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视域下空间想象与乡村传播
——以央视大型纪录片为例

2019-05-09 05:49王馨凰甄洪永
电影新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媒介纪录片空间

王馨凰 甄洪永

对于纪录片而言,记录影像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作为一种媒介,它可以真实、完整、科学地反映国家意识形态、文化观念及特征。我们研究历史,要联系现实,而研究现实,要以史为鉴,这样才能使媒介承载历史和现实的责任。

一、纪录片中媒介空间研究成果与现状

纪录片是一种表达、传播和娱乐的影像。它在19世纪末发展起来,距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空间的认知,最直观的感受是用地形、地貌、距离、中心等标准来描述一个空间的状态,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认知。笔者尝试将媒介空间视角引入纪录片研究中,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央视大型纪录片,对纪录片中真实再现与虚拟影像的特征提出一些认识。

1953年,我国成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时人们对于纪录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新闻纪录片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被赋予新的内涵,从新中国初期的新闻纪录片,到具有宣传教育意义的专题片,再到追求客观真实的电影。不难发现,真实性、纪实性、功能性是对纪录片共性的认同。这里所涉及的纪录片是一种以尊重现实为前提,从现实生活获取题材和声音表达特定主题的影片。

任何学术研究都要有自己的学理依据,纪录片研究也是如此。麦克卢汉提出:“我们的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得以延伸。”1这一理论本身就极具空间想象,扩大了媒介泛指的对象,并构建起了更广阔的媒介空间。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中国纪录片史上重要的作品,《话说长江》《丝绸之路》《黄河》《望长城》等影片,通过媒介与地理相互交融的方式,探索“什么是纪录片”“如何创作纪录片”等问题,人们对地理和民族的想象和认知不断提高。90年代电视已在全国基本普及,纪录片处在纪实与艺术的博弈阶段,大量的优秀纪录片不断涌现,如《远在北方的家》《朱德》《孙子兵法》《阴阳》《南京1937》《最后的山神》等,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在空间题材的选择和表现手法等都有很大的进步,将“纪实风格”理念重新播撒在影片中,渗透着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与震撼力,并频频在国内外获奖。

进入千禧年,空间研究迅速分化蔓衍为两个成熟的方向:其一,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其二,关注纯粹自然空间。媒介在人们生活中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大网络视频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纪录片选择互联网传播。《邓小平》《董必武》《记忆》《发现北京人》《太行山的记忆》《大自然的愤怒》《玉石之路》等影片热播,使得人们又开始关注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用“印迹”与“纪录”解读这些区域文化。随着时代、兴趣、环境的转变,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进入人们的视野,《大国崛起》讲述了9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历史经验,将空间与权力、象征与意义等更丰富的内容展示给观众。“各种文化的形式是由于各地区的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行为结果”2,不同民族和族群之间的差异是由不同“生活空间”造成的,《搬迁:最后的洞穴村落》纪录了当世界上最大的洞穴村落,居住了二百多年之后,政府制定出一个搬迁计划,目标是村民搬出生存条件恶化的山洞,从而展开一系列感人故事,通过媒介空间展示出洞穴村落,实际上是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反映。

“一部影片是否发挥了电影手段的可能性,应以它深入我们眼前世界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3。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iPad等新媒介的迅速崛起,多元化的观看方式已成为观看影像的新常态。2010年,《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该片从空间、地域角度展示中国魅力,创造了不同文化视域下的城市、乡村。同年,我国第一次颁布关于纪录片的相关文件《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中国纪录片进入了新纪元。

据统计,2011年自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以来,在一年的时间里收视率增长达到200%,如《大漠长河》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在探索中国沙漠化的原因、现状时,加入地质、历史、现实等角度,既贯穿国家政策,又唤醒人们的重视。2012年将纪录片推向高潮的《舌尖上的中国》,用一餐一食展示中国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宽广的时空中,以感恩之心领悟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之后几年佳片不断,《河西走廊》《记住乡愁》《中国人的活法》《黔之南》《城中村芭蕾梦》《大后方》《大国外交》《如果国宝会说话》《航拍中国》《辉煌中国》等影片在创新浪潮之下,使社会关系、区域地理、历史问题等对纪录片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

提及媒介,往往会与技术相关联,也正是因其技术,使纪录片能够被多样化的途径传播。从影像提供的构图景观来看,最为明显的是人们视觉上的地理和空间感知,以及对整个国家、民族以及社会文化的认知。因此,空间研究将作为纪录片关注的重点,不仅拓展了其自身的传播途径,而且使得视觉与影像、文化与实践、区域与认同,都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

二、纪录片中新媒介与乡村传播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介技术逐渐地大众化、普及化,对原有大众传媒体系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会化的视野里,乡村是一种地理区划的概念,有着人文的传统和特定的文化传承”。4在学术化的视野里,乡村传播学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人群,以及他们所固有的观念、行为、文化。由此可见,21世纪的传播学也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学科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媒介体系的更新过程下,中国纪录片将呈现怎么样的发展趋势?

1.方法以考察与实证为主

纪录片对于乡村的取材,基本上采用了实地考察、行动研究、相关资料结合的方式,从而达到影片真实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种植业为主,近13亿人口中有50%以上都生活在农村,《美丽乡村》很好地纪录下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乡村生活,按照地域划分,每拍摄一个乡村会有固定的代表人物,全面展示出当下我国乡村发展的经济、文化现状。《乡村里的中国》由焦波的纪录团队来到了杓峪村,373天的时间里剪辑出大约2个小时的精华,用镜头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标本。

人们喜欢看纪录片中的故事,其内在的心理动机源于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关心,真实的纪录片会让观众的观影心情变得凝重,会激发观众对社会、人生等问题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叙事展现出来的故事,伴随一定的观念和情感,从而表明故事讲了什么,同时具有时空演变的过程和因果关系的原则。真实再现风格的纪录片往往更加关注细节,判断出是否使用真实再现,或者哪里使用了真实再现,从方寸之间看社会百态,从提炼之间看精彩故事,从矛盾之间看价值判断。

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行为表现用纪录片来呈现时,乡村传播行为发展的过程,既可以发生在乡村社会的内部,也发生在城乡之间;既可以在城乡之间传递信息,又可以强化社会信息传播的流淌与平衡。乡村的精英走出乡村,再将社会外部信息传递给乡村,建立认识社会变迁的逻辑,从而延续乡村建设。由中央电视台播出三季的《中国人的活法》,每一集大约45分钟,将视角放于平凡的小人物中,城市与乡村结合,挖掘人们生活中的“群像”进行描述,《大山里的玫瑰梦》中的孔龙震、《想唱就唱》里的大衣哥、《老丁小丁》这一对农民父子、《当我老时》里的四位老年人、《高步的夏天》对高步村的保护、《黑土新事》对土地的矛盾纠纷,片中的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立足真实与实践,讲述人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通过对话、沟通、交流来传递。

2.内容以区域性与人文性为主

区域性是某一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大至一个省,小至一个村落,主要是用镜头记录当地的社会故事、居民的观念、新媒介在乡村的使用问题。乡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纪录片中的乡村传播主要体现在传者与受众,借助新媒介力量,推动乡村社会发展。

以区域性为主,于黔之南,品自然生活。2016年央视热播的《黔之南》,它将少数民族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带入大众视野,集中讲述当地的“天地”“传承”“物产”“归乡”,我们可以体会到玉屏为珍稀的兰科植物完成人工授粉,了解到傩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在黔之南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文化遗产,感受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品尝当地的特色毛尖,体检苗族村寨的打渔学校、跺月亮的传统舞蹈。作为当地的村民所要传递的信息是那么的淳朴,关注黔之南的乡村传播,重视当地生活形态、文化积淀、非遗保护,也正是新媒介如何进入乡村的途径问题。

以人文性为主,于平凡世界拼金榜题名。2015年央视播放了纪录片《高考》,一方面,多个侧面纪录了2014年的高考,为我们留下了这个时代的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央视的平台播放,表明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高考,一场影响着亿万中国人的命运的考试,当下依旧可以传出寒门出贵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佳话。纪录片《高考》从毛坦厂的日与夜、孩子们走出大山、留学大潮、校长的选择来讲述对于高考的经历。主人公基本上都来自于国家级贫困县会宁县、僻静的小镇、在外打工的农民工,高考成为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走出大山,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

3.成果上以社会性与政策性为主

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研究成果不仅仅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社会性和政策性。社会性是指纪录片对于媒介推动现代化科学发展的描述,对媒介的社会功能的认知、对乡村社会现代化的紧迫感的认识。政策性是指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对于体制改革、媒介传播以及乡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依据,表现在对乡村政策执行、落实等方面。

安德烈·巴赞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而真正把电影与农村结合起来的是田汉,他倡导“到民间去”,将城乡之间的故事纪录下来,用影像来控诉乡村的落后。从电影史来看,电影诞生之初有但杜宇《重返故乡》、卜万仓《桃花泣血记》,在其他影片中也可看出表现乡村空间,记录乡村在不断地变化,甚至还有农村对于城市的憧憬和嘲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春蚕》《渔光曲》等都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村在军阀的压迫下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柳堡的故事》《枯木逢春》《乡音》《老井》等“农村故事”反映中国农村发展和改革的形象。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乡村题材的电影主要依靠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尤其是90年代起,农村、农业、农民新问题的出现,人们纷纷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乡村电影电视的发展都出现了新的趋势。

中国纪录片的崛起,与大众文化现状有深厚的联系。“正是因为纪录片通过描述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都没有优势的非主流人群,关注他们作为现实存在的人的生存情感的需求,使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成了纪录片的另一个名字”。52007年“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项目”,分别对6个省份的乡村社区进行拍摄;2017年《中国扶贫新观察》以中国北部六盘山区和南部滇西边境进行拍摄,记录了这些贫困区如何脱贫的故事,呈现出了中国扶贫现状的新面貌。从这几年的纪录片来看,乡村还会继续成为媒介聚焦下的视点,并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

三、新媒介:空间想象与乡村传播的交织探密

在传播学中,强调以媒介来呈现社会空间关系组合,城市、乡村、群体、性别等格局可由媒介直接表现出来,文化、思想、观念、社会等要素可由媒介的镜像交叉渗透,建构起多元化的空间样态。媒介空间论视野下的乡村,对基于社会关系与文化身份群体空间给予关注,与空间想象和生活文化、社会经验等联系起来,进一步阐明空间的复杂性。

1.主题的哲理化与手法的多元化

故事选择是否真实再现,在什么地方场景使用可以真实再现,都是对纪录片叙事艺术效果的要求。《南京的血证》《正气贯古今》《闽台祖地》《行走西藏》《迁徙,在寻找幸福的路上》等都用不同风格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由一堆累积的信息串联而成的叙事体,而是一种对事件的设计,将我们引入一个有意味的高潮”6,它们的成功播放,不单单靠的是活动的影像、解说词、采访,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真实的故事本身,这才是纪录片之魂。

纪录片《龙脊》讲述了一个叫龙脊的山村,影片以“小寨人物”为影像依托,对生命、生活的深层挖掘,从而使得作品站在生命和真善美的永恒主题。影片开始听见山泉悦耳的同期声,解说的声音插入,就自然地交代了环境,片中有这样的情节:小山寨修建了新的学校和学生宿舍,真实记录开学的第一天,这种画面以一种旁观的视角显示了记录的客观性。影片多处运用长镜头、同期声、自然光、静态等视听多元化的手法,展示夜下的校舍,雨中的村落,雨后的梯田,推崇纪实主义的风格,留给观众贴近真实的视觉画面。类似的还有《黎明之歌》上的马晓宇,他是黎明乡初三班的班主任,尽管这里的气候环境与平原地区有着很大的差距,但他对这里依旧有着别样的感情生活。

文物不仅是一个地区的价值与魅力,更是对泱泱华夏的辉煌见证。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华文化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时长5分钟,把中国古人的故事通过100件国宝来讲述,它跨越了不同时空,走遍了中国各个地方,用文物追溯文明,用文明传承历史,重点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将特效、剪辑与传奇故事巧妙结合,真的让文物“活”了起来。

2.田野调查的科学性与整体框架的系统性

田野调查是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术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在拍摄之前需深入了解民族生活,梳理即将拍摄片子的整体框架,将所考察、体会、了解到的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联合新媒体以达到自己研究该社会整体文化的目的。

表17

纪录片与科学性、系统性的结合,必须考虑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首先,对某一特定时间、空间内进行静态、微观、细致、系统、完整的研究拍摄,既分析这个系统内部的诸子系统关系,同时也可再把这个系统放到更大的社会环境系统中,方便了解在这个空间内的规律、运转过程等;其次,以小见大,选择一个村落、一个家庭或者一个聚居地作为拍摄的对象,拍摄研究其背后的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一个现象,一个村庄,一段历史或一个生活方式,都映射出了这个时代的缩影,今天的社会文化也必定会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线索。

纪录片《我们这五年》共十集,跟拍对象是普通人,通过个体的梦想叙述,展示出各行各业人民对于美好的追求,传递出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奋斗精神。《再造家园》展示出对于自己乡土的眷恋,同样更多是一份乡愁。我们享受到党对我们三农问题的优惠政策,实践建设成新农村、精准脱贫、扶贫等民生问题。《择高处立》关乎大凉山悬崖村孩子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是立国之本,相对于他们而言,不仅需要更多的平台、均等的机遇,更需要国家的政策的落实。《青春无价》在少年的时光里,好好学习,爱自己所爱,比如:足球、台球、舞蹈等,对梦想坚持,为了理想不懈努力,铸就无悔的青春年华。《心安之处》将城市人的精神状态进行突出。影片中对人们极度关心的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住房等问题作出解答,城市也越来越朝着以人为核心目标努力,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感到幸福。《在此守候》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守,靠自己努力争取梦想;《壮心不已》中揭露老龄化、空巢老人的问题;《文脉长传》中提出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开创未来》树立大国自信,从大国的重器、创业两个角度开辟新天地;《世界脚步》记录中国梦辐射全世界,这几年亚投行、丝路基金、“一带一路”见证了一个强大、立体、丰富的现代中国。这五年是无数中国人筑梦、圆梦的过程,人民的梦就是中国梦,我们都可以去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3.乡村传播与变动中的城市空间想象

1987年中央电视台与农业部、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农业教育与科技》的电视栏目,为中国乡村电视栏目发展起到榜样的力量,带动了一批批省级电视台的乡村电视栏目的发展,更加推动了乡村纪录片的进程。

乡村传播与定位相关文献多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媒体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媒介覆盖率低。由于乡村地貌复杂,受经济条件和技术原因的限制,乡村电视节目竞争力不强,导致发展不平衡。第二,我们从乡村纪录片的创作来看,其指导思想、拍摄内容,以及与农民之间的生活距离与心理距离存在错位现象,使得传播效果与定位功能大打折扣。第三,收视标准与观众定位之间的矛盾,在传播新技术、新生活的同时,也应采用同样的收视率标准,这样才会逐渐减少停播、压缩乡村类电视栏目。

媒介、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传播的一部分,城市与乡村一体化是信息传播的一部分,即城乡信息传播是在社会传播体系中进行的,三者之间不仅是相互平等进行传播,而且在反馈中相互融合、沟通,决定我们何时何地能够欣赏一部新近发行的影片。纪录片的大众传播强调受众对不同环境的感知,提炼出故事内容与本土受众传播行为方式的相互交融,承担起信息中介的作用。“如果原来的消费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那么新型的消费者则倾向于通过社交联系起来”8。在人们触角遍布的城市中,媒介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无法辨识的空间想象;在人们无法亲临的乡村中,媒介像是近在咫尺,弥补空间地理距离上的遥不可及。

从纪录片中媒介空间研究成果与现状,到新媒介与乡村传播发展趋势,再到空间想象与乡村传播的交织探秘,可以说,新媒体成了城市想象与乡村传播重要平台,并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线索与依据。城市,人口较稠密的居住地,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媒介也主要以城市为对象进行传播;乡村,人口较分散的居住地,远离喧嚣民风淳朴,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坚守。城市与乡村作为两种不同的空间,虽没有固定的含义、象征、主题,但城市在乡村的对照下,空间景观的优越性才能更加凸显出来,两者不能单独地进行对比考量,而应相互赋予、相互依存。新媒介中呈现的“消费型”城市与“生产型”乡村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讯,大量的调查、图片、考察、访谈、通信设施也会激发并满足人们欲望和想象。

【注释】

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20.

2[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惠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15.

3[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3.

4 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9.

5 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67.

6[美]罗伯特·麦基著,《故事》[M],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71.

7 李红艳,《乡村传播与城乡一体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3.

8[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7:51.

猜你喜欢
媒介纪录片空间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书,最优雅的媒介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