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28 01:14刘施言张盼盼孙一平
癌症进展 2019年6期
关键词:系统性康复训练肺癌

刘施言,张盼盼,孙一平

辽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辽阳111000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长迅速,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有大量研究证实肺癌发病与长期大量吸烟及环境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2-3]。手术治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常有胸闷、发绀等肺功能减退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术后如何快速恢复患者肺功能及提升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中患者对疾病认识不清及康复训练积极性不高均会影响术后康复[5],为了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促进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临床开展了术后系统性健康教育管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于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辽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肺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并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初治患者;②患者无精神性疾病,能正常沟通及配合;③肢体功能正常能完成康复锻炼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未行肺功能检查或调查表资料不全的患者;②合并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纤维化等疾病,影响观察指标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肺癌患者190例,按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96)与对照组(n=94),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及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为(63.5±5.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7例,高中35例,大学及以上24例;吸烟患者69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为(62.8±5.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例,高中40例,大学及以上21例;吸烟患者6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入院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肺癌相关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案,并发放宣传手册,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升患者信心,由责任护士安慰鼓励患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维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温湿度、光线及噪音在合适的范围,使患者能充分地休息。提供饮食指导,使患者能合理制订膳食计划。术前指导患者呼吸训练方法,鼓励患者自行进行呼吸训练等内容,协助患者排痰,给予出院指导。

观察组采取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①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由护士长、研究者及责任护士组成健康教育指导小组,负责患者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及执行监督,由责任护士具体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入院详细了解患者身心健康状况及对疾病的知晓程度,根据患者疾病情况、文化程度及呼吸训练耐受性制订合理的计划,计划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学习、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呼吸训练、有氧运动训练、出院指导等内容。②按计划实施健康教育,为患者制订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谱,入院第2天组织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肺癌的发病原因、饮食的重要性、手术治疗的方案与术后并发症、术后呼吸训练及有氧运动训练对康复的影响等,学习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授课、观看多媒体视频资料、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通过学习使患者及家属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减轻心理负担,后每周进行两次一对一、面对面的相关知识指导,内容结合围手术期相关事项进行。术前每天组织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有氧运动锻炼30 min~1 h,内容包括,咳嗽排痰训练、缩唇呼吸训练:患者经鼻吸气,将嘴收拢呈吹口哨状呼气,气体缓慢地通过嘴唇,保持吸气与呼气比为1∶2,缩唇呼吸训练能改善换气功能;局部呼吸训练:责任护士用手加压于患者肺叶拟切除的部位,要求患者用鼻深吸气,呼气的同时减小手部压力,目的是使余肺尽快充填空腔;吸气阻力器呼吸锻炼:患者借助呼吸功能训练器正常呼气,尽快吸气,可以同时锻炼吸气肌与呼气肌;有氧运动训练:将扩胸、弯腰及下蹲动作结合呼吸训练同时锻炼,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患者活动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术后呼吸训练,当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去枕平卧6 h且完全清醒后,首先用双手制动患者胸廓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术后当天连续训练5~10 min,术后第1天开始改为每天2次,每次训练5~10 min,经过有效咳嗽排痰后进行缩唇呼吸,术后当天连续训练20 min,术后第1天开始改为每天2次,每次训练20 min,术后第1天开始增加局部呼吸训练,每天进行2次,每次10 min。有氧运动训练,术后当天于病床上进行直腿抬高等运动,术后第1天进行上肢举臂运动(持续15 min)、下肢运动(包括步行、无负重抬腿和上下楼梯,训练时间逐步由2 min增加至15 min,适应后每天进行2次,每次30 min),注意事项包括,训练时应注意胸腔引流管通畅防止滑脱,下床活动应保持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有氧运动强度控制在患者的靶心率范围内,靶心率=(220-年龄-静态心率)×(45%~60%)+静态心率[6];训练中监测患者心率与血氧饱和度,若患者出现心慌及头晕等不适、血氧饱和度<90%或心率超过靶心率应立即停止训练。③心理干预,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低落、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治疗。④出院指导,为患者发放出院训练计划及复查时间表,要求患者按计划进行训练与复查。随访:对于出院后的患者采取电话、微信及门诊方式进行每周1次的随访教育,了解患者恢复情况,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解答患者疑惑。

1.3 观察指标

根据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咨询肺癌方面专家制订调查问卷,在正式调查前请相关专家评价问卷内容的效度,测出该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720,Cronbach’s α系数为0.670,认为该问卷可靠性及一致性均较好。术后1个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肺癌疾病的知晓情况,问卷共10个问题,回答正确≥6个问题记为疾病知晓;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每周进行≥5天康复训练记为坚持康复锻炼;统计患者入院及术后1个月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来评价患者肺功能;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7]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将每个维度评分换算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疾病知晓及坚持康复训练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癌疾病知晓率及坚持康复训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MVV、FEV1及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VV、FEV1及FV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MVV、FEV1及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晓及康复训练情况的比较[n(%)]

2.3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癌疾病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有助于患者建立正确对待肺癌的态度与信心。有研究者认为,有计划与组织的系统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掌握疾病健康知识,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理念,培养患者健康行为[8],这与本研究结论相符。相较于常规健康教育的单一形式,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形式多变,如面对面、一对一的健康宣教与答疑,观看多媒体视频与多媒体课件等。本研究中病例多为老年患者且文化程度不高,简单的口头宣教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将枯燥的康复训练通过视频完整地呈现在患者眼前,可提升学习效率,且面对面、一对一的答疑能更好地为患者解惑。同时知识是患者行为的基础,建立了正确的认识,患者才能建立正确的信念,进而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9-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坚持康复训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上述观点。由此可知患者经过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的比较

肺癌术后肺有效呼吸容积减少,通气换气功能降低[11]。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患者MVV、FEV1及FVC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术后疼痛使呼吸肌运动能力下降,痰液排除减少,导致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下降,因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有研究证实,肺癌术后康复与患者年龄、术前肺功能及围手术期是否行康复训练相关[13],康复训炼能提高呼吸肌运动能力,有利于肺通气换气及痰液排出,使肺活量增加,提升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14-16]。而康复训练的核心是呼吸训练,观察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并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使患者尽快掌握呼吸训练方法,并采用视频同步训练的方法来提升呼吸功能锻炼效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VV、FEV1及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取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行规范化呼吸训练的患者肺功能恢复更快。有研究者发现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均出现程度不一的呼吸困难症状,进行呼吸训练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肺功能指标较前显著改善[17-18],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受限于当前医疗水平,肺癌尚无完全的治愈手段,因此在肺癌治疗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帮助肺癌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愈发重要[19-20]。有研究证实,采取相应措施疏导患者不良情绪,行呼吸训练及有氧运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1-22]。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系统性健康教育相较于常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升患者信心,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呼吸训练及有氧运动不仅能舒缓患者心情,同时能提升患者心肺功能,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康复训练积极性,有助于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系统性康复训练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