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心力的供需关系看卫星的运行及变轨

2019-05-08 03:25李满堂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变轨向心力引力

李满堂

《万有引力与航天》是物理必修2的重要章节,其中卫星运行及其变轨是该章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高频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不够系统,理解不够深刻,部分资料教辅对卫星变轨问题涉及的物理量有一些错误认识。本文试图从向心力的供需角度帮助学生梳理卫星的运行及变轨问题。

一、衛星的运行及变轨

卫星之所以能长期运行在它的轨道上,正是因为地球给它的引力恰好提供了它绕圆周运行所需要的向心力,即供等于需(GMmr2=mv2r)。

思考:如果卫星速度突然增大了,它会怎么运转呢?

当卫星速度突然增大时,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就突然增大,地球给它的引力就不足以提供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了,那么它就会做远离圆心的运动——离心运动。

如图:在圆轨道I上以速度v1运行的卫星,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即供等于需(GMmr21=mv21r1)。如果在A点让它速度突然增大到v2,它所需的向心力就会突然增大,万有引力就不足以提供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供小于需(GMmr21v23ρ2),ρ2 为椭圆轨道B点处的曲率半径)。此后,卫星将会做向心运动,地球引力会将它拉回到A点,这个过程中地球引力对它做正功,它的速度又会逐渐增大,回到A点时,它的速度又到达v2。这样卫星就会在椭圆轨道II上不断的运转,在近地点A时速度最大,在远地点B时速度最小。值得注意的是,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在A点速度突然增大得越多,它的椭圆轨道半长轴将越长,也就是轨道将椭得越厉害。

怎样才能让卫星变轨到更高的圆轨道呢?

上面讲到卫星沿椭圆运动到远地点B点后,它之所以又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回到近地点A点,是因为在B点时它的速度已经很小,导致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小于地球给它提供的引力了。如果在卫星运行到B点的时候,让它速度突然增大,如果增大到某一值v4而且此时它所需要的向心力恰好等于地球提供给它的引力,即供等于需(GMmr22=mv24r2),它还会做向心运动吗?当然不会。卫星将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此时的圆轨道经过B点,如图所示的圆轨道II,与开始经过A点的圆轨道比,它的圆轨道就变高了。

二、卫星运行及变轨中速度和加速度比较

上面卫星运行及变轨中涉及的速度有v1、v2、v3、v4等4个速度,它们的大小关系如何?由上可知v2是由v1增大得到的,故有v2>v1,又有v4是由v3增大得的,故有v4>v3,又卫星从A运动到B是减速的,则v2>v3;现在我们来通过计算比较一下v1和v4的大小,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v2r,可得v=GMr,由此知道半径越大,卫星运行速度越小即v4v1>v4>v3。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加速度大小比较:在圆轨道I上运行的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为F1=GMmr21,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此时卫星加速度为a1=GMr21。卫星在椭圆轨道运行时,由于距离地心距离不断变化,所受地球引力在不断变化,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大小也在不断变化,经过A点时加速度为a1=GMr21最大,与圆轨道I上的加速度大小相同,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由于地心越来越远,受到地球引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到B点时加速度为a2=GMr22,是最小的,且与卫星在圆轨道II上加速度一样大。由此可知:经过同一点的卫星,不管是它运行的轨道是怎样的,加速度都一样。

上面说的是加速度,现在我们看看向心加速度。在圆轨道I上以速度v1运行的卫星,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加速度公式得此时卫星向心加速度a1向=v21r1=GMr21。同理在圆轨道II上以速度v4运行的卫星向心加速度a2向=v24r2=GMr22。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经过A点时的向心加速度为aA向=v22ρ1>GMr21)(ρ1为椭圆在A点处的曲率半径),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经过B点时的向心加速度为aB向=v23ρ2a1向>a2向>aB向。

由此可知卫星在运行及变轨过程中,卫星的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是有区别的。在圆轨道上运行时,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就是它的加速度。如果是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猜你喜欢
变轨向心力引力
凝聚侨胞向心力 谱写时代新篇章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引力
感受引力
“朱诺”变轨时间将推至明年2月
固体运载火箭变轨发动机喷管气流分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