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角度下中国环境治理方法分析

2019-04-27 01:40潘桃姜逸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方法

潘桃 姜逸

摘要:经济飞速发展为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的艰难处境,在污染程度上不断的加重,生态也随之破坏加剧,总之,我们的环境面临的相当严峻的现实。在此之下,我们必须要想出治理环境的有效途径,采取各种办法结局环境问题,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的道路,确保我们能够拥有蓝天白云,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善治;环境治理;方法

一、环境的相关概念

环境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周围的境况”,即处理中心事物与外物之间的联系,分清楚环境的范围和内涵,它是根据中心发生变化而变化的,而中心事物又可理解为公共事物,从古至今,环境是被广泛认知为公共事物,是被人们支配的公共资源,这显然是由其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比如环境本身就具有非排他性,即可融性和不可分性比较强,不是某人的私人物品,而是被大家所共享。同时在消费和收益上也具有排他性,可以免费的享受无条件的“服务”,其中有人从中获益也不能改变和影响其他人也从中获益,也并不能排除或者自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包括一些风景名胜和文化遗迹的破坏等。

二、善治的概念及相关内涵

当今社会,治理理念蓬勃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市场和政府的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遏制,这时候治理会承担它们在某方面能力不足的替代者的角色,它只发挥补充作用和功能,在实际资源配置却不具有相关的权力,更不能代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我们能看到社会资源配置在治理工程中同样失灵的现象。这就产生了很多两难的境地,于西方学者根据这一现象就提出了善治的内涵。在社会的任何领域发生的问题都可以依照这一方式作为解决形式的参考,比如环境问题,政府干预和市场管理都不大的時候,善治可以在其中发挥其重要的本质性功能和作用。善治就是公民和社会联合起来在最大程度上最到最好,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反应了当时要求的利益最大的的目标体现。善治在形式上又可以理解为所谓的公民与政府的合作,是新型关系的建立,彼此都达到一种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状态,在互动与户主中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强有力的效力。

三、环境善治在我国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环境善治更大程度上国家广泛的采取信息和手段的过程,属于一种治理的补救措施,包涵了国际善治理念,也标志着治理环境已经被全社会所认可。我们也发现,环境善治这个概念在很多领域已经过体现出来了,甚至在一定区域或者整个范围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不断的善治行为的相关机制和政策谈款也相继应运而生,尤其在环境治理领域居多。这样做的好处是,无疑让治理环境这样复杂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支援力量和政策导向。

然而,还有一个事实必须要注意到,那就是环境善治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在各种说法中都是依据自身所处的语言环境以及不同的生态状况而言的。在这一领域,我国有名的学者朱留财有一套自我的认真和研究。在他看来环境治理是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中,环境福祉的利益相关者们谁来进行环境决策以及如何决策,谁来形式权利并承担义务,已达到一定的环境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并力求绩效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呢”。环境善治在某种意义上理解就是环境治理水平较高的说法,当然主体可能不止一个,既有政府的表现,也有公民自身的表现,是二者进行的良性合作,进而达到最优状态。政府主体和公民主体之间拥有互惠互利的关系还远远不够,还应存在一定的利益协商和完整的系统体系,在强调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过程中,逐步通过彼此之间的改善和不断的协商和共同的努力,让环境保护工作走向成熟、健康、有效的过程。面对我国存在的环境隐患和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这种国与民充分联合,共同扶持的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环境善治的标准衡量

究竟我们的环境善治到什么程度才是比较好的地步呢?笔者相信有许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满足问题答案的需要有几个标准实现:一是合法性与法治性。环境善治的合法性是公民的内心夙愿和相关要求,公民对政府制定出来的环境政策和所采取的环境质量立的行为采取的是认可、支持和服从的态度。它要求环境治理要能协调好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形成重要的合力,为未来的环境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公民最大限度的成为伙伴关系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彼此之间存在共同的目标,即治理好环境。当然,公民对政策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在于其认可度有多大,这个是善治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公众对治理环境的责任感不够明确,就会影响治理过程中主体履行义务的效果,就会形成责任不到位的现象。法治主要作用在于使得主体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可能会更加明确化,对于义务的履行会而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实现的可能性,法律能充分尊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也能做到合理的善治。环境的善治是讲究程序和办法的,一定是得到最全面的信息,在发挥公民积极性方面能发挥到最大化,继而利于国家环境方面的决策开展执行,逐渐成熟健全。

五、我国环境治理与善治之间存在的距离

首先,我们在法治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政府官员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光依靠公民守法是不合理的。我们也知道,在国内可能存在政府相关领导为了实现政绩而大力兴建粗放型工厂或发展重工业超标,这些都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包括一些走绿色通道,而不按照维护环境的合法程序去做的人,都容易导致公共利益受损,治理现状瘫痪,这都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造成的结果,不仅对环境治理没有好处,还会让环境污染的问题雪上加霜。

其次,环境治理的三大主体存在隔阂,这影响了我国环境治理的进度和步伐。明确的来说,是协调出现了重要的隐患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力量,尤其在环境治理上势必就显得后劲不足。其实,政府、企业、公民自身在这一个过程中其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并没有以平等的身份成为合作伙伴关系,而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以公民为受服务者开展相关的合作,势必会冲突不断,本应该是平等协助关系,最后变成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第三,透明性和公众参与度存在差异。政府在信息方面的公开透明机制和举动都不处于公开的状态,这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的部分来源于政府主导的相关项目,但因为政务缺乏公开性,就无法做到有效监督,也就导致了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最终影响了环境问题解决的进程,造成环境恶化恶性循环。

六、结语

环境问题是大问题,国家和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治理和防护环境污染,加强三个主体之间的严密配合,进一步增强治理环境的各方面力量,在众志成城之下,一定能将将环境问题统统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昕.转型中国治理与发展[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洪大用等.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贾恭惠、何小民等.环境友好型政府[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潘桃(1989.04-),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室分析员,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作者单位:常州市人居环境检测防治中心)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方法
学习方法
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