组织学生开研讨会、专题会等共同研究疑难问题,找出共同的解决方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硬件编程的基础,实践性强,同时加深了学生理解接口芯片引脚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硬件编程能力。

三、结语

在整个“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必须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现代计算机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如何使“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符合当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要从培养高水平创新性人才出发,解决教材改革的突出问题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快计算机硬件开发人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钱晓捷.32位汇编语言教学技巧[J].计算机教育,2012,(02):84-87.

[2]柴孝.C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技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1):181-182.

[3]计博婧.浅谈Debug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的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09):1653-1655.

[4]曲瑞超.学习汇编语言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01):36-37.

[5]王建农.“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实践教学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1):146-147.

[6]柳凯道,马春雷.《微机接口与汇编语言》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226-227.

[7]熊江.Turbo C在微机接口程序设计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3,(01):91-94.

[8]周鹏.《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04):72-77.

[9]邵温,韩德强,张丽艳.微机接口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03):275-276,282.

[10]曾镜源.“微机接口”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02):24-26.

猜你喜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改革汇编语言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技术研究
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与实践
试论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