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

2019-04-29 02:07郑登滨何冬锦
视听 2019年4期
关键词:易班思政思想

□郑登滨 何冬锦

随着互联网技术更加持续、突出的变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思政教育”首当其中,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命题与新领域。易班平台顺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应运而生,构建了基于易班平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平台,对于提升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网络思政教育传播过程由诸多要素组成,相互影响,增强传播的有效性需要分析影响传播有效的成因,优化传播对策,以形成传播合力。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的问题缘起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以“95后”为主的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在变化莫测的互联网环境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信息诱惑,要想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网络思政环境下引领思想价值、发挥德育教育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就必须努力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与有效传播的联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传播活动,但是相对于一般的传播活动而言,它是一种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以培养和训练人们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为人类特定的传播活动。①

当前,依托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平台的搭建,涌现出了微信、微博、易班等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新载体、新渠道,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网络文化生活。然而,高校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受到各方面的挑战,既有来自内部的局限,又有来自外部的冲突,传播受阻,教育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在媒介技术层面上,许多高校载体建设滞后,形式单一、重复建设,资源重合,各类主题网站、移动新媒体平台设计和功能较为单一,多为满足日常教育教学及管理需求功能服务,学生参与度低,用户黏性较低;其次,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大学生对网络资源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趋提高,远超过高校所能提供相应匹配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相应出现真空,各类纷繁复杂的交流平台、信息内容、思想意识,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大学生面前,作为思维活跃的群体,在辨别意识方面,容易受到错误价值信息引导,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依托易班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可能性

2018年福建省高校易班活跃指数一览表(前20高校)

易班是融知识学习、生活服务、师生互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综合性网络社区,已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服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009年,易班率先在上海地区开展推广使用,逐渐辐射更多区域。2018年,福建省大部分院校也都已完成易班的工作部署,并且活跃指数一路攀升,如上表所示。

随着易班在高校普及率的提高,其网络思政教育的价值亦愈加凸显,易班能够凭借强大的信息传播、互动、共享的平台优势,进行思政理念、理想信念、价值观的传达,实时察觉大学生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变化,洞悉不同时期大学校园的话题热点,从而设置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议题,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精神品质。全国各高校纷纷主动占领易班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利用易班新媒体扩展思政教育空间,开发易班校本化功能,拓展育人新空间。

在基于易班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上,需要厘清网络思政教育概念内涵,在思政教育领域引入传播有效性的概念,即“传播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有效性价值及这种价值主题需要的满足程度”②,增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与时效性价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可考究的理论维度与指标复杂多样,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心理学视角的理论脉络出发,最后回归到“有效”意涵,不外乎信息的传播,以及受传者的理解、接受与劝服,最终改变思维意识、观念及行为。以易班为平台的网络思政教育,其有效传播的可能性来自于接受和劝服。从接受的角度来说,所传播的网络思政信息能到达大学生群体并被受传者接受和理解;而从劝服角度来说,网络思政教育传播能够改变人们的态度,使之符合思政教育的意图。

易班为网络思政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和互动的实现提供了技术硬件基础,能够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目的。笔者从传播学接受理论和效果理论出发,对高校学生个体及群体进行效果追踪,将网络思政教育置于易班网络环境下,发现易班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效果的发挥是局限的,在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与传播内容之间,均有对有效传播产生制约作用的成分。

二、影响易班平台实现网络思政教育有效传播的成因分析

(一)思政工作者的主体意图缺位

在一个传播环境中,传播者的信息传达所处的信息链条环节是传播活动的起点,而传播者的意图决定着传播的发展方向、传播速度,也决定了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传播者利用易班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传播者培养和训练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也是传播者有效的意图和预期目标实现的过程。

在易班平台上,有效实现传播者的意图,首先需要发挥传播者的主导性作用。高校中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作用受到基础素养与传播能力的差异的影响,最终将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在高校易班教育实践中发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可信性、自身品格修养,能否获得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信息的认可程度。培养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意见领袖”在情感层面能够调动大学生的感情。在传播者与易班工作结合中,以辅导员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信任值,通过辅导员开设易班公众平台,传播信息内容,与学生交流互动,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然而,目前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着普遍不信任、传播主体“把关人”缺位的问题,困扰着易班的网络思政教育传播,行政导向与需求导向是易班传播主体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核心关注点。近年来易班的迅速发展为易班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基础,但是,其推广与使用过程,除了产品自身吸引力外,往往还伴随着行政化的强制使用。在大学生看来“强制”“说教”“灌输”等是他们对传播主体的不信任甚至反感的根源,在内心里产生抵制的情绪,阻碍思政教育的有效传播。

(二)信息内容的实效性不足

信息理论的奠基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③,信息内容是保证传受双方完成传播匹配的关键。思政教育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其信息蕴含着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知识信息,而在传受双方信息交互中,要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要有共同的经验,能够促使接受者凭借自身的已知经验对信息作出反应,即“内容应该根植于受传者的生活世界需要而不是脱离实际”④。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实际的网络思政教育传播中,传播内容的组织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例如,语言载体的极大丰富、大量网络化的语言信息催生,都让传统思政教育者有些措手不及。利用易班传播信息内容虽然开拓了新的信息内容形式与载体,但是信息内容的实效性仍有很大不足,说教式的教育信息依然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降低思想教育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易班上“打call十九大”“表白辅导员”“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等网络语言开始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沉闷的传播环境,为思政教育的传播内容赋予了更多的网络特性与内涵,而社会热点的快速切换与语言组织方式的变化,又使得网络思政教育信息传播内容更具不稳定性与连续性,对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信息内容的引导显得更加重要。

(三)受众使用与满足的阈值提高

在任何思政传播活动中,受众的接受反应与教育传播活动是否引起大学生在心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信息的接受与否、接受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顺利开展和有效传播。在易班平台上,大学生的信息接受程度与满足程度因人而异,更多是受到客体的自身属性及传播过程因素的影响。俗话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播效果的好坏,受众的外在行为表现及内心潜在的思想表达,是最能体现出来的。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前,已然存在着个体差异,包括心理认知、知识结构、情感情绪等,使得信息接受呈现出不同的倾向,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将网络思政教育理念、内涵、外延根植于其内心。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接受主体的大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情感情绪进行媒介接触与信息解读,而易班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互动交流、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价值在这里交织、交汇、传递。单向的、单一的信息传播已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使用与满足的阈值日渐提高。此外,媒介应用接触层面上,易班作为一种社交技术工具,在网站建设、APP软件开发与设计优化上,与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平台存在较大技术与平台建设的差距,交互性较差,同时,基于班级为单元的群组结构及行政化的“强制”推广,使用户黏性较弱,自身的缺陷限制了信息的传播,对信息的接受与满足也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传播效果。

三、利用易班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的优化对策

(一)把握网络思政教育传播的主导权

面对网络信息冲击与意识形态的工作要求,高校作为传播主体要主动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增强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发挥“信息源”与“把关人”的主体作用,牢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传播的主导权,把大学生有效接受网络思政教育作为主要目的。要提升思政传播者的素质和能力,熟练掌握易班新媒体平台各类应用技巧,主动学习信息传播的新手段新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和提高政治素养,运用活泼灵活的表达方式传播大学生需要的信息,打造一批具有“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个人和公众号,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桥梁。

与此同时,要善于借鉴,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关于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理论经验,参考各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建构一套适用于本校的易班校本化工作体系。要善于关注大学生的舆论声音,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尊重大学生受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高“把关人”意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开展舆情监测,积极引导舆情导向,消除突发舆情事件的不良影响,守好网络思想政治的底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工作。

(二)注重传播内容场景的转换

在网络思政教育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接受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与主动性,更愿意去接受那些对于自身有用的信息。提供有价值和实效的信息,才能促成信息的有效传播。“任何一种话语(理论)既是有效的,又是无效的,这取决于它的语境适应力。”⑤因此,提高传播内容的实效性,需要注重特定的传播“语境”与“场景”,信息才能顺利到达传播的“目的地”,创新话语方式,量体裁衣,注重传播内容的转换,使信息富于生活化、故事化,提升信息传播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针对“95后”大学生极富个性且乐于接收新鲜事物的特点,相较于传统思想教育,易班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传播内容场景的转换:其一,搭建线上平台窗口,创作与传播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内容,借助辅导员易班公众号、院校公众号、轻应用、思政慕课等,通过回帖、留言、相册、点赞、分享等功能,传播时事政治,弘扬中国民族传统美德,提供校内外具有教育意义的资讯,促进学生主动交流互动,用文字感染学生,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二,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联动,以各类易班班级立项活动、班级党团活动为契机,将线下思政课堂与活动搬到线上,在易班网络平台上,形成辅导员、思政教师、学生的常规性话题讨论或团日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增强大学生的受众主体性

信息的传播过程、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模式与受众的主体性具有很大的关联,大学生的信息兴趣喜好度、信息发布的节点、信息传播的接受次序、“译码”过程,都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且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受,因此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活动需要优化传播目标,掌握大学生选择性心理和信息接受规律,增强大学生的受众主体性。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选择,首先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选择性心理,提升内容的价值性与实用性,同时,针对个体差异需求、阶段差异需求,优化内容的差异性、垂直性,精准地传播相应的教育信息,使大学生在基于易班社交平台上能够获得自身身份上的认同,形成“我是一名大学生”“骄傲的中国人”“我应该这样做”等个人意识与行动意识;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信息解码、译码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正当的需求,扭转过度娱乐化的、功利的、极端的需求,消除各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与诱惑,增强大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法律观念意识、道德价值判断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兴趣,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推动符合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心理建设。

四、结语

实践证明,搭建易班工作平台,依托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育人工作手段。思政教育传播无远弗届,易班平台的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更是潜移默化的,人际交往、知识学习、生活服务和价值引领,以一种构建动态、交互、自主和全方位整合网络思想政治资源的方式,置于易班网络平台中,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教育工作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

尽管易班网络思政教育传播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在教育传播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思想观念的交锋、碰撞,客观世界的认知实践桎梏等,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总之,以互联网+为契机,基于易班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传播实践,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9.

②任艳妮.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

④欧阳彪,叶莉英.传播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有效性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06-109.

⑤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7:251.

猜你喜欢
易班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易班平台建设现状调研*
——以嘉应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