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现代主义建筑

2019-04-27 01:41陈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

陈璐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城市的规模及数量日渐增长,人们对于新的建筑形式需求逐渐扩大,非常多的建筑设计创造了新的时代潮流。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科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朗香教堂,它简约特别的外形设计和美轮美奂的用光手法被誉为20世纪最具震撼力、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文章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出发,逐步分析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外部造型和材质、色彩、光影以及设计师的巧妙构思,并谈谈它与传统教堂设计上的本质区别,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以及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勒·科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朗香教堂;建筑设计

20世纪初现代主义设计兴起,它是一场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同一时期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在欧美等国家开始产生。德国、俄国和几个西欧国家的设计师们为了寻求代表新时代的设计形式,开始在观念、风格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寻。现代主义建筑是对设计长期以来为极少数贵族、权贵精英所享用的一个反动,设计的先驱们希望改变这种现状,使设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同时,他们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运动去建立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来改变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

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设计要有其功能性及实用性。提倡建筑的功能价值,讲究设计的科学性,强调设计应该以功能为核心,重视设计实施时的效率与方便性。其次形式上反对装饰主义立场。提倡非装饰性的简单几何造型,不再重视华而不实的设计,色彩上基本都是黑白灰中性色,去除鲜艳的颜色,坚持建筑为大众所拥有。最后强调设计上重视整体空间的考虑,重视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现代主义建筑的初衷是面向普通劳苦群众,因此降低了建筑成本,不再用以往价格昂贵的建筑材料。同时,现代主义建筑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方式,采用柱子支撑、幕墙结构,加上一直采用工业化的黑白灰中性色彩,逐渐变为了一种冷漠又理性、少则多、简单到极致的建筑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往往采用同一的、单调的设计对待不同的设计问题,忽视了人的要求、审美价值以及传统的影响。

到了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逐渐披上了形式主义的外壳,走向了形式主义的道路。在美国丰富的思想冲击下,现代主义建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奠定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思想基础,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发展。他希望利用现代主义设计去创造美好社会,具有现代主义设计典型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思想。1955年,他设计的朗香教堂坐落于法国东部的一座小山頂上,这座教堂一建成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从外形看,朗香教堂的造型扭曲浮夸,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再配合它独特的光影效果营造了一个奇幻的时间与空间,建筑材质方面依旧采用了现代主义建筑所推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支柱支撑起整个建筑的结构特点。从整体的外形看,朗香教堂墙面全部倾斜,呈几何体形状,看起来有些变形弯曲;举行祈祷仪式的教室呈半圆柱体状,在外形上和谷仓十分相似,屋顶向上翻卷,与墙面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墙面上有大大小小或方形或圆形的窗洞,使自然的白日光柔软地穿过厚厚的混凝土墙,墙上还镶嵌着许多彩色玻璃画,呈星状分布着。建筑整体颜色呈白色,屋顶呈深灰色,教堂高低错落地分布在山顶上。随着光线进入教堂内部,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不规则的空间布局,以及透过间隙和彩色玻璃窗户射进来的自然光线有着不同的颜色及形状。柔和而温暖的光照射进来,给人一种笃定、信任以及安详的状态,使整个教堂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勒·柯布西耶主张在建筑设计中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创造建筑新风格,他希望现代主义建筑能跟随社会的变化,和工业化大生产化的时代相适应。柯布西耶60年代设计了一系列的宗教建筑,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表现了他的宗教化趋向,此时的柯布西耶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充满了深奥隐晦的形态特征。

朗香教堂所有的立体面都不相同,足以见得设计师的良苦用心,使得设计风格值得深入探索。教堂设计中有曲线的倾斜墙体,还有直线的方形玻璃,曲中有直,直中带曲,使整体设计层次丰富多彩,不落俗套。窗户上一个一个小圆洞的设计也是千奇百变,无论是形状还是位置都别出心裁。从整体来看,朗香教堂没有其它华而不实的装饰,都是基本的建筑线条,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了空间与时间的相互融合,从视觉上看起来简洁大方,设计新奇。把装饰性的设计全都摒弃,充分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时期的建筑特点。

朗香教堂和以往的传统宗教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传统的教堂如哥特式建筑特点是高塔尖耸,在设计上利用肋拱、尖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来支撑顶部重量,同时使用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典型的代表,四根细柱附在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形成向上的动势,内部遍布彩色玻璃画。又如罗马式教堂,建筑结构以圆拱为主,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扶壁和柱廊为其主要特征,强调整齐壮观和粗犷有力,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是典型的代表,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纵向四排圆柱,椭圆形拱顶覆盖,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再如巴洛克式教堂,建筑特点喜欢运用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这些特点在圣卡罗教堂有所体现,其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正门上面的分层檐部与山花做成了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从整体上看,传统教堂走廊较长,细长尖锐的顶部直指天空,把人的目光引向上空,而朗香教堂高低错落的房屋排列结构,外形像钢筋混泥土随意捏造出来的造型。它改变的仅仅是外形和空间结构么?也许与当时宗教信仰的观念有关,也许与社会变化有关,也许和当时世俗有关,但在本文当中,精神文明信仰的变化不是叙述的重点。

郎香教堂随着时代的改变,也做出了新的调整,不仅在建筑结构上与传统教堂有所区别,在色彩应用上也做出了改变。如哥特式传统教堂,建筑多为浅褐色,而朗香教堂外形呈白色,屋顶呈深灰色。同时朗香教堂完全去除了传统教堂的空间设计,形成了一个新的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堂对于内部的装饰性、细节性显得尤为在意,目的在于把教堂设计得富丽堂皇,它们讲究教堂外形的对称与完整。而朗香教堂外形复杂独特,内部反而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它是空间结构的复杂不是细节的复杂。

和传统宗教教堂相比,朗香教堂除了空间结构和造型色彩的不同外,更加强调光与影的设计处理。厚厚的墙体开着漏斗状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阳光透过玻璃若隐若现地穿透进教堂里,创造了一个流动的神秘空间,有一种上帝在人间的感觉,使人感到更加肃穆、庄严。在阳光充沛的南墙上,表面上看似柯布西耶随意地开凿了很多或方或圆的窗洞,暖暖的日光穿透过这些窗洞自然地落在教堂地面上或是落在前来做礼拜的基督教徒脸上,温暖了整个室内,营造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非常符合有信仰的宗教教堂。与此同时,教堂的北墙和西墙几乎完全封闭,没有光照射过来,这两面墙为上述光的展示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背景。这种合理的明暗对比更加深了视觉冲击力,留给人们更深的记忆。

在朗香教堂的建筑设计中,柯布西耶通过各种巧妙的控光手法在信徒和神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收获了广大受众者情感上的呼应。通过对比分析朗香教堂与其它传统教堂的差异性,逐渐认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特征是摒弃华而不实的装饰转而走向空间结构的过程,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在各个不同时期,人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各不相同的,设计师和设计理论研究者要做的就是把握当代人的心理特征和对建筑的精神追求满足人的需要,通过美和科学的方式,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以及人民满意的建筑。柯布西耶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及设计理念的追求,将像指明灯一样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现代设计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改变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形设计,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设计思想、生活方式,现代设计的发展关乎着我们生活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如今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中,作为当代设计师的我们,设计的产品依然是为大众所服务的,要充满人文情怀,具有良好功能,造型美观且环保,要符合时代潮流,不仅要注重其功能性,更要在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参考文献:

[l]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张伟.现代主义设计探源[D].河北大学,2005.

[3]吳静.探析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设计中对自然光的漫射处理[J].美术教育研究,2013,(4).

[4]梁富新.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本质及反思[J].设计艺术研究,2014,(2).

[5]严天明.从朗香教堂的建筑角度看现代建筑的审美[J].现代装饰,2015,(1).

[6]徐笑非.朗香教堂建筑细部设计的启示[J].装饰,2016,(2).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