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2019-05-03 13:55何腾蛟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欣赏能力音乐教学小学

何腾蛟

摘要:音乐课程的开设,应将关注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认知能力中去,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陶冶中,升华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欣赏音乐,激发其对他人、生活和社会的爱与热情。本文重点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力求为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拓展思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欣赏能力;培养

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产生真正成长为一个智力、情感多方面综合发展的有用之才,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感受其中的“美”。

一、重视学生乐理基础的培养,打造互动式课堂

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整体收获水平。选择具体的教学课程时,应筛选能够激发學生积极思考的音乐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在欣赏音乐中形成自己的思考。

小学教育的音乐欣赏课程,重点在于欣赏,即学生应能够在对音乐作品识别的基础上,在内心深处形成共鸣或产生对人生的思考。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训练学生识别曲谱、听力识别以及歌唱方面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音乐作品的敏感性。在基础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可以通过小组练习的方式,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对节拍、节奏等音乐表现方式的掌握。

二、结合奥尔夫教学法,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

奥尔夫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节奏与旋律练习,称为声势教学,强调将节奏训练与身体动作紧密结合,他认为节奏和旋律的练习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的,音乐本身是有声无形的艺术形式,奥尔夫教学法非常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尽量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方式,他没有从教唱上入手,而是让学生进行欣赏,让他们把音乐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循序渐进的掌握乐理知识和表演技巧,便于提升学生欣赏能力。

以多媒体展示曲谱,以童谣《小白兔》的教学为例:

歌词:小白兔  去赶集  买个萝卜当鸭梨   咬一口  辣辣的  再也不买这个带把儿的。

在教学时要注意改变节奏(如将节奏变为3/4、4/4)来降低歌曲难度,可以选择在曲谱中加附点、切分等;语言和节奏结合进行教学,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2/4的节奏是比较活泼可爱的情景,3/4拍的是更为清闲的兔子, 而且充满浪漫气息,4/4拍描绘的仿佛是一个沉稳机灵的兔子。学生们能够直观的看到曲谱,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记忆与歌唱,帮助学生欣赏乐曲,渗透音乐核心素养。

结束语:总之,音乐教育在开发智力、提升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同时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开发,是一门良好的辅助性学科,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学会欣赏。

猜你喜欢
欣赏能力音乐教学小学
增强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