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普通高校日常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2019-04-26 10:06刘伟曹迎春徐霞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

刘伟 曹迎春 徐霞

【摘要】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各领域,尤其对于普通高校的日常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教师传播知识的进度,实现多元化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因此,对信息技术进行更多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资源共享;增强认知;节约时间;信息交流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编号201700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各领域对于科技的运用频率大幅增加,而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运用科技的手段实现更高效的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必备要求,它不仅能够传递最新的知识信息,而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共同进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这门技术对于高校的教学有极大的好处。

一、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已普遍应用于我国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之中[1]。陈琼等据调查显示,我国90%的高等院校已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其中,70%的高等院校在教学之中只采用多媒体教学,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占有巨大的比重。

由于高校有着许多的实际应用型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学生所需要的内容呈现在眼前,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讲述知识,掌握学习要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集中注意力,还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二、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

以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学为例,目前各医学、药学、农学及生物类院校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了实验动物学课程[2],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在国际上它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奠基学科,并且实验动物科学条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环节努力的方向。它涉及医学的各个邻域,如遗传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实验动物学、营养学、毒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发展应用必然要求作为基础学科的实验动物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创新。由于学生受到实验场地、老师、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本科学习期间,他们并不能通过大量的实验或者更加专业的指导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对于事物的感知仅凭在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果在这时候能够运用到现代科技技术,如AR(Augmented Reality,即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对象,让学习者在现实环境背景中看到虚拟生成的模型对象[2],学习者自己有更多的控制,这样既符合皮亚杰“把实验室搬到课堂中去”的设想与实践[3],让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的实验对于实际操作细节进行更加真切的了解,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关于“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的观点[4]。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后的时间加以重新学习,对于遗漏的教学内容加以补充。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学生通过对实际操作视频的回放可以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广泛,学生想要获得知识,已经不仅仅只有通过面授的方式,他们还可以通过上网络课的方式攫取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于是,网课这种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教学形式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由于各种因素没有考取理想大学的学生获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在现代科技日益进步的状况下,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名师风采,不同地域、不同大学的学生都可以获取名师课堂的知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因此,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控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如,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速度和效率也不同,一堂课下来,所接收的信息量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学生来说,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拉下的课程重温一遍,这样反复地学习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并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且,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对于教学风格的选择也是多元化的,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对自己所欠缺的那部分知识着重补课。

四、信息技术可以加快教师传授知识的进度

众所周知,教育不是生搬硬套,学习不是死读书,无论是传统的教师单讲的教育模式,还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只要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播,让学生接收到更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就是好的教学方式,在合适的教学阶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掌握的重要节奏。因此,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关系,必须要梳理得十分清楚,才能够做到如鱼得水。

在传统教育课堂中,教师在备课、板书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由于现在信息的快捷,输入等量的信息,使用电脑多媒体的效率远高于纯手抄,不仅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更好的教育模式,也能够节约学生的时间,利用信息化的模式快速便捷地得到大量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可以加快教师传授的进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是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很多学校的硬件设备资源不足情况十分严重,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便形成了落后的局面。教师与学生如果只是听取枯燥的相关理論知识而没有实质性操作的话,就会失去兴趣,所学习到的东西也很少。因此,增加硬件设施的配备,切实让教师与学生进行使用和学习,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使学习更加高效的重要手段。

五、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多元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信息化社会的优点在于资源的共享以及选择的双向性。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于某些教师的某些课程并不感兴趣,于是上课便失去了自觉性和积极性。如果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教师和课程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有利于让学生接受多元化的信息导向和价值判断。对于同一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相同观点方又会因为不同的生命状态而做出不同的解释说明,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口传身授这种单一的方式获得观点和价值取向,这样所培育出的学生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创造出来的产品,即使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也会因为教师思想的限制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和坚持。当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学生就能够接触到更多有趣的思想,从而对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做出新的判断。在多元化思想中成长的同学,对于这个世界就会有更多的认知和理解,并且在不同的思想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更利于自身的发展[5]。我国教育部爱课程网和网易在2014年合作推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OOC平台。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MOOC资源,实现高校网络教学课程,实现师生网络互动教学,实现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提高在线评估教学效果,拥有适合高校学生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实现在线课程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改革。

六、高等院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及改革

据胡红霞等报道,我国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师并非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只是认为还不到教学模式改变的时机,再加上习惯使然。教学模式的改变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教学资源,短期内还没有回报,没有教学价值,造成一些高校的在线课程教学流于形式。从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来看,改革信息教学刻不容缓。因此,高等院校的领导者要将从长远考虑,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实践,时刻注意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加大建设力度。立德树人是学校一切建设的最终目的,学生是学校建设的中心。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为本”的原则,加大在线课程建设力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正需求。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为学生建设一个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习方式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充分利用其优势辅助教学工作的完成,便可以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琼,杨洁.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前沿,2017(46):164-167.

[2]王晓辉,王钜.实验动物学专业课教学初探[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01):51-52.

[3]蔡苏,王沛文,杨阳,等.增强现实(AR)技术的教育應用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05):27-40.

[4]Oiaget J..The stages of 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J].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Context: Readings for Future Teachers, 1965: 98-106.

[5]JonassenD, 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model[J].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4, 34(4): 34-37.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如何处理教学局域网资源共享中的常见故障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新疆:发展远程医学 促资源共享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道、势、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