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019-04-27 01:40桑鲁兵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施工安全公路工程

桑鲁兵

摘要:公路施工建设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通畅性,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时时相关,如今我国的公路建设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提升公路里程的建设中,我国也越来越关注公路质量和安全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山区的公路建设中,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作为施工的首要前提,它直接关系到公路的质量建设,关系到公路建设工期的进度情况,而一旦处理不当,出现塌方这类的情况,遭受损失的不仅是经济,还很可能危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本文就立足于这样的环境下,探讨我国在公里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工程安全管理

引言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在如今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在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土建工程中,安全施工管理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向成熟的方向发展,集合到整体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在向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具备了一套学科发展体系的基本雏形,如今在国家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发展理念下,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管理内容更多,管理的标准更高,但是它也越来越影响到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关注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成为了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发展要求,工程的建设保障,关注工程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一、当下我国的公路安全施工的事故原因分析

针对我国当下公路施工的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得到背后的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在关于公路施工的安全调查中,很多施工人员认为,道路施工不比城市的高层建筑施工,在道路的建设上几乎不存在坠落的风险,而对于其他风险的意识远远不足,这导致了对于道路建设的总风险性的评估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线上,在管理层上,管理者也将管理重点放在对于道路质量和建设进度的管理上,而对于施工人员的装备检查和操作的规范性检查较为忽视,还有就是对于地形土质的了解不够全面,这就导致了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管理体制中的漏洞频繁

在思想不足的情況下,依靠体制管理也可实现对于管理效率的有效弥补,然而在管理体制建设上的不足也是当下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一大问题。

在体制本身的内容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和缺陷性,所谓滞后性,就是在道路建设上不能根据时代进步和实际的建设环境变化对于制度进行修正,这导致了在管理上脱离实际,缺乏操作的可行性,比如在石灰岩地区进行道路建设时,如何根据石灰岩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建设,这就需要较好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但是在体制上往往无法做到如此详细,因而带来了很多体制上的漏洞和缺陷。

然后在人员的定位和职责划分上,管理体制也有很大的不足,将责任落实到人,这可以很有效地提升个人的积极性,消除工程建设的质量隐患,然而由于制度建设的不足,个人的责任存在较大的重叠和漏洞,导致在面对同一桩工作时,执行人员的积极性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而在出现事故时,又难以确定责任归属,导致工程人员之间发生呢个发吨冲突,这也是制度本身建设不足导致的后果。

3、监测部门的监测力度不足

建立适当的检测部门,对于最终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可以很好地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漏洞,实现对最终建筑品质的提升,然而在当下我国的道路建设上,基本采用的对外承包的方式进行,在很多道路的建设上采用政府批准,地方集资建设,最后投入使用的环节进行,在该环节中,缺少对于道路工程品质的验收环节,所以这让道路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缺乏监测部门的协调和疏导,导致一些较为明显的施工问题也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根除,在应对道路问题时,往往采用边使用,边翻修的方式同步进行,这给道路行车和道路施工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

4、施工方面的技术和装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如今在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发展出了许多创新的,高科技的现代化建设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这些现代化建设技术十分依赖于现代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现代机械装备的支持,而在地方的建设中,往往因为技术和装备的不足导致在施工上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在一些乡村道路的建设上,装备和人员操作技术的严重不足导致基本的道路桥梁建设都十分苦难,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还让道路在试点建设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外部施工隐患的分类

在道路施工中,除了来源于施工队伍本身不足带来的施工隐患外,外部威胁也是重要的隐患来源,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1、化学伤害。这类伤害的主要来源是施工过程所需要的化学品带来的危害,比如炸药爆破威胁,有毒以及腐蚀性物品的威胁。

2、力学伤害。力学伤害的主要来源是建设中的力学问题估算不足导致的一类伤害事故,比如地基建设不够牢靠引发的塌方事故等等。

3、天气威胁,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天气的变动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威胁,比如大雨带来的泥石流滑坡事故,闪电带来的雷击事故,大雾带来的建设通讯障碍等等。

4、地质威胁,地质威胁主要包含地质构造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在石灰岩的建设中,很容易出现地表沉降现象,还有一些突发性的地震等情况也属于地质威胁因素。

三、强化道路建设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

1、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建设力度

在具体的思想建设上,需要着重普及安全施工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建设推行上,可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展开思想建设,首先,高层管理人员要注重对于自我知识技能的提升,主动学习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争取在施工队伍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必要时,外出参加思想培训课程,保证自身具备足够的领导能力和决断能力展开对于施工对于基层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

在针对基层人员的思想建设中,如果不具备场地培训条件,可以考虑采用上下班机会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思想宣传,通过阐述安全施工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员工对于施工安全的重视,然后还应当针对操作中的具体实现流程就行示范,提升员工的技能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员工的施工技术操作水平的提升。

2、加强对于施工制度的建设

加强对于施工安全制度的建设,这对于规范施工操作性,提升建设的时效性,落实建设人员的责任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操作上应当注重对于以下板块的建设。

首先是在体制的内容板块上,需要注重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在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环境对安全管理体制进行更新,针对其中不符实际的管理条例进行删除并添加实际现场管理所需要的新内容,在安全管理体制的责任划分板块上,要根据个人的工作内容将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责任划分的重复性和漏洞的产生,以提高员工的施工生产的积极性,在执行上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考核,以确保制度的权威性。最后要加强奖惩板块的建立,对于主动遵守安全施工规范的员工进行嘉奖,树立模范效应,而对于违规操作要做出及时的批评和改正方向的指导。

3、落实对于监测管理手段的完善

要提升制度的权威性,同时确保施工安全规范的具体执行情况,提升工程建设质量,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手段,落实对于现场施工现状的监管,首先在管理人员方面,需要定时和不定时地对现场的材料管理情况、机械管理情况、员工操作标准、部门协调情况进行综合有效的管理,以提升现场管理的有序性,然后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研,确认每一个安全环节的执行情况,发掘现场的安全隐患并做出有效的规避措施,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鼓励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对于不符要求的操作进行相互指导改正,以确保操作的规范性,最后就是在验收环节,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进行详细的验收,对于不符要求之处要责令相关道路施工人员进行修改,以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

(作者单位: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费县公路管理局)

猜你喜欢
施工安全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论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烟囱爆破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供电企业配网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与管理探究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探讨公路工程企业项目化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