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式德育活动中幸福成长

2019-05-04 13:54陆锦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长体验德育

陆锦美

[摘 要] 作为德育工作者,积极搭建各种体验的平台,设计系列的体验式德育活动,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挥潜能,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在体验中滋养心灵,幸福成长。

[关键词] 体验;德育;成长

幸福只有在体验中才能被感悟。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理应积极搭建各种体验的平台,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体验,然后在体验中幸福成长。

一、让心灵充满阳光——“心”的体验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一时期,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在讲座中学习强健心灵的方法

我们多次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针对青少年常见的人际交往和情绪处理等问题做讲座。由于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做讲座的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

2.在竞争中运用心理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我们组织各班学生组队参加心理知识对对碰竞赛活动,学生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必答题”一项以问答的形式,展示了学生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而“抢答题”则通过图片、语言展示,检验了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理解。

3.在拓展中增强心灵的正能量

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为了让学生能体验挫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训练中,教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通过合作、交流、信任队友,最后完成任务、战胜挫折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了心灵的正能量。

二、让爱之花在生命中怒放——“爱”的体验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为了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引导学生发现爱、感受爱、表达爱,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感恩教育、“我和父母——大声说出我的爱”征文活动、“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书信大赛、“爱的回眸”摄影大赛等。

征文中,同学们通过叙写生活小事,抒发真挚情感。有位同学这样写道:微风中我与母亲手拉手,肩并肩站在一起,我那么深切地感受到母爱的存在,她是如此温暖……还有的同学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忘记了许多事,但那份浓浓的亲情已融入了我的血液,父母的爱是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恩情……

摄影大赛中,通过一张张溢满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照片,以及照片后爱的故事,让同学们回顾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父母一起旅行时的快乐,父母做菜时的温暖身影,小时候学骑车时的扶持,帮助同学解题……

学生在日记中如是说:“心怀感恩的人,生活会赐予你阳光,让你充满希望;懂得奉献的人,生命才会更加充实而有意义,我们要学会感恩和奉献,让自己的精神家园永远富有。”

在活动留言中,家长纷纷发来短信:“听了孩子的话,我们真的很欣慰。”“孩子回来主动整理房间,还帮我敲背……真是太感谢学校的心田工程了!”家长们的话体现了对学校教育满满的肯定。

三、让学生找得到快乐——“乐”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们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快乐。如在攀岩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战胜自己的快乐,在艺术节中体验到展示自我的快乐,在植树活动中体验到劳动后快乐,在拓展训练中体验到被信任的快乐,在重阳敬老活动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我们还组织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微笑照片,并做成了照片墙挂在学校的走廊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那是学生在专心读书;“助人乃快乐之本”,这是在帮同学补课呢;“差一点就赢啦,加油”那是拔河比赛的精彩瞬间……一张张绽放着学生笑脸的照片,记录了师生快乐而幸福的生活。每每看到圍在照片墙前的学生发出快乐的笑声,我们也会感到很快乐,我想快乐是可以传递和感染的。就像学生的誓言:“从今天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一帆风顺时,懂得感恩;经历挫折时,绝不放弃。我坚信:生命无价!我要以饱满的热情,快乐成长”。

阳光的脸庞,幸福的笑声,让每个生命在体验式德育活动中都灵动而鲜活起来,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周慧明.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素质教育,2017(48).

[2]伍德勤,杨国龙.新编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平怀林.体验式德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家,2017(11).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成长体验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