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后,你的盆底肌还好吗

2019-04-20 02:17余运西
37°女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肌力

余运西

前几天,我听到几个姐妹在微信群里闲聊,有一个人说:“生完孩子后,除了可怕的‘游泳圈,更可怕的可能是,打个喷嚏就尿失禁了。”

妊娠会造成盆底肌损伤

女性朋友的这些难言之隐总结起来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这类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妊娠、分娩、子宫切除手术)、衰老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1%~57%,65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怀孕就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妊娠期,随着子宫的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盆底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重塑过程,来维持盆底结构的整体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孕妇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重力轴线向前移,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导致逐渐松弛。

关于盆底康复的错误观念

选择生二胎的妈妈更要注意盆底疾病风险。相关统计显示,二胎妈妈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正常人要高3倍。这是因为二胎妈妈年龄普遍偏大,妊娠并发症凸显,分娩次数增加,孕期体重增加过度,巨婴的概率增加,对盆底肌的损伤自然加重了。有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很多妈妈想着生完二胎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殊不知,如果一胎后不及时做盆底康复,二胎中出现脱垂的概率就更大了。

建议有症状的患者和产后42天的产妇先接受评估及筛查,根据筛查结果给予不同治疗。有临床症状的,可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辅助器具和手术治疗;无临床症状的,盆底肌力为1、2、3级(或评分低于60分),需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力为4、5级(或评分高于80分)则需要进行凯格尔训练。

恢復盆底肌的最佳时期是产后42天至产后3个月,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专家建议,治疗应该尽早开始,而产后42天产妇恶露基本干净,就可以进行盆底肌的评估与治疗了。

(阿若摘自《爱你·健康读本》

2019年1期)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