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疼痛控制护理干预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2019-04-22 09:0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创伤性穴位程度

王 莉

(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随工业、道路交通的发展,因坠落、交通事故等所至的创伤性骨折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意在使解剖学复位并固定,使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可恢复正常骨骼结构以及生理功能[1-2]。但在术后,由于骨折处、手术创口处均出现显著疼痛,引起患者生理强烈的应激反应,使之不能较好配合康复训练,降低康复速度。而中医疼痛控制护理是基于传统医学与现代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可显著控制因骨折等引起的疼痛感受[3]。本次选取82例需经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分组探究中医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03~2018.08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

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14例,年龄(43.27±4.08)岁;其中四肢骨折18例、椎体骨折12例、盆骨骨折6例、其他5例;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12例,年龄(42.36±4.37)岁;其中四肢骨折19例、椎体骨折13例、盆骨骨折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住院指导、术前教育、术后防感染护理、疼痛护理(转移注意力联合药物控制)、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疼痛控制护理干预:(1)情志护理:若肝郁气结则使患者保持心态平和;若心肾不交则提升患者信心;若心虚胆怯则使患者乐观豁达、积极向上;(2)穴位护理:①耳穴压豆:将药丸、药籽贴于皮质下、神门穴以及骨折部位相关穴位,按压3~5min,患者自觉疼痛后继续加重按压3min,2~3次/d;②穴位敷贴:取名门、腰阳关、肾俞、关元俞穴,药物选肉桂、丁香、吴茱萸、丹参、白芍、茯苓等活血化瘀药物,粉碎后各取1份以姜汁调和成糊状敷贴于穴位之上,持续敷贴30~60min/次,1次/d;(3)中医饮食:可在日常饮食中加山楂、洋葱等增加口感;若患者消化功能较差,可多食山药、大枣、香菇等养胃健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疼痛程度,以VRS(主诉疼痛)表示:0级:不痛;Ⅰ级:轻度疼痛,对生活无影响;Ⅱ级:中度疼痛,生活受到影响,要求服用镇痛药物;Ⅲ级: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需要镇痛药物治疗。疼痛程度=(Ⅱ级+Ⅲ级)/n*100%。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计算,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s)表示,t检验,疼痛程度(%)表示,x2检验;当P<0.05时,即两组数据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80.5%低于对照组95.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34±3.67)d短于对照组(21.38±4.28)d,差异显著(t=11.402,P=0.000<0.05)。

3 讨 论

创伤性骨折患者大多因疼痛刺激,出现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开展以及术后康复速度,因此对其疼痛护理上,采用有效护理模式可降低其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效果。

在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中医疼痛控制护理中,通过耳穴压豆、敷贴的穴位刺激,降低患处因血脉淤堵引起的疼痛,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功效,使之“通则不痛”来降低患者疼痛感受;同时在情志护理上,根据患者表现辩证类型不同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对治疗的积极性;中药内服、饮食等相关护理,可改善患者整体康复水平,提升康复速度。通过本次研究可见,采用中医疼痛控制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中医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受,提升康复速度,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创伤性穴位程度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肿痛安胶囊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