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路径探析

2019-04-29 03:53徐行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徐行

【摘 要】 本文从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定义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着重探究了以鼓励支持和教育引导为主要内容的引导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路径。

【关键词】 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是直接关系党的阶级基础、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否巩固的重大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40年来,非公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在我国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对税收贡献率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的60%来自非公企业,70%的科技创新成果产自非公企业,每年超过80%的就业岗位由非公企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更是90%由非公企业创造。如此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如今正面临着新老交替的重要关口。据统计,我国85%以上的民营企业经营模式为家族继任式,未来10年内,约75%的民营企业将要面临接任者能否顺利接班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每年选择自己创办公司的应届毕业生有10万多人,每年留学归国后,选择创业的留学生有两万多人。这些数据,无不提醒我们,关注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保障未来中国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概念界定

非公经济人士主要指私营企业主要出资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民营企业家”“老板”。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主要是指私营企业的继任者和新的创业者等,也就是所谓的“富二代”“创一代”。[1]也就是说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大致包含两类:一是从父辈手中接过已经初具经营规模企业的青年企业继任者;二是在“双创”浪潮中,不断拼创新的第一代青年企业创始人。

二、关注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原因

1、知“炫富”,不知“创富”

品德与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年轻任性,有钱也任性是现在大多数“富二代”的显著标签。很多年轻人生来富足,从未考虑过钱从何来,只享受花钱的快感,不体会赚钱的艰辛。这些“富二代”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肆意挥霍,胆大妄为,不光败坏了家风,更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中国自古有“富不过三代”之谶,“家有千金,坐不垂堂”之诫。以上这些我们常见的家族式企业病症,已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非公企业形象,导致整个青年企业家群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误解,甚至引发民众对非公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担忧。

2、注重个人发展,轻视家国情怀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面对“您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55%的青年企业家选择为了“实现个人抱负”,28%的青年企业家选择为了“改善个人生活条件”,仅有17%的青年企业家选择了“为社会做贡献”。另一项数据显示,当面对“您参政议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32%的青年企业家选择“为解决企业困难寻求途径”,24%的青年企業家选择为了“争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出台”,26%的青年企业家选择为了“实现个人抱负创造企业价值”。[2]这两项数据共同折射出,大部分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存在着注重个人发展,轻视家国情怀的问题。当然,关注自身发展,谋求合理权益是每个青年人应当且正当的诉求。但是,作为青年企业家,一个群体的引领者,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评价其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3、能适应顺境,难克服逆境

青年企业家一直是当今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青年才俊不时见诸报道。然而,除了这些青年才俊功成名就的报道外,另一种“明星”的陨落更是时常发生。创业天才茅侃侃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这位14岁横空出世的软件天才,在年仅26岁时就成为了带领企业盈利15亿元的青年翘楚。但是,仅仅8年后。34岁的茅侃侃终因债务、融资等问题,选择了自杀。茅侃侃只是一个个例,但是经受锤炼打击而一蹶不振的青年企业家却绝不仅仅是个例。

三、引导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因此,引导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必须用好“两个抓手”。

1、鼓励支持

(1)拓宽年轻一代政治参与渠道。引导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就要了解他们需求什么。一方面,要保证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占有适当比例,给他们发声的平台和权利。另一方面,要健全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引导他们参与政治生活,关注社会发展。[3]

(2)激发年轻一代创业创新活力。青年人富有理想,勇于实践。但是经验不足、资源匮乏往往掣肘他们的发展。因此,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是帮助他们更好成长的必要方式。近年来,广东省引导规模企业建设创业孵化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通过搭建平台,组织商会协会与会员企业定期开展项目对接及申报活动。江苏省组织年轻一代企业家赴境外学习考察,开拓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市场,为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帮助。四川省通过举办融资座谈会,帮助青年企业家解决资金困难;通过与省检察院建立工作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3)鼓励年轻一代自我管理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激发年轻一代自我管理是引导其健康成长的关键。2012年由浙江省委统战部组织,浙江省青年企业家自发响应的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成立。时任会长的宗馥莉表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创立后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与清华大学一起办了研讨班,原计划去50人,结果去了70多人。说实话,我们这个群体的当务之急还不是接班,而是先让自己具备CEO的能力。我主张新生代多一点独立性,不要把自己当作少东家,你需要有CEO的才华,你把自己的团队带好了,为企业创造了财富,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你才可以当董事长,当老板。”这充分证明,青年企业家最清楚自身缺少什么,最知道如何帮助自己成长。引导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激发其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必不可少。

2、教育引导

(1)发挥各级统战部和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2013年以来,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在全国启动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载体。今年4月19日,重庆市工商联在铜梁区开展了以“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为主题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采取参观学习、主题演讲、接力对话等方式进行。让青年企业家走进企业相互学习,走上讲台相互借鉴,走入小组相互交流,真正做到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

(2)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树立正面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青年人,利用好明星效应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引导。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树立非公领域的青年榜样。重点发掘榜样身上值得学习的品质、应该推广的方法、可以借鉴的经验。今年以来,新华网推出了“新青年”系类报道,分享新时代的青年故事,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为青年人在各行各业树立了榜样。

(3)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要想取得良好效果,用对方法是“牛鼻子”。要引导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青年人,教育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将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组织对此进行了诸多探索。如中央统战部开设“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以定期推送文章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共青团中央开发了“青年大学习”小程序,以打卡的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梧桐雨.关注年轻一代,到底有什么深意.[EB/OL]http://www.zytzb.gov.cn/tzb2010/wxwb/201506/1c9e005b91d64303ac6056095f66b612.shtml.

[2] 刘沛华.非公企业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11.

[3] 叶良峰.企业家思想政治素养与企业成长的关联性研究——基于483位青年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实证调查[d].浙江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徐 行(1991—)女,辽宁人,重庆巴南区委党校教师,专业: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把快乐留住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轻人月均储蓄1624元
钱的代沟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引导年轻人在未来扮演正确角色(观察家)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在北京发布
各行各业的炫富摔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