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琴文化专题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届年会侧记

2019-05-06 09:57王琨王岩
黄河之声 2019年24期
关键词:琴谱乐理古琴

王琨 王岩

(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2018年7月16日至7月18日,在沈阳隆重召开了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此次年会是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沈阳音乐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报名参会的330余位传统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纷纷齐聚在这里,其中实际参会正式代表299人,列席60余人。会议递交摘要241篇,拟发表225篇;主要议题为:传统音乐在当代的传承、流变与可持续性。子议题分别为:1.“一带一路”与传统音乐研究;2.“非遗”保护与传统音乐教育;3.传统音乐影像志及数字化实践与研究;4.传统音乐的当代应用研究;5.新研究;6.东北传统音乐研究暨区域音乐研究。

在此次会议中比较突出的成果,是关于民族器乐的研究,共有43篇论文,占论文总量的20%(如图一)。古琴自2003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有偿的社会音乐教学组织“琴馆”、“琴班”的大量涌现表明古琴爱好者群体数量激增。关于古琴艺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元化,比如琴人、琴歌、琴馆、琴谱、琴史、演奏方法等。这届年会发表古琴文化的相关成果共10篇,占民族器乐研究论文总量的23%(如图二),分别集中在琴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地理学视角下的琴文化以及琴文化的“新研究”三个领域,本文即从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析。

一、琴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古琴作为汉学的典型代表,陈雅先教授着重强调以古琴谱系为载体并将其升华到民族乐理与文化的研究、张琳老师研究琴学文化的对外传播、李松兰教授则是针对蜀派传承情况进行交流。不同的研究视角,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保护并传承中国琴学文化。

(一)减字谱的当代意义解读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陈雅先教授在《基于古琴减字谱语境的民族乐理与文化研究》中,通过减字谱当代意义的阐释,提出要关注民族文化和乐理。她认为,大众所认识的减字谱只不过是乐谱传承,减字谱必需要上升为一种民族文化、音乐理论的高度。她主张民族乐理必须要有一个环境,也就是语境。

她认为对民族乐理文化的全面理解和认知需要建立真正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主体的审美取向。当下“古琴热”,很多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去学习古琴,进而出现了两种传承样态:一种是一味追求古琴技法的器乐化与演奏化的表演方式,采用五线谱与简谱记录古琴音乐。另一种是因减字谱的谱字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而坚守基于减字谱文化的古琴传承。她强调古琴减字谱语境中的民族乐理内容灵活多变,将琴曲文化呈现的丰富多彩。在研究过程中将民族乐理与琴学文化结合,进行古琴音乐情境的描述。陈教授还介绍了团队目前在研究课题的深入情况,基于减字谱的民族乐理教学设计。提出:民族乐理的教学设计既要有乐理课的教学共性,又能够展示古琴琴学文化乐理教学特征和风格。最后总结了基于减字谱民族乐理与文化研究的意义,即在最大程度上传承民族乐理学科系统的中华文化基因。

(二)琴谱中曲目与流派关系的诠释

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松兰,在《〈天闻阁琴谱〉曲目研究——兼论论蜀派的源与流》的发言中指出,对琴谱、琴曲的微观分析和研究,是研究蜀派历史现状的一部分,该文章是通过曲目的研究来思考蜀派源与流的问题。《天闻阁琴谱》是清末蜀地编撰的,实际上是琴曲汇编。蜀派,即川派、泛川派,但又略有不同。进而讲述了四川地域的独特性,蜀地文化曾出现断代,宋末元初战乱,文人流向江南,清末战乱又使得文人沿着长江回流到四川,即古琴文化又回到了蜀地。而后,对《天闻阁琴谱》做了系统的统计与分析,琴谱中收录琴曲145首,蜀派琴人手传谱仅24首。关于《天闻阁琴谱》中的来源琴谱,多数都是流派交流的结果,古琴艺术是寻着人类活动的轨迹与文化的地域流向一代又一代传承的。

(三)古琴流派的海外传播状况探究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琳老师在《从吴宗汉之琴学传承看梅庵琴派的海外传播》中,以琴家、琴派为研究对象,兼论琴家与琴派的交流情况,尤其关注海外的传播情况。首先,她以梅庵琴派的几位传承人:王燕卿、徐立孙、吴宗汉等为例,回顾了梅庵琴派的历程。其次,介绍了吴宗汉在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区所做的琴学传播。成果有吴宗汉先生对电影的配乐、大型演出等等。最后,张琳老师亲自弹奏了《关山月》和《平沙落雁》等琴曲片段,讲解了弹奏的技法,使研究者们、学者们更清晰的了解梅庵琴派的曲风和特点,并且提出了对梅庵琴派传播与传承的建议。

古琴文化的传承是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有广泛联系的,本次年会关于琴文化的传承集中体现为对古琴谱系意义的当代解读和古琴流派的海内外传播,代表专题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

二、音乐地理学视角下的琴文化

“音乐地理学是一门以‘音(乐)-地(理)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各种音乐现象(主要是传统音乐各门类)的空间分布、变化、扩散以及人类音乐活动的地域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①它早已被认为是音乐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音乐与地理的交叉学科。以往对江浙琴乐关注较多,本届年会以广州和成都两个地区的研究为核心。

(一)广州地区琴馆源流追溯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魏伶旭在《音乐地理学视域下广州琴馆的生存背景探析》中提出,琴馆是现今传承古琴琴乐与古琴琴乐精神的重要社会音乐教育组织,并对比了传统琴社与当代琴馆在本质上的差异。而后,通过对广州市琴馆这一文化景观的描述,谈到这些琴馆在传承活动上是通过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来传承古琴文化的。以文化地理学的观点,详述了广州市琴馆兴起的三方面原因:第一、优越的地理文化环境。从地理区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等方面,讲述了这样优越的文化区域是与广州市琴馆的产生息息相关的;第二、文化扩散是广州琴馆兴起的渊源。以历史为大背景,回顾了自岭南古琴艺术至广州琴馆兴起的历程;第三、琴人作为古琴文化的载体对广州市琴馆的产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广州市的两类琴馆自创办人、教学内容到发展现状都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广州琴馆这一文化景观产生的缘由,是地理文化环境、文化扩散、以及古琴文化载体——琴人的共同作用。

(二)成都地区古琴非遗现状调查

四川音乐学院曾河老师以《琴人、琴传、琴事——成都地区古琴非遗现状调查》为题做了报告。此调查报告是以成都地区古琴的社会现状作为考察的对象,通过不同琴人的生活状态、古琴在学校与民间的传承、古琴活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发言中提出了“古琴的学术研究应该具备怎样的事业?”“古琴学科的建设如何进行?”等课题。

来自两个不同地区的研究者,都有着较明显的区域音乐文化搜集整理的倾向。早前基于音乐地理学,就已有江南地区的琴派研究。这届年会魏伶旭和曾河老师分别做了广州地区和成都地区的研究。如果把这种音乐地理学的视角更广泛深入地扩展到其他地域的研究,必将产生更丰富的琴学成果。

三、琴文化之“新研究”

在这届年会中,关于琴乐的表演形式之一“琴歌”和琴乐的文化内涵解读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新研究”成果。

(一)当代琴歌艺术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周小榆以《巴蜀琴歌艺术家研究——以贺鲲为个案兼论传统音乐的传承》为题发言。她首先讲述了琴歌的概念。琴歌也称弦歌,指抚琴而歌。琴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综合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儒家、道家、释家,以及后来印刷术的影响。而后,介绍了现代的琴歌艺术家贺鲲在创作与传承传统音乐上所做的贡献,如在创作中运用大量的无旋律伴奏、自创指法、以琴身为打击乐曲等等。最后,提出“坚持移步不换形”的传承思想。

广州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原学术室主任王汉武发表了《关于琴歌继承发展的若干思考》。他认为古琴艺术是通过独奏与琴歌这两种艺术形式奠定了它在音乐史中的地位,在古琴独奏发展蒸蒸日上的当下,琴歌艺术的发展却与古琴独奏这一形式截然相反。时至今日,广大青年已不知何为“琴歌”。而琴歌作为古琴重要的表现形式,无论如何不能看着它消亡,而应继续发展这一形式。而后,他从五个方面讲述了琴歌在继承发展中需重视的问题:第一,更新观念;第二,深研古谱;第三,开拓形式;第四,鼓励实践;第五,开展琴歌学研究。

(二)古琴音乐的文化元素分析

沈阳音乐学院讲师马莉在《中国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分析》中,对琴乐的文化元素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她最先讲述了古琴发展的历史渊源。随后分别从音乐元素、文学元素、美学元素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因素。首先,古琴是传统乐器代表着文人的品格,需要口传心授的方式来教授。其次,将诗词填入曲牌与古琴伴奏合唱,这是古琴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琴歌”。诗人作诗、乐工加工后将诗转化为歌。再次,介绍了古琴的美学思想中包含儒家、道家的思想,并列举了明末清初琴家徐上瀛的著作《谿山琴况》,这部著作提出了古琴演奏24项美的原则。

在谈到古琴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时,她认为个体传承与群体传承共存,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交织、专业传承与业余传承互融、共生推动着古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而后,介绍了古琴音乐的题材的发展、琴谱的发展,再到现代后期古琴音乐趋于交响化,古琴曲题材创作的创新等,并提出“既演奏传统,又注入新时期文化审美”的主张。

本届年会的“新研究”集中表现在琴乐和琴歌这两种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琴歌相较琴乐而言,大众的认知度较低,其研究成果更加值得重视。弘扬和发展古琴文化,在数字化时代更多的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既挖掘和整理前人留下的珍贵音响谱集,也要适时的创作,也可适时的创新。

四、结语

本届年会关于古琴艺术的研究成果通过聚焦古琴教育传承问题,延展关注了古琴流派、琴社(琴馆、琴班)、琴人的表现,纵深关注了琴谱、琴歌的形式载体,方言音韵又涉及到美学心理等诸多层面,这些表现了研究者们独特的选题视角与理论高度。

特别是在广东地区与成都地区已经形成有一定研究氛围的学术群体,表明琴学研究在这两个地方已然形成了学术热点。这对既有研究着重关注江浙流派谱系传承有所突破。广东团队的成果见于谱字、琴派、琴馆、琴歌的研究。四川团队的成果见于琴歌、琴谱、琴人的研究。团队的结合力量形成了一种优势,达到琴文化研究区域上的共识,甚至这些研究视角与方法会被其他地域所借鉴。受这两个核心地域研究群体影响,是否不久以后会有新的团队诞生?

在一些因研究者未能到会而没能交流的论文中不乏古琴的新成果,比如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焦扬阳在《“乡谈折字”与弦歌的韵腔的文化类型分析》一文中提到“乡谈折字”是用方言吟唱琴歌,是著名古琴家査阜西先生总结的琴歌吟唱方法。分析了字音与装饰音的韵腔关系、江浙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琴歌的词曲规律,比较了地域音乐文化特征等;再比如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杨丰盛在《“非遗”纳入综合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实践的思考以常熟理工学院音乐学(师范)“古琴”选修为例》中提到,很多城市有知名度是因为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杨丰盛认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形式,古老的文化需要保护。古琴虞山派的发源地是在常熟,常熟理工学院因这样的契机发展古琴文化,现已成为华东地区的典范。

本次年会当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让学者们更深入地思考。比如说关于古琴的琴派并未涉及浙派、虞山派、广陵派等流派的研究。笔者以“浙派”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有关浙派琴乐文章共71篇,广泛涉及了浙派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风格、琴社、琴派活动、琴曲、琴家、与诗词的邂逅、与易学的关系、与其他流派的关系、传承传播问题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以“广陵派”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章51篇,涉及琴派传承、与其他琴派的关系、历史、琴谱、琴人、琴社、发展、海内外传播、与中国的“士”文化等。以“虞山派”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章37篇,涉及琴人、琴谱、风格、发展、传承、琴史、琴馆、琴曲、著作等。综上所述,江浙一带,古琴流派聚集,而浙派又是南宋时期形成的第一个系统的流派,历史悠久,因而在琴文化研究方面涉及广泛新颖,成为琴文化学术问题比较强势的区域。针对本届年会已有人的发言来看,关于琴文化的参会者大多来自广东、四川等高校、着重体现了对于琴文化研究地域上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其他流派就不需要再研究,而是年会上没有涉及。无论如何,不能因早前较丰富的成果而停滞不前,这是新时期应注重的问题。还可以从音乐图像学、考古学、美学、心理学、斫琴师、古琴形制等问题来探究,充实到古琴文化当中。关于琴歌,地理学视域下方言和音韵问题在琴歌中都有所表现,这些都是琴歌当中关联性较大的组成部分,更是特色。当然关于琴歌的研究,除了本届年会涉及的创新、传承等问题,还可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比如说,演唱者的心理、表演美学、不同时代的文学问题等,这些视角必将使琴歌方面的研究有更大的突破。再比如减字谱,作为琴学文化的载体,是以古琴的纯律为基础来标记音位的一种记谱手段,它一直以来都是民间艺人音乐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把它上升到学理高度,是否真正存在意义?减字谱是否有必要和西洋乐理一样普及?笔者以为,减字谱是只记录音位和弹奏手法,不记节奏和音名的谱字,同时又是很多汉字笔画组合拼写而成的“复合字”,对非古琴专业人士而言,理解它的含义存在一定的难度,那么对于普及它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

总之,这届会议交流了古琴音乐的新成果,表明了学者们对琴乐的重视程度。下届年会是否能延续这种热潮产生更多成果,将令人充满期待。毕竟,古琴的琴音动人心弦,古琴文化更是国学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当下所传承与保护的并不是仅仅一种乐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所传承与保护的,更是它的精神与内涵。■

注释:

① 王耀华,乔建中等.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1.

猜你喜欢
琴谱乐理古琴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蔗湖琴谱》考①
浅谈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不一样的钢琴谱
寻访千年古琴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画说乐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