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叩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2019-05-10 02:26邱燕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梅花针腰部康复训练

邱燕春

(广州体育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广东广州 510500)

腰肌劳损是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的统称,以腰部疼痛、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人体腰背部肌肉力量较弱,当发生急性损伤治疗不彻底,组织损伤修复不充分,即可造成腰肌劳损。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运动员日常训练强度较大,腰肌劳损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近年来有报道称梅花针叩刺治疗腰肌劳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1]。该文以2013年2月—2017年1月为研究时段,分析了梅花针叩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的具体训练措施,现将1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和治疗前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腰肌劳损的患者60例,患者均为运动员。

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1)以无明显诱因腰部慢性酸胀疼痛为主要症状,活动过久后疼痛加剧;(2)有固定压痛点,常位于肌肉起止点附近或神经肌肉结合点,叩击压痛点时疼痛反可减轻,深部骨疾患除外;(3)有单侧或双侧痉挛症。符合上述诊断且能配合治疗者全部纳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病变如结核、肿瘤、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2)接受过其他药物或物理治疗的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30例,年龄 18~35 岁,平均年龄(24.76±5.49)岁;体重 50~85 kg,平均体重(64.75±10.32)kg;病程 1 个月~12 个月,平均病程(5.42±1.76)个月;其中男性患者 21 例,女性患者9例。实验组患者共计30例,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4.85±5.33) 岁; 体重 49~84 kg, 平均体重 (64.36±10.27)kg;病程 1~10 个月,平均病程(5.38±1.80)个月;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康复训练措施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固定腰骶部,根据患者体重设定牵引质量,牵引时间30 min/次,1次/d[2]。每日进行持续运动前20 min接受神经放松、拉伸,使腰部、髋部肌肉、韧带得到放松。在运动后30 min进行泡沫轴、按摩棒等放松训练,以促使肌肉放松、梳理肌丝、防止粘连。腰背肌力量康复训练采用抗阻多次数练习,动作模式包括表层运动肌、深层稳定肌牵拉、收缩,练习顺序依次由易到难,动静结合。一般进行以患者感觉肌肉稍微酸胀即可,防止过度训练加重腰肌劳损病情[3]。操作人员指导患者练习腰部前屈和后伸等简单的动作训练,嘱患者穿平底鞋,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后两手叉腰,分别做前屈和后伸动作,各做4次,再做一些拱桥和俯卧飞燕的动作,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然后试着倒走,可以将人体重心向后移到脚跟,用小步慢慢向后移动,当感觉腰部重量适宜,可以多次进行反复训练,每日总运动量要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过度锻炼加重疾病。由于腰部肌肉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因此腰部疼痛能够得以缓解,症状逐渐消失。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运动的安全,避免出现摔伤等意外。

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治疗前首先采用干脱脂棉轻沾梅花针针尖,以确定针尖无钩曲或缺损。消毒局部皮肤后,操作者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压在针柄上。取双侧后溪、肾俞、命门,大肠俞、腰阳关、关元俞、委中等穴位作为梅花针叩刺部位,叩击时手腕活动,食指加压,将针尖对准叩刺部位,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击在皮肤上,频率为70~100次/min[4]。叩刺时首先慢频率轻叩,待患者适应后加重叩刺力度和频率,使局部皮肤隐隐出血,患者轻微疼痛感为度。叩刺时间为15 min/次,每隔3 d治疗1次。叩刺结束后采用无菌棉球擦拭局部,保持叩刺点清洁。嘱患者梅花针叩刺治疗当日避免叩刺点沾水,以防发生感染[5]。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12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再次评分,并和治疗前进行对比;对功能障碍恢复程度进行评价,和治疗前比较得出结论。

1.3 评价指标

1.3.1 疼痛程度评价 对两组患者腰痛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常常采用VAS,即视觉模拟评分法:这种方法比较灵敏,适合患者通过自我感觉来表示疼痛的严重程度。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一个直线,将开始处标为0分,代表无痛,结尾处标注10分来表示剧烈疼痛。根据平均值进行疼痛分度。轻度:平均值为(2.75±1.02)分;中度:(5.14±1.36)分;重度:(8.42±1.48)分。因此 VAS 评分结果中平均值越大,表示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越剧烈[6]。

1.3.2 功能障碍评价 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量表(ODI)评价患者日常活动功能障碍,包括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会活动、旅行等10项日常生活方面的情况。每项最高得分为5分,ODI评分=实际得分/50×100%。ODI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7]。

1.3.3 临床疗效评价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率。症状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愈:治疗后腰痛症状积分改善率≥95%,腰部活动自如。

显效:治疗后腰痛症状积分改善率70%~94%,腰部活动不受限。

有效:治疗后腰痛症状积分改善率30%~69%,腰部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改善。

无效:治疗后腰痛症状积分改善率<30%,腰部活动能力较治疗无改善[8]。

汉语兼语句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句子加工的影响研究 … …………………………… 唐萌萌,徐小雁(6.93)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资料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代表 P<0.05;与对照组比较,* 代表 P<0.05。

组别V A S评分 O D I评分对照组(n=3 0)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n=3 0)治疗前治疗后5.4 1±1.6 8(1.7 5±0.5 2)#2 4.5 7±6.1 3(6.2 8±1.8 6)#5.5 0±1.7 1(0.8 1±0.2 4)#*2 4.6 3±6.2 2(3.1 5±0.9 4)#*

2.2 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腰部是承接躯干和下肢的枢纽部位,活动范围和承重强度较大,长期劳动中保持某种不平衡的体位,例如长期从事需要弯腰的工作,或者学习时习惯性的坐姿不正确都可能引起腰肌劳损,此外,急性腰部扭伤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是引起腰肌劳损常见原因。

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强度大、时间长,其腰部负重加大,容易发生腰肌劳损,损伤虽然小,但是运动员每天反复练习,导致细小损伤自我修复时间缺乏,出现反复性损伤、粘连、变性、纤维化,病变刺激神经末梢,压迫微小血管,导致局部血液循环、营养代谢障碍,大量炎性物质和代谢产物积聚,最终导致腰肌劳损。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增加了运动员的躯体痛苦,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其运动生涯和日常生活[9]。

中医学理论将腰肌劳损归纳于“腰痛”“筋伤”“痹证”等范畴。与气血不足、外伤迁延、慢性劳损、感受寒、湿外邪等因素有关。跌仆闪挫以致筋脉损伤,正虚劳伤、邪入经络导致经脉失养,气血瘀滞。治则以疏通经络、活血散瘀为法。

后溪穴为手太阳经腧穴,手、足太阳经在此处相交接,通督脉。足太阳、督脉均行于腰背部,故取此穴治疗腰痛。委中穴为膀胱经穴,可通调足太阳经气、散风寒之邪,故有“腰背委中求”之说。肾俞、命门、关元俞等穴位可培元固本、舒筋活络。大肠俞、腰阳关等穴位可祛寒除湿、疏通经络。在上述穴位行梅花针叩刺,可调节气血平衡,共奏补肾壮腰、扶正祛邪、舒筋活络之功效。

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这一结果提示科学的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动员腰肌劳损的疼痛症状,改善活动能力。其中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者VAS评分、ODI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仅采用康复训练者,这一结果提示梅花针叩刺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活动能力。治疗后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高达100.00%,明显高于者仅采用康复训练者,梅花针叩刺这种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其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治疗效果得到患者的肯定,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医生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梅花针腰部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