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的探析

2019-04-27 01:40华俊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节能减排

华俊

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自然科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时正需要对学生进行“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的全面培养,引导学生从小建立扎实的化学意识等,养成良好的化学发展观念等。在对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中,需要教师关注到“节能减排”的意义,通过对学生观念的培养、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分别拓展等,逐渐养成意识。

关键词:高职化学;节能减排;环保意识

前言:

“节能减排”意识在本质上属于环保意识的一种,是近年来教学工作发展之下必然要关注到的环节。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节能减排”的理念是在实践中可操作、可控制、可感悟的,紧扣课堂教学需要,将“节能减排”意识进行充分的传播渗透,使其体现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能够切实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学生心中埋下环保的种子。

一、“节能减排”意识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意义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也进一步加强,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保护型经济模式的全面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全社会环保意识都得到了普遍的增强。环保意识的形成,能对学生日后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化学学科及相关专业与环境污染有着深刻关联,环保意识的培养能够恰到好处的引发学生成长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起对化学的责任意识,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注点,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具体到化学学科而言,化学实验中本身就会出现大量的污染的可能性,因此,环保意识培养本身就应当是当前高职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应当成为学生在化学实验之后的必然意识,成为为学生建立的基础性内容。在化学相关专业学生日后从事行业中,很多都是重型化工产业,对于产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行业探索的新课题,环保意识的发展配合了这一理念,成为教学的必须。“节能减排”是化学学科中环保意识的基础方面,能够最直接的影响到学生在化学实验等各方面的行为,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发展,给学生带来切实的体验,在此加以讨论。

二、“节能减排”意识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深化课堂环境保护意识渗透

深化课堂“节能减排”意识的渗透,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展开讨论,以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实现课堂环境保护意识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在日常教学中,将“节能减排”作为一种意识融入到各个环节,实现当前教学的全面发展;其二,“节能减排”意识的传递,前提在于教师本身具有這样的意识,作为一种习惯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将其作为一种理念传递给学生,最终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其三,“节能减排”意识的传播,需要有意识的与教学内容结合,将其与课堂环境保护意识相结合,找到其结合点,最终推动当前教学工作等的发展等,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在理论教学中促成“节能减排”

在理论教学中促成“节能减排”,能够将其融入到知识点中。在理论知识中,推动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的建立,需要从理论知识的多个角度进行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作出判断,找到绿色化学理念的切入点。如在教学生硫酸的工业制法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观看录像的反应时,找到“三废”的产生过程及处理原理等,并且在这样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工业废物对于工业运转成本的影响,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全面推动其“节能环保”意识的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注,在生活中挖掘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给学生带来更为全面的关注与发展,全面达成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发展完善等。在理论知识发展过程中,能够找到理论知识发展之下的人文与知识结合点,实现教学发展。

(三)在实验教学中践行“节能减排”

在当前的化学实验中,注重“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需要将“节能减排”切实的运用于日常的实验中。如在实验中,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用最少的化学原料去完成实验,这就是“节能”理念的体现。在每一个实验过程中,都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如何用最少的化学原料去掌握最多的化学内容,全面达成实验的发展。这些行为能够对学生以启发,当实验完成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一个实验会产生多少废弃,而如何处理这些废弃最为简单有效等。很多时候,学生多思考一步,就能对整个化学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然,这种思考也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与激发的。

(四)探索实践中的“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在小处着眼,是学生课堂中的一个小小实验体验出来的,在大处着眼,影响着社会工业的整体的发展,是在学生未来工作中需要坚守的原则。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践行“节能减排”。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拜访和参观工厂,作出环保报告,了解工厂是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的,这些了解看似与当前课堂联系并不紧密,但是却能在学生未来成长中产生积极影响。

“节能减排”是化学教学中的基础性的环保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积极的关注,给学生以启发,最终达成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发展,在教学阶段,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创设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Joy A.Palmer. 21世纪的环境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月梅,等.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方法论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6(5):84—85.

[3]苗深花.微型化学实验设计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4):38—39.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节能减排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南京市民绿色出行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