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构建

2019-04-21 07:05汪超
财会学习 2019年8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措施建设

汪超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持续丰富与完善,各行业领域的企业都得到了迅速的扩张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给企业中会计工作带来机遇与调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突破重重困境,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与丰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内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务必要加大对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平稳开展,为企业创造出更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动力。

关键词:企业; 会计制度; 建设; 措施

一、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法规制度提供保障与执行平台

为了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合规性,都必须要对自身的会计工作质量进行提升与促进,为此国家政府部门也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企业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会计相关的法律规范为企业内部的核算、监督以及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与指引,针对于市场经济中不同行业、规模以及类型的企业都需要以财务制度来切实执行国家对于宏观经济与行业持续的调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为国家相应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体现出的是企业对于经济活动与营运状况的掌握与控制,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国家相关法律的延伸与补充。

(二)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益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核心内容,而作为专业性强、覆盖范围广的综合性系统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是保障自身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高效高质开展与执行的基础,要使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目标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管控作用。并使会计工作与企业营运的各个方面充分有机的融合,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为规范化的会计工作秩序提供保障

会计工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决定了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保障会计工作的合法合规十分有必要。企业会计工作一旦发生混乱,不但威胁到企业的利益,严重的還将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与动荡,损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企业内部制度的不完善与不健全,往往将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必须从内部控制与制度建设的完善做起,制定全面、适用的会计管理制度、流程以及规范,使企业内部各项事务的开展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使会计工作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价值。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构建原则

每个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因自身所处行业、经营现状、企业特性以及管理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但又因为会计的管理对象以及原则的一致,使制度的构建上也存在诸多共性。为了保障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企业构建制度系统时就需要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贯彻始终。

(一)合法合规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制度章程的基础上,并保持一致性,坚决杜绝发生与法律规范相抵触的情形发生。

(二)系统性原则。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规范与执行要综合兼顾系统性原则,以当前外部的市场经济、行业发展与前景,以及企业内部的实际营运规模、盈利能力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综合情况来开展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一方面保障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另一方面还要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需要,具备全面性。

(三)合理且可操作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且制度的构建要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并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无论一套会计制度再精细、再完善也无法适应所有企业的需要,也无法做到对财务保障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因此还要在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依据现实情况来调整与优化。

(四)权责对等,保障效率。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系统由规章规范与制度条例组成,在对规范的约束上要注重对应岗位的权责分配,保障权利、责任、贡献以及劳动报酬对等,提高会计制度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另外,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必须与相应的制度管控对等,坚决拒绝权责相分离的状态,以此为基础优化会计岗位架构,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研究对策

(一)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系统

1.合理设置会计岗位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会计岗位的设置主要包括会计主管、成本核算、收入利润核算、资金核算、总账、稽核以及出纳等,会计制度需要针对以上不同的内部岗位设置来制定相应的工作内容、承担责任以及履行义务。另外,有需要的公司还需要对涉密部分做出保密约定,如企业机密内容、类型、保密期限,范围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此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2.实现会计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企业会计管理与监督的是运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涉及到每个部门与岗位,因此企业需要将会计制度与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融为一体,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执行明确的条例来提升会计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与有效性。如对各类票据提报的真实性、有效性提供保障并承担相应责任。另外,由于会计业务的专业性,若想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得到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执行,就必须以完善、清晰的规范化制度流程来进行引导,统一的标准要求下使每个部门都能很好的落实,提高会计部门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完善企业会计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控制、纠正手段

会计制度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工程,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真实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基础上,以国家政府机关颁布的相关法律规范为基础,针对性的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完善的监督、管理与控制引导。作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客观、公正以及专业化角度的管理观念,对企业内部各类不合规范与制度有矛盾冲突的行为坚决的制止与杜绝,保证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规范化。赋予非会计人员监督、反馈以及纠正的权利,做好配套的绩效激励工作,全面提升员工投入到会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促进会计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構建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以企业实际情况与目标设定为基础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积极健康的发展,同时这部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也具有重大意义。现代化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其监督机制的建设一定要贯彻协调发展与相互制约的宗旨,逐渐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决策、执行与监管之间的平衡。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构建,需要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与推广,在科学的会计治理模式上强化会计控制的内外部监管机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

(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企业员工不但是会计制度监督的对象,也是执行管控的主体,再完善健全的会计制度都离不开财务人员的执行。因此为了给会计制度的全面落实执行,企业就必须在内部构建起一支拥有较高专业知识储备、实操技能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人才队伍。这只高素质人才队伍不仅仅是制度规范的构建者与监督人,更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者与管理者。这种双重身份的财务人员进一步促进企业会计从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实现管理模式的革新与突破,使传统会计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监督与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四、结语

企业要想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与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企业核心的会计管理中加强基础建设,构建完善、科学的会计制度规范,厘清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并在工作中承担相应责任。使高效的会计工作覆盖企业完整的经济活动范围,并贯穿于每个部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会计工作的监督管控职能,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林.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17 (05):190-191.

[2]吴洁演,赵丽晖.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 (17):226-228.

[3]李晓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 (18):10-11.

[4]于鑫.浅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6 (01):144.

[5]张晨晨,纪海荣.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策略及其思考[J].知识经济,2018 (04):87+89.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措施建设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寒露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阅读练习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