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城市形象定位对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2019-04-27 01:41黄尔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

黄尔

摘 要:针对梧州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梧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城市为研究切入点,依据城市形象的构建理念,结合梧州的实际情况,树立深刻的梧州城市形象总体定位理念,通过城市味觉、城市视觉、城市知觉、城市触觉、城市听觉、城市嗅觉六个方面对梧州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总结出适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梧州城市新形象。

关键词:城市形象;形象定位;策略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广西教育厅高校面向项目(200805LX390)研究成果。

一、梧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的必要性

(一)经济战略的客观需要

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有利于提升梧州在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位和竞争能力,其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向东开放的龙头作用。2011年两广签署 《“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梧州与肇庆交界区域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构想。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重点围绕发展大生态、大智能、大物流三大高端产业链,在战略上打造新兴产业、传统资源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三大产业群。

历史文化、城市文化、城市经济,是体现城市对内创造凝聚力和对外创造辐射力的核心,在经济层面上进行文化传播、文化包装、文化创意的构建是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忽略的有效方式。

(二)城市现状分析和发展动态

城市文化艺术研究与城市文化产业、城市包装与城市文化营销,对城市经济提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首先,城市历史文化应用经济研究,使城市的经济加速具体化、系统化,提出了城市文化定位、城市文化轮廓线、城市沉淀文化特色等对城市经济提升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次,随着“新城市建设美学”的产生,城市文化理论在西方国家开始萌芽,明确了城市文化经济存在及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目标;最后,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历史文化理论在欧美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运用,人们开始将城市文化积淀与城市经济相结合,对城市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塑造方法、价值和意义进行讨论。

(三)现代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是岭南文化发祥地、粤语发源地,在现代经济社会,梧州应怎样发展?我们要挖掘自身源动力,遵循本土特色与地域发展规律,提高城市品质,有效促进梧州城市全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梧州目前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和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更需要一個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全面的规划。梧州已经陆续产生多个定位,并有了一定的传播效应,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一直处于定位模糊的状态。在近年,梧州政府也专门召开过城市形象宣传工作研讨会,然而,直至今天,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在梧州还没有形成。

二、梧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的现实性

(一)背景与思路

梧州历来是水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商品集散地,也是珠江流域的大商埠,服务业历来是梧州城市的经济支柱,轻工业也比较发达。自古作为西江流域的驿站、商贾交汇之点、东西文明融合之地,其街道建筑、饮食、习俗、语言等延续着岭南粤文化的传统、历史风貌且具有中西文明交汇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传统名牌产品、丰富的饮食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梧州城市形象定位是梧州经济发展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的强力需求,是梧州可持续发展,推进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梧州依托粤文化,彰显城市人文美学的重要窗口。

(二)认知与特色

1.传统文化产业

梧州,古有苍梧文化、舜帝文化、广府文化、佛教文化、龙母文化、钱币文化,近有骑楼文化、六堡茶文化、粤剧文化、人工宝石文化、龙狮文化等。这些构成了梧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梧州在打造城市经济文化品牌方面拥有了先天优势。

2.特色文化产业

宝石节以宝石为媒,延长了宝石产业链。六堡茶,是其特有的茶叶品牌,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利于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梧州龟苓膏从传统小吃转为工业化生产,销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

3.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梧州在文化产业方面有梧州龙母庙-骑楼城AAAA景区、藤县石表山旅游AAAA景区、梧州茶厂、旺发新工艺、旭平首饰、双钱实业。梧州三宝即人工宝石、六堡茶和龟苓膏,有效提高它们的文化品位和品牌影响力,能进一步增强梧州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4.文化遗产

梧州文物收藏单位共有29家,除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外,最终确认有993件(套)文物,包含了大批量的古今书籍、雕刻印章、名人字画、历史文档、身份证件、珍贵照片、木器家具、陶瓷器皿、金属器皿、远古石器等。

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梧州中山纪念堂、李济深故居、蒙山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梧州市中和窑址(宋)和梧州近代建筑群(清至民国),它们被列入“古遗址类”及“近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我市近代开埠以来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6.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23项,市级78项,包含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间文学、传统体育等10个门类17个类别,分别分布在三县一市。

三、梧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的构建性

(一)梧州味觉

通常来看,城市形象定位很难和味觉联系,然而,当城市形象和城市传统美食相联系,能够刺激人们产生味觉感受。同时,味道不是只能尝的,还可以看得到,闻得到。梧州历史上不乏美食,冰泉豆浆、纸包鸡、六堡茶、龟苓膏、醒醒田螺、岑溪三黄鸡、龙山三蛇酒、梧州豆腐渣等等,数不胜数。

策略构建:变“作坊式”经营为现代经营管理,打造“梧州味觉航母”;变“散点经营”为大型“团状营销”,促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餐饮企业“抱团取暖”;变“文化需要”为梧州美食文化“内燃机车”,促进美食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所以,梧州味觉的作用不容忽视,其能够营造直观、简洁而又出其不意的城市形象效果,形成梧州味觉独特的“美食形象区”。

(二)梧州知觉

人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及对事物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被称为知觉。一个城市的管理,有内部构架与对外形象传播的关联,使人们在对城市形象认知的过程中,形成立体的感知,这就是城市知觉。

策略构建:知觉是感知的经验,如果城市环境的多义性被消除,感觉的多义性就会消失,而知觉完整就被提升。在梧州对外传播对内管理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联系,使城市形象传播系统纳入顶层的主要工作之中,形成城市形象立体的规范传播、规范管理、规范监督、规范执行,形成梧州知觉独特的“思维形象区”。

(三)梧州视觉

视觉疲劳原因是没有充分激发起感官体验。一个视觉优秀的城市,会引导人们将自己所有的感觉完全开放,然后利用视觉景观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城市信息,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其存在时,所有的信息就已经实现了精准而丰富的视觉传递。

策略构建:将梧州骑楼城、梧州中山纪念堂、李济深故居、梧州海关旧址、英领事署旧址、梧州邮局旧址、新西旅店、天主教堂等元素进行有效的路径设计、有效的节点安排、有效的非遗表演、有效的美食穿插,使人们有效参与其中。如果城市给人们带来视觉愉悦,他们自然也会对城市倍增好感,以此形成梧州视觉独特的“观色形象区”。

(四)梧州触觉

所有城市形象都存在载体和媒介,它们“质感”不同,对城市感受不同,所以才有“一触即发”和“触动心弦”的说法。

策略构建:城市质感,即城市物质的真实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真实表现质地方面引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如城市的经济、城市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生活的节奏、城市的建筑、城市的历史等等,使人产生逼真之感。利用梧州触觉,传播梧州形象:给人机会去体会、触摸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西江航道、西江机场、梧州南站、梧州高新、梧州环城高速等等。城市质感是城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魅力激发人们的觸觉,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投资体验,以此可形成梧州触觉独特的“触感形象区”。

(五)梧州嗅觉

城市形象定位的嗅觉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梧州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味道悠长,山水宜人,清新环保,适合发展大生态产业。

策略构建:苹果公司的包装,加入香气,缩短消费者和产品的距离。梧州做好大包装,使旅游者,一进入梧州区域就闻到清新空气,鸟语花香,喜爱上这个花园般的城市。城市嗅觉,能唤起、加深和改变记忆,营造新的城市嗅觉,形成梧州嗅觉独特的“嗅觉形象区”。

(六)梧州听觉

听觉与视觉相互联系。有声电影的诞生使人们感受到听觉与视觉结合的魅力。音乐贺卡在文字祝福映入眼帘的同时播放生日歌,其效果是单纯的视觉无法超越的。

策略构建: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23项,市级78项,包含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间文学、传统体育等10个门类17个类别。应在梧州骑楼等有效的节点,选择有效场所,通过政府扶持及民间资金参与,进行表演与传承二手运作。听觉与视觉,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有利于形成梧州听觉独特的“听觉形象区”。

四、梧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的影响性

本质上,城市其实就是一件“商品”,应该被“品牌化”。城市形象定位,体现城市的个性和价值取向,不仅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表象,还是一个综合设计体系,需要其形象定位支撑,与商品和企业等软实力是相互联系的。旅游定位、环境定位、交通定位、产品定位、企业定位、竞技定位、人文定位、文化定位、服务定位、设施定位、人物定位、政府定位等构成并支撑着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靠城市不断地发扬与继承传统元素,继而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持续渐进地充实城市内涵,丰富城市内容,提高城市认知度,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原理去进行营造。

形象定位的应用,能够从城市综合发展、完美的政治经济生态规划等方面提升梧州市城市形象。形象定位系统将从城市味觉、城市视觉、城市知觉、城市触觉、城市听觉、城市嗅觉六个方面对城市形象进行定位,这就包括了梧州历史、梧州文化、梧州美食、梧州非遗、梧州景观、梧州产品,特别是城市定位中,针对梧州市现有的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这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形象归属感,保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城市现有的人文环境形象不遭破坏,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卫国,何宛夏.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J].重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2]张学荣,元名杰.论城市形象建设[J].城市问题,1996,(1).

[3]孙湘明.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梧州学院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大理旅游城市形象传播分析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关于改进城市形象宣传片制作方式的建议
运用纪录片传播城市形象问题的思考
微信平台上中国城市形象修辞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