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人与人的关系

2019-04-26 11:25梅洪建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班本班级班主任

梅洪建

旻旻是一位教师,也是我的“学生”。有次见面,我直截了当问她:“你带班的成绩如何?”

“分数,还是孩子的个性发展?”

“孩子的综合发展。”

“蛮好的。有四个孩子在国际航模大赛中获奖,三个孩子在市魔方大赛中占据前三甲,还有几个孩子在国际象棋、围棋比赛中……”一谈起班上的孩子,她总是滔滔不绝。的确,她班上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班级在全市可谓小有名气。

“基础教育”的关键是“基础”

“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他自己。”旻旻总结道。她所研究的班本课程,的确可以发展孩子的特长,张扬孩子的个性。

“可是,旻旻,如果某个孩子的品行不行,该怎么办?”我反问。

旻旻没有回答,她可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正如当下很多学校、班主任在追求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课程本身就似建房子时的装修而已?一所房子设计、装修再好,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是经不起哪怕很小的地壳运动的。这也就是在时下这特色、那风格不断涌现的教育背景下,孩子们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品行等问题却日趋严重的原因所在吧。

诚然,这也是很多年轻班主任没有修炼好带班基本功,而热衷于去学习所谓“先进”理念最终却无法“先进”的根本原因所在。

旻旻问:“老师,那您说,什么才是基础?”

我说:“我们首先要界定两个概念:‘教育与‘基础教育。时下很多朋友动辄谈教育如何,而忘却了自己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关键词不是‘教育而是‘基础,‘基础才是工作的重点。这个‘基础是什么呢?就如农民种地,他首先要保证自己撒的种子是饱满健康的。教育也一样。培养具有积极向上力量的人,才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所以,以你所在的初中为例,我认为初一年级你不要去做什么班本课程,不要去做特色培养。先要带稳班级,让孩子成人,然后再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注入动力。”

“那初二呢?”

“初二就可以开展你研究的班本课程了。正如你所说,班本课程就是为了让每个孩子最大化地成为‘自己。我之所以强调基础,就是因为如果一个孩子的做人有问题,他越能成为他自己,结果可能越可怕。有‘基础,孩子的成长才有保障。所以,班主任切莫不打地基就装修。”

“老师,班本课程就是班主任工作的终结吗?”

我喜欢旻旻这个学生,就是因为她总会不断地追问。

当然不是!打好基础也好,班本课程也好,其实说到底就是班级的生态文化建设。我们很少会追问:研究班主任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人回答是管好学生,有人回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人的答案可能是让每个孩子都身心健康,也有人的答案是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为他自己。说到这里,请允许我讲另一个话题——教育改革。

构建人与人、人与知识的关系

“回顾以往的诸多改革,多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比较典型的‘某思模式‘某口模式,以及几步教学法、循环大课堂等,基本是在课堂如何操作上下功夫。所以这么多年,多见昙花一现,少见持久鲜艳。”

当课堂变革遇见问题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考试方式的变化。结果呢?不言而喻。在变革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的时候,我们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学生学习生态和学习情态的构建。我们喊着“以学生为主”,实际多数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很少把激发人的内驱力放在首位,把人与人相处的生态环境构建好。

“老师,那班主任工作是不是在解决人与人的关系?”

是的,我曾经不自量力地为“课程”下过定义:所谓课程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构建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知识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构建人与人的关系,让人在与人的相处中获得灵魂的归属感和价值的被认同感,从而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积极向上。一旦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积极向上的生态环境建立,即使不变革课堂,孩子们一样可以学得很好。以“合作學习”为例,我们所能见到的模式,总是会在课堂上留一段时间命名为“合作学习”。如果把“人与人”的学习生态构建好了,合作学习在课前就会发生,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就是组间的合作,而非组内合作了。

抓住时机,旻旻又提出问题:“那人与人的生态构建更重要了?”

那还用说!如果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来套,人与人的生态构建是水面下的7/8,而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只是水面上的1/8而已。这就是班主任工作重要的原因所在。

我们需要研究基于课堂的德育如何做。例如,如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课堂之前更好地发生?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又该是什么模样?如何让自主更高效,合作更有效?这样就构建了更好的人与知识的关系。有了构建好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前提,又做好了人与知识的关系构建,这样的改革才叫作“教育改革”。

班主任研究:四位一体

看到旻旻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知道我们之间的交流找到了共鸣处。虽然这种共鸣不代表“正确”,只是代表我们的思考。

“班主任研究分三个阶段:带稳班级的基础阶段、个性发展的班本阶段以及构建人与知识关系的课堂阶段。是不是这样?”善于总结,也是旻旻的长项。

我问她:“你能保证孩子们有持续的动力跟随你的节奏吗?”

她问:“研究教育评价?”

是的,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所说:教育评价是促进学业成绩提升的最为核心的因素。斯莱文的表述不一定科学,但至少表明了教育评价非常重要。只是我们通常把评价当作了衡量的尺度,然后根据这个尺度表扬、惩罚或者分类,把每个评价对象置于被“烤”的位置。真正好的评价应该是“促进”的手段。

她又问:“老师,如何‘促进呢?”

我没有马上回答。这需要我们共同去研究。完整的班主任研究应该分为四个阶段:带稳班级的基础阶段、个性发展的班本阶段、构建人与知识关系的课堂阶段以及促进持续前进的评价阶段。

总之,班主任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班本班级班主任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利用园本研修提升教师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中职班主任班本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研究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浅谈农村幼儿园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